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金改重在破垄断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4-28 14:41 来源: 新闻晨报金融改革存诸多难点,晨报记者对话“温州模式”专家周德文
温州金改重在打破垄断
□晨报特派记者 杨育才 浙江温州报道
周德文,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他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暨“温州模式”的知名专家之一,在温州率先发起并牵头创办两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被温州媒体誉为温州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催生者。就温州金融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难点和一系列核心问题,他接受了晨报记者的专访。
温州民间流资8000到10000亿
记者:在过去30多年里,温州多次试水金融改革。为什么温州对金融体制的突破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冲动?
周德文:温州有40多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99%。按照原来的标准,大企业只有11家。如此多的中小企业,需要有适合他们的银行服务。
其次,温州民间的流动资本达到8000到10000亿,这是金融改革的基础。
第三,温州对金融改革的冲动,如同成长的肌体需要更多的新鲜血液一样,是自觉的,不是被迫的。
记者:和前几次相比,此次温州新一轮金融改革试点有哪些新的背景?
周德文:2009年我就大声疾呼,温州、浙江,甚至整个沿海地带,都将出现典型的产业空心化,其表现是,一、大量资本逃离实业;二、大量企业外流外迁。沿海地区受到资源要素的严重制约,工业用地已经到了几百万元一亩。第三,企业贷款没有用到实业,而是投资到房地产,其他虚拟经济、创投等,实业越来越不景气。
产业空心化一定会造成恶果,不断有企业倒闭,不断有企业老板跑路。特别是去年,类似“吴英案”的频发,涉案10亿以上的比比皆是,温州立人集团甚至高达60个亿。
今年危机比去年还严重,所有这些,倒逼着国家金融体制的改革。
剧本不好,就得靠演员
记者:温州金融危机的症结何在?金融改革试点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周德文:去年10月4日,温总理来温州调研。总理问对中央层面有什么建议?我先提出了四个问题:一、高垄断,高管制;二、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还存在;三、对大量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缺失,国有银行不愿做,为什么又不让民营资本自己做?美国是每个州都设银行,有9万多家私营银行;四、大量民间借贷没有纳入国家的金融监管体系。
我认为改革首先要打破金融垄断,允许民间资本筹建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其次,民间借贷要合法化、规范化、阳光化。银行家血液里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
温州这个小地方,成功了杀出一条血路,倒逼金融改革;如果失败了,也就一小块小地方。
记者:和以往的金融改革试水不同,这次的金融改革试点方案是由国务院发布,属于国家顶层设计。对于这次金改的前景,您如何看待?
周德文:我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离成功有多远?还很长,起码5年。就算效果好,但改革试验惠及中小企业,也还有个时间,至少也要三到六个月。
如果把温州的金融改革看作一幕戏,“十二条”就是剧本。缺乏利率市场化,这个“剧本”就存在遗憾。剧本不理想,但幕已经拉开了,这就看演员怎么表演了。剧本模糊不一定是坏事。在模糊地带,演员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