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发展市场主体抓大不放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04 23:38 来源: 中国财经报本报记者 邓勇
有210家“世界500强”落户、本土国企“蝶变”后资产总量跃居全国第四、5万余户微型企业次第而生——近年来,重庆政府通过“优育、优养”等措施扶持市场经济主体,逐步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经济局面。
培育有利于市场主体优生优长的“良田沃土”
近年来,重庆税收增长较快,不是靠竭泽而渔、寅吃卯粮,而是主要得益于“放水养鱼、做大税基”的整体思路,保证了发展与税收增长的良性循环。
为给企业发展提供“良田沃土”,一方面,重庆努力打造低物流成本,低税费成本,低要素成本,低土地房产成本,低金融融通成本的“五低”发展环境。打造低税费成本方面,在严格执行国家税法的同时,全方位落实了西部大开发15%所得税政策,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和三峡库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重庆成为税收最优惠的地区之一,有力刺激了经济发展。在打造低物流成本方面,率先取消了境内二级公路收费,对外省运到重庆机场、港口、保税区的集装箱和货物实行高速公路费、港口外贸货物吞吐费、装卸费减半征收,大幅提升了外地转口货物量。特别是“渝新欧”这条“新丝绸之路”的开通,使重庆产品直抵欧洲市场,不但省钱,而且更省时。在打造低要素成本方面,重庆政府着力加强电力、煤炭、天然气等要素供应和调控,充分保障要素资源供给。即便在全国普遍对工业企业“拉闸限电”的情况下,重庆境内企业依旧机器轰鸣。在打造低融通成本方面,重庆政府通过银行信贷、利用外资、非银行融资、争取社保基金、央企等融资,为企业发展能正常“流转”提供了“弹药”。在打造低土地房产成本方面,重庆政府通过系列调控措施,通过土地储备、建造公租房、征收房产税等措施,保持了同类城市中物业成本最低。
不仅如此,重庆政府还始终坚持把扶持经济作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的根本,注意处理“取”和“予”的关系,既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又舍得投入、敢于投入,“放水养鱼”拉动经济发展。一方面做好“减法”,围绕“五低”环境的打造,2008-2011年,通过落实财政扶持政策,累计直接减轻企业负担近1000亿元。另一方面做好“加法”,加大政策资金直接投入力度。比如应对金融危机影响,设立提振经济专项资金,促进经济企稳复苏。比如将17类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整合为10类,建立了五年稳定增长机制。比如积极参与全市重大招商引资活动,“点对点”量身定做财税扶持政策,推动项目在重庆“落地生根”,促进了财经的良性互动。
这一系列举措的出台,使重庆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海内外企业争相入驻。截至2011年底,该市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从2007年的82家增至2011年的210家,总数居中西部第一。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选择在重庆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表明跨国公司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已经高度认可,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凝聚力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重庆国企也实现了涅槃重生。该市国企走出了2002年因巨额亏损几乎“整体沦陷”窘境。去年,该市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由当初的1700多亿元,增加到1.5万亿元,9年翻了3番多,全国排名由19位上升至第4位。
表面上看,政府的各种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收入上的减收,但实际结果却并非如此。政府在投资环境方面的优化投入,使得经济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单从重庆财政收入看,连续6年实现年均30%以上的增幅足可说明大企业创税能力也在逐年加大,政府的“舍得”之效明显。2011年,该市仅企业集团纳税50强和独立企业纳税50强上缴税收就达568亿元,占全市税收的38%。
创新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经济格局
“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若市场主体没有足够的规模,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经济体量,社会成员的财富来源就会受到局限。为培育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市场主体格局,重庆在扶持小微企业方面可谓下足了真功夫。
重庆政府明确,凡注册申请微型企业,就能得到“1+3”的政策扶持。“1”就是申办者自己出一部分资本金成立微企;“3”就是政府给三条优惠政策:一是补贴申请者3-5万元补助,二是按资本金1:1的比例为其提供贷款;三是企业运转时返还与资本金等额的税。
“投入十万元,政府补贴几万元,再贷款十万元,启动资金不愁了。再加上十万元退税,几乎相当于零成本创业。”微企业主邓杰表示,政府出台的诸多此前想都不曾想到的优惠政策,触发了像他这种有着强烈创业意愿的观望者。
据该市财政局企业处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该市在一年多时间里已累计发展微型企业5.46万户,其中仅今年新发展微型企业就达3682户,累计带动40余万人就业。
不过,面对微企良好的发展势头,重庆政府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培育力度。在他们看来,每一户微企的背后,都维系着一个甚至几十个家庭的生计。如果一旦创业失败,不仅会挫伤这些创业者的创业激情和勇气,把好事给办砸了,而且也有失政府富民举措的初衷,让财政资金打了“水漂”。而要让微企真正能办得起、可存活、能发展,更能经得住市场风雨的“洗礼”逐日壮大,政府的后期扶持则更显重要。
基于此,重庆方面又相继出台了系列“补丁”政策,再“送一程”。如免费提供代理记账服务,就是政府出钱帮他们请会计做账,而自己不额外出一分钱,降低了他们的财务管理成本。再如“政府采购优先照顾微企”,也就是要求政府采购单位要优先采购符合采购条件的微企产品或服务。政府将降低办公用品、会务布展、票务服务、绿化服务等行业协议供货商准入门槛,将一定比例的协议供货商名额给予微型企业。在招标投标活动中微型企业可比照中小企业给予加分,与微型企业组成联合体投标的可享受加分。此举有效解决了他们在成长之初由于规模小,不易被客户所接受,难以打开市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