分享更多
字体:

东方梦工厂浮出水面:首轮投资3.3亿美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20 14:13 来源: 新闻晨报

  ■梦工厂创始人访沪:携手上海打造世界级家庭娱乐品牌 ■中方投资人披露最新进展

  “希望东方梦工厂年内能够开工”

 

  中美文化产业领域全新的大型合资项目 “东方梦工厂”已浮出水面。这意味着富含中国元素的“好莱坞熊猫”即将“回家”。借助这座由中方控股55%,首轮投资达3.3亿美元的“东方梦工厂”,梦工厂创始人卡森伯格能否复制“熊猫”神功?

  [市领导会见梦工厂创始人]

  俞正声:创造全球领先的文化产品

  晨报讯 市委书记俞正声昨天上午会见了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一行,对客人来沪访问表示欢迎。

  俞正声在会见时说,上海发展的最大优势是对外开放,要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寻找发展机遇。当前上海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开展国际文化交流要力争走在全国前列。文化的对外开放是推动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动力,我们欢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来上海参与建设东方梦工厂,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创造全球领先的文化产品。相信你们与上海的合作一定会成功的。

  杰弗瑞·卡森伯格表示,上海是一个美丽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我们将与上海同行共同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家庭娱乐品牌,充分开掘中国元素,生动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提供质量一流的娱乐产品。

  韩正: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晨报讯 昨天上午,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市政府贵宾厅会见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首席执行官杰弗瑞·卡森伯格一行。

  韩正表示,文化产业是上海面向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我们将始终秉承开放的理念,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他说,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方的合作,相信通过共同努力,这座东方梦工厂不仅会给许多家庭和青少年带来欢乐,更将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卡森伯格说,将把东方梦工厂打造成一座以中文为基础的世界级家庭娱乐品牌,把中国故事带给全世界。

  [东方梦工厂最新进展]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

  希望东方梦工厂年内能开工

  记者 朱美虹

  晨报讯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长黎瑞刚昨晚告诉记者,其实以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卡森伯格为首的美国梦工厂一行经常来往中国,只不过较少被报道而已。“项目就要开工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进展,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包括招人、搭建技术平台等各个方面的事务,各项流程已经进入审批程序,希望年内东方梦工厂能够开工”。不过对于东方梦工厂筹备的具体细节,黎瑞刚没有详细说明,只是称每一天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成立后,东方梦工厂将引进消化美国梦工厂的核心制作技术和创意管理经验,打造国际水准的原创动画影视及各类衍生产品和互动娱乐形式,实现全球发行和推广,推动中国文化融入世界。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是2009年获国家发改委审核成立的我国首家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席投资官李怀宇:

  优先考虑出品《功夫熊猫3》

  据新华社报道

  “合作出品《功夫熊猫3》将被最优先考虑;尽快着手开发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经典动画形象也将提上议事日程。从长远看,公司业务将覆盖一条完整的动漫产业链,产品将瞄准全球市场。”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李怀宇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据了解,今后中国观众除了欣赏《功夫熊猫》《马达加斯加》续集外,还可与这些动画形象的演艺秀、音乐剧等亲密接触。

  李怀宇说:“梦工厂通过合资形式进入中国后,首要的是‘合作出品动画电影’,在这整个过程中,关乎技术、创意以及管理经验的引进,还有助中国本土高端影视人才的集聚和培养。”

  卡森伯格能否复制“熊猫”神功

  两部《功夫熊猫》仅中国内地票房就达7.5亿元

  好莱坞究竟用什么来造梦,它们又是如何赢得了巨大的票房。卡森伯格带着梦工厂来了,他能否复制一个新的FilmWorld—一个由故事,观众,生产体系组成的新世界。

  “说一个好的故事”

  卡森伯格出生于富裕的纽约公园大道,父亲是白手起家的股票经纪人。他只在纽约大学读了一年,曾为赌场、人才代理机构和电影制片人工作,1975年被时任派拉蒙影业公司董事长的巴里·迪勒聘为助理。后来派拉蒙CEO迈克尔·艾斯纳将卡森伯格提升为派拉蒙制作部的负责人,因为他“聪明、热情”。在艾斯纳离开派拉蒙加盟迪士尼之后,卡森伯格也跟着追随了他。

  在迪士尼的初始时光,他们一起推出了 《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和《阿拉丁》等一系列票房大赚的巨作,但他后来与艾斯纳关系彻底破裂——双方在性格、管理方式、对电影的设想和敏感度等方面都颇为不同。

  卡森伯格的电影理念是坚持故事导向,注重观众的感受,永远在意成本和财务回报率,用一种初始的心态做电影。在联手戴维·格芬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联手创办梦工厂之后,这些都变成了现实。在2001年《怪物史莱克》成为全美票房冠军后,梦工厂已足以与迪士尼抗衡。

  说一个好故事,这件听起来简单的事情近年似乎有被遗忘的趋势,尤其是科技特效风头正盛的现在。 “那些仅仅依靠技术支撑的电影,他们并不会存在太久。”70岁的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说。

  有一种创业的文化

  应该说,卡森伯格是一名创业者。现在,他为梦工厂制定每年两部动画片的催产计划,参与完影片制作后,还要为发行亲自跑影院和各大电影节。这么多年,他从没回家吃过晚饭,拼命工作,似乎是为了战胜老东家,仿佛也是在和自己较劲儿。这点上,他像极了史蒂夫·乔布斯。

  在职业经理人遍布的好莱坞,它确实可以和苹果做一个对比:都是创始人主导的公司,创始人在运营的第一线。有扁平化的组织管理,产品是创意导向的,而不是一个官僚体系主导的制度。这也是中方选择卡森伯格合作的原因之一,以用户为中心,同时又避免弥漫在好莱坞的决策流程漫长的大企业病。

  复制功夫熊猫的成功

  参与建设“东方梦工厂”,主要是从《功夫熊猫》的制作当中产生的想法。 《功夫熊猫》,是一部充满中国元素的梦工厂产品,第一部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还是1.5亿元,第二部飙升至6亿元。在中国,尽管电影里的熊猫意象与中国人的通常认知有差异,但这仍然拦不住人们掏腰包一睹为快的巨大热情。

  卡森伯格希望为“中国故事”带来好莱坞的制作流程和人才配置,再把这些在中国制作的 “国产好莱坞动画电影”销售到全球,而并不仅仅是在中国。他追求这种商业上的成功——在美国,动画占电影出品总数的8%,但票房的比例却高达13%甚至17%。与真人电影相比,动画的优势在技术和成本,且允许被不断完善。而且对梦工厂来说,这的确是8%之外的新机会。他更希望梦工厂成为成功的国际品牌。

  制作流程将好莱坞化

  “这个合作是非常不错的主意。中国擅长在影片里刻画性格突出的人物类型,很适合动画片,因为动画片很少刻画复杂人格。中国可以提供很有想象力的故事,而梦工厂知道怎么勾住观众的兴趣。”好莱坞编剧导师罗伯特·麦基这样评价这个合作:“他们选对了地方。动画是一个现实主义和动作片的中间地带。它属于观众梦中的东西,无论是白日梦还是晚上的梦。 ”

  2010年,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占据美国动画电影市场32%的份额,而梦工厂的市场份额达到33%。他们几乎垄断了整个动画制片。梦工厂计划从好莱坞直接派驻专业的团队常驻上海的“东方梦工厂”合资公司。一旦合资公司启动运作,将完全按照项目制组建团队。这意味着全部制作流程将实现好莱坞化。

  (据《第一财经周刊》)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