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荣耀和文艺之邦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8:43 来源: 华夏时报周江林
2012年欧洲杯在波兰华沙当地时间6月8日18:00开幕,这是波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开幕式上,匈牙利钢琴家阿达姆·捷尔吉演奏了波兰伟大钢琴家肖邦的A小调练习曲25第11号。
此时,位于波兰科学院对面的华沙圣十字教堂应该有所反应——因为里面藏有肖邦的心脏。
而这种属于国家荣耀的声音,尼古拉·哥白尼也会听到。500年前,这个伟大的波兰人提出了日心说,这是波兰推动世界发展的一个时机。哥白尼的塑像现位于波兰科学院门口——他与肖邦成为了邻居。
欧锦赛之声浪和肖邦的A小调练习曲,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或许是听不到了。2004年,他逝于克拉科夫家中,但他诗中描述的那些人物却能够听得到——他们像时间一样永恒。
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白》中的卡洛也能够听到。或者他会出现在波兰对希腊那场揭幕战的现场。电影中他的性功能出了障碍,但只要一回到祖国波兰,就恢复了男人的自然属性。
因而,波兰不只是一个地理属性,一个国家,她还是欧洲历史、文化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批游子的精神故土。
波兰版图一改再改
波兰位于欧洲中部,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东部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相连,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重要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导致历史上的波兰连年战火纷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一改再改。
波兰民族和国家只有一千年的历史,16至17世纪,波兰属于斯拉夫人的一支。966年,波兰大公梅什科一世接受天主教为国教,建立皮亚斯特王朝。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加冕为波兰国王。
波兰的黄金岁月在16世纪。当时波兰与立陶宛合并组成波兰立陶宛联邦,成为欧洲的一个大国。政权是半联邦半贵族式共和,史称第一共和,首都迁往华沙。在亚盖洛王朝治理下,波兰在欧洲的力量和影响均达到了顶峰。
在之后的一个世纪中,贵族势力的增强与内部动乱削弱了国家的总体实力,导致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罗斯、普鲁士以及奥地利对波兰的三次瓜分。这段分裂时期使波兰丧失独立达150年之久。
波兰于1918年11月取得独立,成立了共和国,史称波兰第二共和。
1990年1月,波兰政府通过政党法草案,为多党制奠定了基础,史称第三共和。
蒙古铁骑踏破波兰
1236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元太宗窝阔台派遣儿子拔都平定了叛乱并攻打东欧等地。1240年,他占领乌克兰的基辅,两年后建立起覆盖俄罗斯南部平原到里海广大地域的金帐汗国,俄罗斯各诸侯国均沦为其附庸。
1241年4月,拔都派其弟贝达尔及贝达尔的儿子凯都率2万人从北部进攻波兰,西里西亚公爵亨利二世率兵迎战。正当他骑马穿过城市时,一块大石头从圣玛丽教堂的顶上落下,差一点就击中了他,在场的人都把这视为不祥之兆。
两军摆下阵势后,亨利公爵首先下令其第一集团发起攻击,但敏捷的蒙古骑兵很容易就避开波兰军队的前锋,迅速迂回到他们的侧面和背后,向他们发出一阵阵箭雨,迫使他们退回原地。亨利公爵见此情形,下令全军出击,蒙古人的队形一下子被打散了,开始漫无秩序地撤退。波兰骑士紧追不舍,企图追上去进行肉搏战。
就在当时,发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一个蒙古骑兵忽然向波兰军队冲来。他大声用波兰话叫着:“你们中计了!快跑!快跑!!”亨利把这事看成蒙古人的诡计,继续驱使他的部队向前追击。
最后,波兰骑士果真中计。在这场战役中,有25000名波兰人阵亡,其中包括了亨利公爵本人。蒙古人割下战死的波兰人的耳朵竟装满了九大口袋。
与12岁波兰女王的联姻
亚盖洛是中世纪立陶宛的最后一位异教统治的国王;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国王;一个曾统治过两个国家的国王。
