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再掀廉政风暴 郭氏兄弟遭遇审判日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06 11:39 来源: 南方周末3月29日,晨六点。已成立38年的ICAC(香港廉政公署)出动建制以来最高规格,由执行处首长李泽铭带队,从礼顿山高级公寓带走前香港政务司司长、有“桥王”之称的许仕仁。不久,被称为掌管着香港城市“天际线”的新鸿基地产两位联席主席郭炳江和郭炳联,也现身位于北角的廉署总部。
因涉嫌触犯《防止贿赂条例》即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三位重量级人物被同时“请喝咖啡”。而在此前十天,包括新地执行董事陈巨源在内,新地系已有五人遭拘捕。廉署甚至高调搜查了位于湾仔的新鸿基中心总部并查封取走一批文件。
无论多么笃信上帝的福佑,甚至按照圣经的记载原样复制了诺亚方舟主题公园,但郭氏兄弟的审判日终究还是来了。
“新地系”两位大佬和前港府高官被要求协查的消息,迅速出现在包括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在内的全球各主流媒体重要版面上。在港岛,新鸿基旗下新地、数码通和新意网等逾3000亿港元市值的上市公司均告停牌。复牌后股价不出意料大跌。其中,做为旗舰的新地,一天内股价下跌13.14%至96.5元,市值蒸发382亿港币;而数码通和新意网也分别下跌3.86%和3.57%。高盛方面旋即以“资料不足”为由暂停对新鸿基地产的评级。
这是从“鸿兴合记”杂货店起家,最终发展成为坐拥180亿美元财富,在港埠仅次于李嘉诚家族的新鸿基集团60年来最大的挫折,也是自1972年即挂牌上市的新地公司“历史上最灰暗的一天”。
根据相关条例,遭拘捕17小时之后,交纳了保证金的郭氏兄弟与许仕仁获准相继离开。不过据香港媒体称,虽然次日郭炳江郭炳联已恢复上班,但有“肥龙”绰号的许则整天闭门未出,其租住的370平米两套打通豪宅窗帘低垂。“他没有去临近的教堂做礼拜,”相熟的记者这样观察道。 无论是许,还是同样信教的郭氏兄弟,这一次,上帝并不站在他们一边。
许仕仁从来都是高调人物。中学时期他已被认为具有“领袖气质”,一篇《007与他的电影》被刊发就赢得满堂彩声,而讨论歌舞剧《窈窕淑女》与匈牙利音乐的关系更令外界刮目相看。他和前澳门特首何厚铧家族关系密切,又与即将卸任的香港特首曾荫权是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师兄弟。政坛上,作为香港回归后首任财经事务局局长,其与曾荫权和时任金管局局长的任志刚在97金融风暴中扮演过相当吃重的角色。之后,许又出任强积金局行政总裁,并于2005年后出任堪比“特区总理”的政务司司长一职。为人机敏,主意多多,许一直被认为是曾荫权乃至新特首竞争人唐英年的幕后军师。
然而,就像他钟意美食,爱当马主,尤宠西洋歌剧这些特质广为人知,许与港埠华资财团特别是新鸿基集团关系密切也从来不是秘密。坊间广泛流传着,此次“新地风暴”正是源于他在担任官员期间与后者有利益互动,包括一度引起广泛争议的西九龙项目。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其始终不搬入特区政府指定的官邸而坚持租用的礼顿山公寓,正是由新地开发的。有传言称,许并未支付至少132万港币的租金。
新鸿基集团是香港多年来最大的土地储备者。位于九龙半岛的环球贸易广场和位于港岛中环的国际金融中心二期是香港排名前两位的高楼,其业主均为新鸿基。从太平山顶的顶级住宅区到诺亚方舟主题公园,从四季酒店到W酒店,这个排名福布斯2012全球富豪排行榜第27名的家族在这座700百万人口居住的城市里几乎无处不在。1990年,其创始人郭得胜去世时,为其抬棺的李嘉诚、李兆基、郑裕彤诸人的名下企业几乎占到全港适时上市公司总市值的一成五,江湖地位可鉴。即便是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新鸿基仍录得211.3亿港元的净利润。
然而,自2008年2月18日,郭炳江郭炳联两兄弟联手,以“性格和心理”原因将原公司主席、长兄郭炳湘踢出局,并在随后捋夺其在家族基金会的继承权后,这个香港最著名的华人财团一直处于微妙的角力态势。作为前舵手的郭炳湘一方面与其他财团联手独立发展业务,一方面又四处喊冤,试图卷土重来。港媒报道称,此次廉署行动前已得到堪称“精确打击”的爆料,而这个“犹大”很可能就是郭炳湘。
吊诡的是,郭家大哥坚称事发时自己并不在港,而与许仕仁关系熟络的特首曾荫权则离港“休假六天”。由于廉署直接对特首负责,正是由于曾氏的踩点离开令现任政务司司长林瑞麟暂接权杖,才得以授权行动。港媒同时报道称,廉署早在一年多前已得到举报,但有关人士提出“事态重大,需更多资料”,廉署被迫慎重调查。候任特首梁振英在选举成功后得到关于此案的直接举报,并与曾荫权作出沟通,事态才急剧演变。细心人士发现,许仕仁已于去年末辞去东亚银行非执行董事,并售出旗下托管于香港马会的马匹,甚至在不久前的新任特首竞选中相对沉默,姿态颇令人玩味。
“新鸿基事件”令近年来港埠民间一直非议的“官商勾结”再度成为舆论焦点。百年来这里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控制香港的不是政府,而是马会和汇丰。值得注意的是,曾担任新鸿基创立者郭得胜8年私人助理的潘慧娴女士几年前曾著有《地产霸权》一书,反驳了这一论点。潘女士指出,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香港真正的控制者已转成由地产发家,进而掌握电信、电力、煤气、巴士、小轮、有线电视、超市这些公用事业行业的几大华资财团。在潘氏看来,基尼系数高达0.434仅低于中非共和国的香港,财富分配已极剧不合理,一方面是全球位列前三的租房和买房成本,一边是近十万人居于笼屋,12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上下。而依托于卖地收入运转的港府,并没有实现所谓的自由市场积极不干预,而是几被财团利益所裹挟。
考虑到特首选举尘埃落定后李嘉诚所说“原则上会与政府合作”的奇特表达,“新鸿基事件”会不会超出传统“豪门家变”这些近似TVB剧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