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赶集网总裁深陷离婚门 被传影响上市进程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11 16:09 来源: 金陵晚报

  对赶集网来说,这是一个多事之秋。高管离职、大幅裁员、团购停止的传闻刚刚平息,其总裁离婚财产纠纷的事件就再度升温。

  前妻维权三年未果

  3年,上百万投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这种对一个官司的投入,着实是对精力和财力的一个重大考验。

  赶集网总裁杨浩然前妻王红艳近日走到台前,控诉其前夫杨浩然在他们在美国离婚诉讼期间,将其所持有的“赶集网”50%股权全部转让给了其弟杨浩涌。

  “最近一次开庭是在6月4日,是在北京一中院,现在要回到海淀法院进一步开庭,进行实体审判,具体开庭日期还未定。”王红艳对记者说。

  官司的起始点要追溯到2009年1月。此前,王红艳感受到杨浩然对其日渐冷淡,并且发现其在默默转移美国账户里的巨额存款,于是,她通过美国律师向美国法院递交了诉状,要求离婚及冻结在美国的夫妻共同财产。

  一年多的开庭、动议、谈判还是没有结果,“杨浩然根本不向美国法庭提供他在中国的财产真实情况。双方意见分歧巨大。”王红艳说。

  2010年6月,杨浩然向美国法庭提出单纯解除婚姻关系的动议,2010年8月,应杨浩然的动议请求,美国法院开庭并当庭判决了双方离婚,共同财产分割问题滞后进行审理。

  两个月后,王红艳将杨浩然、杨浩涌兄弟和北京鑫秀伟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诉到海淀法院,请求确认两人之间“恶意转让股权”的行为无效。

  同月,杨浩然做出了一个让王红艳心碎不已的举动,杨浩然另案提起了与王红艳无效婚姻的诉讼。而此时,两人已经有了3岁的儿子。

  “杨浩然竟然说他收到海淀法院的诉讼传票后,才知道他和我之间存在婚姻关系。之前,他并不知道两人是夫妻关系。”王红艳回忆说。

  从美国打到中国,一个细节让王红艳有些介意:在美国的时候,杨浩然还亲自出庭,待到回到中国的法庭上,杨浩然一次都没有出现过,全部由其代理律师出庭。

  “从2009年1月到现在,这三年我始终在维权,没有一天在歇着,回国之后根本没有时间找工作,”王红艳说,“在美国打官司费用很高,我花费的钱大多用在了这上面,在中国好一些,现在就尽量精打细算地打官司。好在之前有点钱,没点钱不可能,因为我还要养孩子。”

  数次股权变动

  赶集网的确做过数次股权、财产变动。2007年,赶集网的运营公司“北京鑫秀伟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注册资金不到1000万元,分别由杨浩然、杨浩涌两兄弟各持股50%。

  2008年、2009年两年间,杨浩然将自己的上述股权转让给杨浩涌。

  此外,2010年10月杨浩然发起婚姻无效诉讼后,一段时间内,诉讼被中止审理,在此期间,2011年4月,杨浩涌将手里拥有的赶集网100%的股权全部转让给了运营副总裁和公司监事刘洋。

  之后,2012年3月,赶集网域名“www.ganji.com”从其运营公司“北京鑫秀伟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转移到“山景科创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名下,而该公司的股东只有两人,赶集网执行副总裁刘洋和杨浩然之弟杨浩涌。

  近日,赶集网上海分公司的运营公司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鑫秀伟烨上海分公司”变为了“上海正奇广告有限公司”。“上海正奇广告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时间为2011年12月,是自然人独资公司,其股东和法人代表正是杨浩涌。

  “他们正在采用转移公司核心资产的办法,让鑫秀伟烨成为空壳。那么即使王红艳胜诉,追回了股权,也只能得到一纸判决书,实际价值早已大不如前。”王红艳的代理律师说。

  对于王红艳来说,很明确的一点是,如果这些转移全部完成并全部成立,那么她这三年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所以她必须马不停蹄。

  对于外界而言,赶集网多次股权财产变更未免显得有些蹊跷。

  截至目前,杨浩然也并未向媒体给出具体的答案。

  近日,杨浩然在媒体公开采访中表示,前妻王红艳帖子中的内容系“谣言”,并表示“她身后有一个团队,专门花钱聘请公关公司,利用媒体对我施加压力”。

  对于这个回复,王红艳早已听说,她再次表示了否认。

  上市受影响

  由于多次变更股权的事实,业内也发起了对于其上市受阻的猜想。以国内的上市条件来看,必须等到其股权结构稳定3年之后才能上市。

  但对于上市的担忧似乎是多余的,对于上市,赶集网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期待情绪。

  早在2010年,杨浩涌就预测2012年赶集网能达到上市规模,“但目前我们还没有上市计划,现在太早了,预测一年之后的事情不太合适,所以我们也没有计划。”他说。

  而对于今天的赶集网来说,“平天下”与“上市”相比,似乎变得更为重要。

  除了已经持续了3年的离婚财产纠纷外,赶集网还身陷包括团购停止、高管离职、大裁员、面临倒闭等多种传闻之中。

  先是市场副总裁陈旭任职不到1年、产品负责人霍亮任职不到3个月就辞职,同时,有知情人士称,在赶集网工作3年以上的老员工凤毛麟角。

  面临倒闭——这是传言中最为严重的措辞。

  “这是市场的恶意诽谤。”今年3月,杨浩涌给出公开回应,“我们每季度都会开大会,研究如何花钱和赚钱,我们的现金是同行中最好的,不怕晒账户,一个做了7年的公司没有这么容易倒。”

  对于赶集网的未来,业内只待静观,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自身经营还是外界纠纷,赶集网都面临着相当的挑战。 新金融观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