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最后的守候者:密松项目叫停大量设备无法撤回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05 15:39 来源: 《能源》

  密松项目叫停后,大部分工人回到国内,但由于大量的设备无法撤回,施工单位的几十名员工在缅甸形势再次紧张的当下,成为密松最后的守候者。

  文 | 高凤彪

  作为密松水电站的建设者和亲历者,今天我记录的是在缅甸密松的水电人——中国水电四局密松项目部全体员工,在异国他乡的缅甸,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历了酷热、疾风暴雨、蚊虫叮咬、疟疾、登革热等热带疾病的困扰,如今依然坚守在这里。

  走进密松

  2011年5月16日下午,带上简单的行囊,从金安桥水电站工地出发,经丽江、大理、保山乘车12小时后到达腾冲,坐了一夜的大巴,感到身心疲惫,这里是我进入缅甸密松的中转站。在腾冲滞留3天后拿上了缅甸绿卡、出境证,开始向目的地——缅甸密松水电站工地进发。

  三菱车在柏油路上一路向西急速行驶,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气温也随着进入缅甸而高了起来,感受到置身于热带雨林地区的闷热,同时也感受到热带雨林地区的秀美风光、缅甸的风土人情。

  但随着在缅甸境内的深入,气氛却也越来越紧张,感受到了在中国从未有过的那种战争气氛和战争笼罩的阴云。路上随时都能见到荷枪实弹的军人和林立的哨卡,使我一路处于恐惧之中。

  这些军人中有缅甸政府军,也有克钦独立军(缅甸人称之为山兵,相当于地方武装),这些军队在各自辖区设卡检查、收费。驾驶员老孟比我早来了半年,他对这种局面早已习以为常,面对全副武装的军队,他应对自如,显得非常老练。遇到军人阻挡时,我们习惯性地递上啤酒、香烟、缅币,即可一路顺利通行。问其原由,原来是独立军占领了腾密公路,而政府军是在调动部队准备围剿打通道路。

  腾密公路是中国在多年前援建的国家二级路,路面很好。驱车5个小时后到达项目部生活营地,宿舍里同事们早已为我铺好了被褥。同事们说项目部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盖起了整洁的板房,完善了自来水管、伙房,洗澡间,员工宿舍、办公室全部安装了空调,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办公室还配备了笔记本电脑,营地还安装了卫星地面电视接收系统。走进食堂大厅,虽然设施简陋,但桌椅齐全,大屏幕平板彩电挂在墙上,员工可以边吃饭边看电视,可以吃到和国内一样可口的饭菜,主食有热腾腾的发面馒头、包子和米饭、面条等,副食有卤肉和各种炒菜。营地上面是羽毛球场,下面是篮球场,还建有乒乓球室。

  施工现场离生活营地很近,步行十来分钟就到工地了。这是项目总体优化布置,既方便了员工上下班,也便于生产指挥协调。透过办公室窗户,可以看到施工现场的整体情况,一派繁忙景象。

  继前期公路工程之后,2010年12月我们项目部中标溢洪道工程上游标段,合同金额15.2亿元,合同工期2017年完工。工程自去年1至4月溢洪道标段覆盖层剥除土方284.3万立方,完成合同中土方量的81.6%,到 5月初,公司又中标水电站拌合系统4.92亿元,加上前期公路工程,至此我们中国水电四局在密松项目中标总额共计20.43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雨季的到来,施工变得越来越困难,国内建设物资供应受阻,钢筋、水泥、柴油和施工人员通关困难,工程时干时停,无法正常施工。更可怕的是,缅甸国内反对电站建设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反坝组织、环保人士、88学社、克钦青年组织、克钦独立军等常常呼啸而至:宣传、演讲、游行示威、荷枪设卡、爆炸袭扰。中国电信光缆架到了工地边上,缅甸政府说防止国家泄密叫停,高压线架到了营地附近,电塔被炸毁,被迫停止架设。时至今日,工地没有移动通讯系统,没有系统供电,用的仍是柴油发电,通讯网络是高价租用的卫星地面接收系统。

  2011年7月进入石方开挖阶段后,缅甸国内战争升级,克钦军因为修建大坝得不到利益分成,对电站的干扰破坏日趋严重,保障电站建设运送物资设备的腾密公路被克钦军全面占领,设备物资运不进来,石方开挖爆破用的炸药迟迟不能到位,工程处于半干半停状态,直至最后电站施工人员只能出(回中国)不能进(缅甸)。

  工程叫停

  2011年9月30日,是中国即将进入国庆庆祝活动的前一天,而对于密松的中国水电人来说,却是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缅甸总统吴登盛突然叫停密松水电站建设,说是顺应民意。突如其来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震动了中国高层也震惊了世界。缅甸最大的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首领昂山素季发表讲话,对叫停表示赞许,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高官纷纷发表言论对叫停表示欢迎,而作为置身于水电站建设的我们,却是悲愤交加,心情复杂。

