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评论:转变政府职能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31 18:35 来源: 南方周末

  2012年3月23日,国资委召开了央企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视频会议,117家央企领导全部到齐。导致这一难得“盛况”的并不是喜事,在会议上,国资委主任王勇再次就央企的严峻经营形势发出了警告。

  根据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2012年头两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出现下降,其中,央企的利润下降了两成,地方国企下降了一成。上一次出现利润下滑,还是三年前全球金融危机最低谷时。已有不少央企向国资委反映,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比,当前形势可能更为严峻。

  这些年风光无限的大国企显出了增长颓势,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当前中国整体经济减速的必然结果,毕竟世界经济整体表现不佳,国内经济也在减速调整之中。但中国的经济结构有其特殊性,换一个角度,与其说国企低靡是经济大环境的结果,不如说正是这些年的国企扩张,才导致了今天中国经济的难局。从很大程度上,今天中国经济显露出滞胀的风险,民间内需始终难以提振,结构失衡依旧,正是过去数年“国进民退”的必然结局。

  很多人可能被国企强劲的盈利能力所迷惑,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象,在这个表象之下是这样的事实:前40家央企的利润几乎占央企全部利润的90%以上,前15家的利润更是占到了75%以上。而这15家企业也好,40家企业也好,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金融、地产、通讯、资源等行业,这些巨头掌握着国民经济的基础资源,依靠其独特的优势地位而实现了高利润。与其说是其盈利能力强,不如说是收费能力强更为确切。

  有人收费自然要有人埋单,国企的高运作成本传导给了下游的弱势企业和个人。民营企业必须付出更高的价格去购买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这导致民营企业的利润空间被逐渐挤压,以致微利甚至亏损。广大的民营出口企业面临的高成本困境,原因就在于此。

  大国企赢得的高额利润主要贡献给了政府财政,没有民营企业的繁荣,就业与消费自然低迷,提振内需也就无从谈起。尽管政府主导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拔高了内需的数据,但显然很难有持续性,因为这边的兴旺只能带来少数人的富裕,而富人关注的是投资而不是消费。没有消费和内需,民间所剩的盈利机会都来自炒作等交易性机会,这直接导致民营企业主纷纷关掉工厂,加入炒作大军。这是一个不断强化的“空心化”循环。

  所有失衡的系统都是无法持续的,国有经济成分天然热衷于投资建大工业、大基础设施项目,大跃进的工业产能与低迷的民间需求脱节,终有一日会难以为继。以往中国有强大的出口来弥补内需,民营企业还有利润能负担垄断国企提供的高价资源和服务,但当出口受阻,民营企业的供养能力也到了临界点时,国企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危机的时刻也是改革的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年国企所走过的道路,再次反思对国企改革的看法。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企改革就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时刻,有必要回到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原点,重温最初设定的改革大方向是什么。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到了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那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明确提到要“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促使企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自发地实现资源配置”,“混合经济中政府主要是调节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而不是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在中国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政企分开”。

  对于如何定位和经营国企,成熟的市场国家早已有了一些基本共识,比如国企要尽可能地退出竞争领域、经营活动必须公开并接受议会和民众的监督、政企分开,官员不得任职管理层等等。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这些原则实际上也得到了相当的认同,只是过去一些年,我们似乎与之渐行渐远。现在,到了重思国企改革之路的时刻。

  作者: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