1377年,亚盖洛承继父亲立陶宛大公之位,与叔父科斯图提斯共治。继位初期的亚盖洛是在宫廷的刀光剑影中度过的,1382年,他杀死了叔父并囚禁了叔父的儿子,巩固了大公之位。但年轻的亚盖洛随后被条顿骑士团打败,被迫割让了日姆吉。而且,他的敌人不少,于是,亚盖洛走上了联姻合国之路。
1382年,波兰国王路易三世死后,没有儿子,由其女雅德维加继位。1385年,亚盖洛同波兰贵族签订了克列沃协定,与12岁的波兰女王雅德维加结婚,由亚盖洛出任波兰国王,取教名为瓦迪斯瓦夫,就任于龙骑士团。
但将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国家糅合成一个整体,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首先,瓦迪斯瓦夫二世皈依基督教后,要取得波兰民众的接受:再者他除了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和指挥官,还是一个健壮的、有小且不安分的黑眼睛和大耳朵的人。他着装十分谨慎,每天都清洁身体、刮胡子,从不抽烟,并且只喝纯净水,他的娱乐方式包括听鲁塞尼亚小提琴曲和打猎。
立陶宛的多数大贵族反对联合,怕因此失去他们的特权。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堂弟维托尔德乘机在立陶宛发动了反对瓦迪斯瓦夫二世的叛乱。1401年,两人达成协议,维托尔德成为立陶宛的终身大公,但承认波兰的宗主权。在他死后,立陶宛将并入波兰。
雅德维加可能没有实权,但她依然积极参与波兰的政治和文化建设。1387年,她领导了两次针对红鲁塞尼亚的成功远征,重新夺得她父亲从波兰交给匈牙利的土地,而且获得了皮特鲁一世的敬意。在1390年,她亲自打开了与条顿骑士团谈判的大门。
1410年,波兰立陶宛联邦在格伦瓦尔德之战获胜。接下来的索恩休战使波兰和立陶宛的边境变得安全,夺得这些地方使波兰有了出海口,不再是一个内陆国家。
1399年6月22日,雅德维加生了一个女儿,但一个月内,母亲和女儿双双死于分娩并发症,离开了50岁高龄无子嗣的瓦迪斯瓦夫二世。雅德维加的死,与安茹王朝的绝嗣,逐渐削弱了瓦迪斯瓦夫二世的王权。1402年,瓦迪斯瓦夫二世作为对反对他的人吵嚷的回应,与卡齐米日三世的孙女切列的安娜结婚,政治斗争在他的国家再次合法。
瓦迪斯瓦夫二世统治波兰的48年是波兰的黄金时代,并为延续几世纪的波兰立陶宛联邦打下了基础。
小说《十字军骑士》集中描写了1399年雅德维加王后去世到1410年格伦瓦尔德战役11年时间内,波兰人民饱受十字军骑士团的侵略之苦和奋起反抗,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历程。作者亨利克·显克维支1905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肖邦与圣十字教堂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肖邦。他或许是那位用琴键编织梦幻的作曲家,或许是那位临死前仍说“把我的心脏运回波兰”的爱国者,或许是那位出入巴黎高级沙龙、神经兮兮却分外得宠的公众艺术家,或许是乔治·桑口中的“我亲爱的小肖邦”。
肖邦年少成名,后半生以波兰亡国为由,在花都巴黎度过余生。他是一个继承波兰流亡传统者——一种来自古老东欧的习性,他并非是后人认定的爱祖国波兰——这是好事者强加给他的。肖邦所景仰的流亡诗人亚当·米基维茨,对自己的这位追随者颇为不齿,他毫不客气地指出肖邦有着对祖国见风使舵式的怀念和对贵族社会阿谀奉承的天性。
肖邦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继承其创始人菲尔德古典结构的基础上,将美声咏叹调的旋律和气息融入其中,令小夜曲具有了浪漫的美感。那种忧伤来自波兰人的血液。而肖邦对乔治的依赖,完全像一个害怕被遗弃的小动物一般。
天才肖邦由于肺结核在巴黎去世,享年39岁。肖邦曾明确表示他的心脏属于华沙。他死后,他姐姐秘密把他的心脏运回华沙,密封在圣十字教堂的一个柱子里。
圣十字大教堂于1294年开始矗立于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它的外观属于哥特式建筑,不过整个立面是1863年增建的,立在后头的哥特式钟楼也是1842年加建的,并增添了彼得和保罗的雕像。肖邦在这里居住过,他的心脏存放于大教堂的墙壁中,因战争的原因曾一度被取出,目前保存在教堂左边第二根廊柱中,廊柱上雕有肖邦的生平图。
吟游诗人情结VS贝京
美国老牌杂志《新共和》有文章称“波兰文学中最伟大的朋克”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1939年夏天去阿根廷旅游,上船后发现自己是除波兰国家足球队全体队员之外的惟一旅客。更荒诞的是,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没呆上几天,二战就爆发了。他有家难归,竟在阿根廷滞留了整整24年。很长一段时间,他居无定所,穷困潦倒,靠化名为各类小报撰稿勉强度日。
