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光伏业陷全行业亏损 尚德被指巨亏在供应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7 08:05 来源: 东方早报“光伏业阵痛期须有巨头倒下”
自去年光伏行业出现普遍亏损之后,光伏“严冬”何时能够过去便一直是业界关心的话题。
专访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预计行业阵痛期不会超过一年,要适应微利时代
早报记者 李跃群 实习生 欧昌梅 张楠华
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
自去年光伏行业出现普遍亏损之后,光伏“严冬”何时能够过去便一直是业界关心的话题。
在接受早报记者专访时,天华阳光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天华阳光”)董事长苏维利称,这只是光伏的“阵痛期”,估计一年之内就会过去,而这必然伴随着对过剩产能的淘汰。
对于上半年因担忧德国进一步大幅度削减光伏补贴而出现的抢装潮,苏维利认为其并没有持续性,同时上述抢装对改善光伏制造企业的利润率并无帮助。而日本虽然推出了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上网电价,但是中国组件企业要想在此获得立足之地,也并不容易。
苏维利称,相比以德国为主的西欧市场,在下半年光伏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新兴市场,尤其是南美市场。“出色的光照条件外加不低的电价,我们能够在2012年在智利以及巴西实现平价上网,无需政府补贴。”
总部位于上海的天华阳光从事以光伏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电力项目投融资与开发、技术研发、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营管理。其中欧洲(德国、捷克、希腊、保加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亚洲(中国、日本)、北美(加拿大、美国)等全球各主要光伏市场拥有光伏电站项目与电站储备。
日本无核时代利好光伏
东方早报:天华阳光对今年全球光伏市场有怎样的判断?
苏维利:我们认为今年有四大热点地区,分别是中国、日本、东欧、南美。德国虽然上半年出现了抢装潮,但整个欧洲的热点会移至东欧。而南美的平价上网时代到来。以巴西、智利为主,光伏组件的成本、当地光照条件,以及当地的电价,已经支持了上述地区实现平价上网(用户端)。我们今年应该能够在上述地区做出全球第一个平价上网项目。注意,这不是离网系统,无需政府补贴,完全市场化售电,无需什么用户合同。
当然,从全球来看,还有印度、南非、中东等,也很有潜力,但可能得等两年后才能够爆发。
东方早报:日本最近推出了其光伏支持政策,其FIT补贴价格(全量固定价格收购制度)是全球最优的,不少之前没有在日本市场耕耘过的国内光伏组件企业纷纷宣布进军日本电站开发,它们在日本市场能否获得成功?
苏维利:日本现在的光伏上网电价是每度电42日元,有效期20年。这是高于我们之前38-45日元每度电的预期。按照现在的汇率看,相当于每度电0.5美元。这体现了日本政府对光伏的重视程度,当然,也可以看作是日本光伏产业界对政府拥有巨大的政策影响力。中国的光伏电价低,虽然有众多的原因,但是也从一个侧面看出,中国光伏产业对政府影响力一般。另外,日本现在也确实缺电,5月初开始,日本就进入无核时代了,它的能源缺口在50GW(1GW=1000MW,1MW=1000KW),这也是光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东方早报:但日本市场似乎有自我循环的意味。
苏维利:客观来说,日本是一个封闭的市场,它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产品。日本的商业环境、法律环境也是非常成熟的。目前来看,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在日本做得还不是非常理想,不管是收购模式,还是设立销售分公司。原来日本市场是补贴制的。项目能不能拿到补贴,由一个评委会来定,评委会成员基本上是日本的大企业。它不太支持中国的组件企业或者有中国背景的公司。这次上网电价出台,没有这方面限制,对中国产品进入日本是有机会的。问题是,谁买中国产品?日本的经济是寡头经济,比如三菱、三井、住友等等,这些商社又有银行,又有产业。日本虽然有市场,但也基本控制在这些寡头手里,三井拿下项目,肯定倾向于京瓷、夏普等日本组件产品。
东方早报:你们将如何开拓日本市场?
苏维利:天华的价值在于,我们不是组件企业,我们的对手是三井、住友。我们经过5年的努力,已经在日本市场塑造了自己的行业地位,我们是投资者,是业主,得到了日本业界以及政府的认可。我们的发展策略就是利用这种优势,来做配置。日本电价好,那么我们就在这里做IPP(独立发电事业),做电力运营商。第二个是日本利率很低,不超3%,大大低于中国的融资成本。另外中国的产品在质量上跟日本差不多,但是价格便宜很多,因此电站经济性也好。我们联合日本的资本、中国的产业,在日本做发电。
东方早报:在日本业务进行如何?
