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产野蛮生长 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5-18 20:02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CUBN记者 邓丽娟 北京报道
房地产住宅市场调控还处在深水区,限购限贷政策一如从前,唯独旅游地产项目不仅没有受到钳制反而有逆势而上的趋势。5月9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在2012年国际旅游财富峰会上表示,旅游地产正在成为从其他行业撤出的游资的新出路。其中就有不少开发商借旅游开发之名,行圈钱圈地之实,开发高档住宅。记者调查采访发现,有部分地方政府以招商引资为由头上马了大量的旅游项目,再加上大规模拿地的成本优势,使得不少项目已沦为房地产开发商的“狩猎场”,继而,房地产绑架旅游的乱象比比皆是。
旅游项目纷纷上马
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提出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围绕旅游度假、生态养生养老需求的旅游地产开发广受关注。而本轮的地产调控更是将旅游地产开发推向高潮。据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还在继续井喷,上亿元投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如:中坤集团拟投500亿元开发云南普洱;中弘股份先后有近300亿元投向3个旅游地产项目;恒大地产拟150亿元建哈尔滨太阳岛西区旅游项目;陕西旅游集团100亿元打造延安“圣地河谷”等,总规模达2600多亿元;另外,仅雅居乐集团就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德宏瑞丽、保山腾冲三个地方圈地合计高达6万亩,投资总规模预计超过450亿元;世纪金源也在云南投资打造了昆明世纪城、腾冲世纪城、腾冲国际山水天地酒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度假村和西双版纳滨江果园避寒度假山庄等多个项目。
最近,受到各媒体频繁聚焦的西双版纳,正在上演着“最后圈地狂潮”,被誉为“景洪城的眼睛”的白象湖,竟然遭遇开发商的公然填土建房。曾经作为当地重点工程的“西双版纳普洱茶文化博览园”,总规划面积640亩,项目预计总投资10亿元。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普洱茶文化博览园项目摇身一变成为“西双十二城”房地产项目。对于国家多年来一直严令禁止的高尔夫球场建设在西双版纳并不少见,目前至少有3个高尔夫球场。而西双版纳滨江果园避寒度假山庄的销售广告上,也是以“27洞高尔夫球场”为卖点进行对外宣传。
有当地官员向记者表示:“过去的一些领导,现在已经离开了。他们的理念就是,敢吃子孙饭、敢花子孙钱,就有领导敢公开提出这样的口号。”
畸形的旅游度假区建设
本月9日在上海召开的“2012国际旅游财富峰会”上,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地产运营研究所所长蔡为民说,“我感觉旅游地产和温州民间投资一样,最后大半会死去。”
今年2月,央行和发展改革委、旅游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对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城市水源地的观光农业等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发展的旅游项目,应严格禁止或限制发放贷款。
4月23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特别指出,在已审批的12家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多数没有按旅游度假区的功能去建设,很多出现了畸形发展,形成了以房地产项目为重点的发展模式,有些失去了度假区的功能,当前各地建设主题公园大有产能过剩之势,如果不引起警惕,在政府加大招商引资、政策扶持力度和上大项目大产业高潮中,将重蹈历史覆辙。
成功案例实在太少
要发展旅游当然会带来旅游地产的兴盛,随着生态和环保技术的进步,国内外有着许多成功的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成功案例。如杭州西溪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泰州溱湖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开发,就是长三角地区修复生态环境,发展旅游经济的典范。然而,目前我国更多的案例确是像海南、山东沿海一带空置率高的旅游地产项目,被称之为“海景房”,这类项目大多是借旅游之名开发的高档住宅,很多项目面临严重滞销,已经购买的业主大都是较远异地投资置业的,自然使用价值不高。这不仅是业主的损失,同时也是一种严重的社会资源浪费。
论坛上,一位上市开发企业高管的话道出了问题的重点:“现在旅游地产大热,只是因为住宅限购,资本要找出路,而且旅游地产的地价一般都比较便宜。”另外一位做分时度假的外资企业高管也直言,(旅游地产)在中国很难做,法律不健全,“分时度假2000年就进入中国,但口碑被做差了。而且现在市场上很多公司定价偏高。还有一个问题是,模式不公平。国外的都是有担保公司担保的,中国的大多是没有担保公司,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中国房地产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陈运高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旅游地产兴起,正是迎合了休闲度假时期的细分市场需求。关键是把握好旅游地产服务于旅游度假功能的核心,针对不同物业设计相对应的配套和后续管理服务,就能起到促进地方的旅游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