其实他是一个吟游诗人——在波兰,一直处在动荡的、不安定的流亡生活的人不在少数。除了特殊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带来的纷争外,感性和激情大于理性,对现实的不满及追求精神生活,是另外一个主导因素。
有了流亡,有了朋克,波兰在戏剧、电影、艺术上的先锋精神在整个欧洲都是超前的。 这种精神意义上的波兰特质,不仅仅呈现在艺术家身上,波兰籍犹太人、以色列政治家梅纳赫姆·贝京也如此。
贝京出生于俄罗斯帝国治下的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一个立陶宛籍的中欧犹太人家庭。他5岁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他所在的城市划归波兰。10岁时,他参加了犹太复国主义活动,1935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积极从事犹太复国主义运动,1938年成为贝塔青年运动波兰支部领导人。1940年,苏联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时,他因社会危险分子身份被抓,被判放逐西伯利亚。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获释,参加流亡的波兰军队。1942年随部队开入巴勒斯坦,是主张以暴力获得巴勒斯坦的伊尔贡组织的司令。1977年至1983年担任以色列总理,1978年因为埃及的萨达特突然宣布和以色列和解,两人共获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1982年他发动了第五次中东战争。
(作者为《空中生活》主编、戏剧评论家)
波兰人的底色
关于波兰人的描述不少,但总给我们一种比较遥远、模糊的感觉。而诗人的声音总是最准确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那让我们听听切斯拉夫·米沃什的诗吧。
“儿子呀!朋友已经把你忘记,同学们谁都记不起你,未婚妻生下了孩子,她在夜里也不会想你,他们在华沙建起了纪念碑,可是却没刻上你的名字。只有母亲,她活着的时候,在惦记你……”
诗人切斯拉夫·米沃什出生于立陶宛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立陶宛仍属于波兰版图。当地语言混杂,米沃什的家庭从16世纪起就说波兰语。因此尽管一生漂泊不定,并精通好几种语言,米沃什仍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人。”
波兰前总理马莱克·贝尔卡称米沃什为“伟大的波兰人”。贝尔卡评价米沃什道:“用他的心灵和笔,他给我们指路,解析现实,并敦促我们行善。”
基耶斯洛夫斯基1981年拍了电影《盲打误撞》:剧中韦德克母亲早逝,他在父亲的抚养下长大,并按照父亲的意愿考入医学院,准备成为优秀的医生。一天,他接到了父亲故去的噩耗,觉得自己应该去寻找新的人生,便休学前往华沙。他奔跑着追赶开往华沙的火车,故事呈现了三种不同的可能。
一、他赶上了火车,在车上认识了一位共产党官员,在对方的引导下他成为该党的一名积极分子。随后,韦德克遇见了初恋情人,却在不经意间泄露了她是反政府人士的身份,导致了她的被捕。韦德克成了爱侣及其同仁眼中的告密者,这段爱情以悲剧收场。
二、他没赶上火车,和车站工作人员发生了冲突,被关进了收容所。在那里,他认识了一位反政府的神父,皈依了天主教,参与教会的地下活动。在教会组织,他和童年时代的玩伴重逢,并爱上了玩伴的姐姐。但印刷地下宣传品的据点被警方破获了,拥有钥匙的他受到怀疑,从此陷入困境。
三、他没赶上火车,打消了去华沙的念头,规规矩矩地上学、毕业、就职,和一位女同学结婚。他对于政治和宗教全无兴趣,不参加任何一方活动。他的上司因儿子被捕,取消了前往海外短期工作的计划,请他代行。他告别妻儿踏上旅途,但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后失事爆炸。
韦德克的三个结局都是困境,而他的三种选择按基耶斯洛夫斯基所言,是波兰人仅有的三条人生路。基耶斯洛夫斯基观察到,紧张、无望的情绪和对未知未来的恐惧,笼罩着波兰人,而整个世界也普遍弥漫着犹疑,微笑背后是漠然,他用电影来关注着他的祖国波兰及波兰人的生存状况。其实,无论是波兰人乃至整个欧洲的人的生存状况,都比亚洲更阴暗更感伤,这是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带来的结果,也是亚洲的未来。(周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