苏维利:现在我们在日本储备了700MW的项目,今年可能会开发其中的50-100MW。明年开发的量还会更大。我们的项目主要是地面电站。屋顶电站难以积累巨大的规模。
德国抢装潮不可持续
东方早报:今年上半年德国出现了抢装潮,这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苏维利:抢装每年都有。和往年不同,之前抢装赚钱,今年不是。德国今年报出的价格只是每瓦0.6欧元左右。组件企业之所以还卖,是迫于无奈,银行的钱要还,机器要折旧,工资要发。不生产,亏得更多。这种抢装,对企业发展不利。上半年的抢装其实只是满足了许多大型企业产能释放的需要。下半年我们认为上述地区抢装的可持续性不强,企业要把眼光放到新兴市场去。而且德国即使继续抢装,价格也只是往下走,不可能是向上的。
东方早报:为何这波抢装组件价格没能出现明显上扬?
苏维利:为什么企业不赚钱?因为投资者不让路。现在组件价格是降的,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是下降的,但是为了维持原有利润率,他们把压力继续向组件企业这边推,压价格。
投资者是最灵活的,有钱可以投电站,也可以投地产。大家对投资有标准。在德国的要求就是年化收益率至少要在7%。补贴削减,运营商就向组件商施压。
尚德巨亏在供应链上
东方早报:去年光伏行业陷入了全行业亏损,这对产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苏维利:光伏行业现在的状态,对投资者来说其实是喜讯。但中国的角度常常是集中在制造业,没有看到全行业。
前几年,很多投资者是吃了亏的。比如向组件企业下了订单,但是迟迟不到。投资收益率是按照时间来算的,我买了,你供应不了,到时候补贴下降,这个损失怎么算?这样的投资失败案例,在欧洲比比皆是。现在情况是正相反,投资者很放心,供应链安全,完全可以算出来到底能够赚多少。由于供大于求,于是总是可以拿到货的,而且价格是越来越低。于是投资者更加敢于去投资电站。
产能扩展后的相对过剩,对行业是好事情。而对制造业而言,可能心理上受到了打击。有几个问题他们必须面对。第一就是光伏的暴利时代结束了,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故事结束了。很多加入到中国光伏产业中的人与资本是投机的,不少就是想讲个故事,然后上市发财。当暴利期结束,资本梦破灭。于是很多人坐不住,他们不是想扎扎实实做产业的,是来投机的。于是大家惊慌万分,很多玩资本的就不明白了。作为制造业,就要适应微利时代。
第二,就是要明白现在不再是几个人,投资一个厂就能赚钱。在光伏产业发展的早期,似乎有一个无限大的概念,什么人,只要进来就能赚钱,生产多少就能卖多少。
前几年,光伏业的快速成长,惯坏了这些企业。以2011年的报表为例,尚德、英利巨亏,主要亏在供应链上,投资硅料厂也罢,锁定硅料长单也罢,亏在了这方面。这是由于他们没有精算,管理不到位。企业应该做好自身定位,到底应该做哪些环节,怎么去做。很多企业现在都去做下游,我想说还是定位要准。不是说做制造业就活不了的问题,而是谁能活的问题。现在的制造业只是阵痛,过后将有一个更加正常的市场环境。
阵痛期不超一年
东方早报:预计阵痛期会有多长?
苏维利:阵痛不会超过一年。不能仅仅是中小企业被淘汰出局,还必须得是有行业巨头倒下了,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才能解决。巨头倒下,一定会有,除非这个企业无限大。无限大的含义就是,它能得到无限量的资金。现在有些光伏巨头负债几十亿美元,负债率接近90%,有的超过100%。这样的企业是否应该还具有融资能力?正常来说,银行应该是不敢给它们贷款了。那就看它们手里的现金能够供它们撑多久了。除非是有些人或者机构,无论如何,就是要给这企业钱。这已经超越正常的商业逻辑了。比如前段时间,合肥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与三年无息贷款,给了三家大型光伏企业各几十亿,让它们在合肥建厂,扩产能。无论今后它们能否在合肥做起来,但是拿到这笔钱,对这些企业就是有用的。这些都是超越正常商业逻辑的了。
我希望目前这种市场态势再持续一段时间,这样才会给光伏制造业敲响警钟,才能让他们回归理性,思考核心竞争力在哪。
东方早报:是否担心光伏再次出现热潮?
苏维利:我担心会,我怕国内比如发改委又出个文,一元的上网电价结束,明年电价大幅削减到0.6元一度或者0.8元一度。如果国内抢装潮出现,这对中国光伏产业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