  作为施工方,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机械设备,覆盖层已经剥除完毕,如今投入的数百台(套)施工机械设备如同废铁般静静地躺在那里,工地的钢筋、水泥、砂石骨料、木材、成品油等各种施工材料如同废品被弃置在一边。在水电站施工区域,到处是残垣断壁。修建中的伊江大桥只留下了几座桥墩,龙门塔吊至今还摆放在那里,工地修建的施工道路饱受暴雨摧残,此情此景令人扼腕叹息,半途而废的水电工程,使中国公司遭受了重大经济损失。

  潮湿、酷热已经折磨我们这些中国工人一年多了,除了不习惯这里恶劣的气候、蚊虫叮咬、可怕的疟疾、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之外,更不习惯这个国家的贫穷落后、腐败、战乱、闭关锁国。生活营地是一个用铁丝网、瞭望塔围起来的院落,考虑到人身安全,员工不得随意外出。我们驻地的对面就是克钦帮独立军控制的辖区,与我们一江之隔,由于局势紧张,政府军在我们这边经常巡逻驻防,防止独立军袭击破坏电站设施、抢夺地盘。我们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员工轮流值班保卫要害部位,并聘请了缅籍保安。

  感受缅甸

  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多年来工农业发展缓慢,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由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及本身经济结构的封闭性和脆弱性,缅甸经济仍然未走出困境。

  密支那是克钦邦的首府,是缅北地区最大的城市,离密松水电站工地40公里,算是密松地区最繁华的地方了。由于工作关系,我们经常来到这里。由于缅甸国家贫穷落后,这里基本没有电力供应,电力奇缺,家家户户都是柴油发电,加上汽车、摩托车排污,整个城市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特别是晚上用电高峰期。

  对密支那印象最深的是木脑广场,这是克钦族民众自建的民族活动场所,位于伊洛瓦底江江畔。广场中心立着高大的克钦族图腾,一条太阳鸟形船上立着四把克钦刀,两竖两交叉,上面画着彩色的图案,据说是克钦族祖先的迁徙路线图。船体上画着太阳、月亮、鼓和啄木鸟,这是对天地自然力量的无限崇拜。这样的崇拜让我清楚地感受到这个民族如何依赖和信奉自然,但在人类不断进步的长河里,这种纯自然的崇拜渐渐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从木脑广场眺望伊江,宽阔的江面上偶有一叶小舟驶过,两岸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意想不到的是,走进后呈现在眼前的竟是成堆的垃圾,还有两条狗在那里觅食,原来居民们把这里当成了垃圾场。这些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与图腾上的自然崇拜真是相去甚远。

  木脑广场对面,是中电投云南国际的驻外机构的驻缅部,主要与缅甸水电部、移民局打交道,驻缅部的工作人员都很年轻,充满了青春活力,但由于去年底在驻缅部附近发生了好几起爆炸事件,死伤无数,工作人员至今心有余悸,一般晚上不敢出门。

  缅甸是一个兼容性较强的国度,在这里多种民族、宗教、文化并存,就连密支那这样的缅北极边城市里,也彰显着这种多文化共存的特色。街上做生意的多数是外国人,有华人开的理发店、服装、百货店,印度人开的家具店、食品店,缅人开的钟表店。

  缅甸人勤劳、朴实和善良,缅甸建国前为英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民众把休闲放在了第一位,往大街边的小摊上一坐,一杯咖啡、一杯啤酒就可以享受一天的简单、悠闲时光。

  由于连绵的内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多数缅甸人穷困潦倒,在密松地区,疟疾、登革热等热带传染性疾病、吸毒贩毒仍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困扰着人们的生活。西方的长期制裁加上不开放的现状,造成医疗设施落后,医院奇缺,因此缅甸人的平均寿命依然较短。

  最后的守候

  密松水电站工程停工后,来自中国的工人一直在这里苦苦守候,在漫长的等待中期待着尽早复工或者撤回国内,然而多次报批撤退的手续如石沉大海,就连中国工人在缅甸绿卡都不予延期,过着非法居留的日子。据说缅甸政府的意愿是,把中国公司的设备留下,把人逐出缅甸。

  今年4月以来,缅甸的内战再次升级,4月26日板其(板瓦到其培电站)公路克钦独立军与第一特区边防军发生持枪对峙事件以来,密松周边局势陡然紧张。曾有KIA(KIA是克钦独立军的英文缩写)士兵进入密松电站现场,给留守人员造成恐慌;从密松进入中国的唯一陆路通道腾密公路被克钦军占领,桥梁被炸断,就连进入缅甸的甘拜迪海关工作人员为了安全也逃离了,腾密公路被缅甸政府关闭禁止通行。

  而项目部留守人员因绿卡无法延期,中缅公路中断,就连日常生活物资采购也十分困难和危险,但我们仍在坚守、等待,希望这一切尽快结束。

  (作者为中国水电四局第三分局密松水电站工程项目部工会主席)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