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长期调控和短期调控如何契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6-22 08:44 来源: 华夏时报

  黄卫挺

   对于此次“稳增长”调控,媒体和公众有不同的理解,少数地方官员的“吻增长”之类炒作更是被解读为新的“保增长”和四万亿。与此同时,在央行放松利率政策之后,房地产市场表现出来的量价齐飞态势更是让公众对于“稳增长”的真实内涵产生了怀疑。笔者认为,理解上的不一致主要源于对经济形势的不同判断,而要想真正把握未来调控的核心,必须先摸清楚家底。

  短期调控的两难

   从统计数据来看,5月份部分宏观指标好于第一季度,增速降幅明显收窄,但整个宏观运行仍然处于下行态势。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关键是要看到决策层面临的都是调控的两难境地。

   第一个两难是稳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的两难。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为了在长期内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调控与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势必存在冲突。可以说,短期经济增速放缓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长期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一点在近年的经济运行中足可判定。然而,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齐下降的背景下,“稳增长”还需要借助于传统的投资工具,所以真正的两难还在于稳增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间。在社会保障不健全、大额刚性支出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消费的拉动力十分有限;政府对出口的可控性同样很小,出口形势主要受制于外部环境,虽然5月份我国的外贸形势好于预期,但在当前外部环境如此复杂和不明朗的情况下,出口仍然不能成为稳增长最大的寄托。所以,投资成了政府唯一具有可控力、又对经济具有显著刺激作用的工具,而这正是宏观调控部门惯用的调控手法,并直接形成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局面。“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形成消费、投资和出口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目标,正是要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增长局面。当前,相关部门正在加快投资审批进度,仍然是在年初计划之内的速度和节奏调控下,但是是否会对投资开闸放水,却有待观察。

   第二个两难是稳增长与房地产市场价格调控之间的两难。我国的房地产价格远远没有回到合理价位,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房地产投资即使不是当前带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从房地产行业的特性及其关联效应来看,它对经济的带动引领作用显而易见。因此,在地方财政压力、经济下滑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房地产市场调控与稳增长之间也形成了一个难以取舍的权衡关系。

  短期困境背后的长期之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上述两难困境的形成以及经济增长动力的逐步消退有其历史渊源。一直以来,我国在经济方面贪图短期的虚胖,过分看重短期运行调控目标,而忽视了长期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对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的全局问题缺乏统筹考虑。

   一是错误利用“人口红利”导致消费需求长期受到压抑。当前,部分学者和决策者正在为“人口红利”的衰竭而忧心忡忡,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口红利”同样具有正反两面,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部分得益于“人口红利”,但同时也引起了诸如消费需求难以扩大等结构性问题。现实中,“人口红利”主要体现在通过劳动力主导参与国际经济价值循环,获得工业化初期的经济快速增长。然而,在资强劳弱的全球经济体系下,以劳动力主导参与国际大循环的结果是长期锁定在制造环节,在全球价值分配体系中长期处于弱势,劳动者报酬水平长期处于低位。所谓“人口红利”的背后事实上是“全球分配陷阱”。这种“全球分配陷阱”的生发机制主要是压低劳动报酬水平,促成“送礼式”的出口,这种机制对投资和外部消费的激励作用远大于对国内老百姓消费的激励。因此,经济虽然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老百姓的合理消费需求得到了抑制,从需要到需求之间横亘着巨大的分配鸿沟。从整个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这也逐步形成了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增长模式,在该发展模式下,不管是“稳增长”还是在“保增长”,政策缘由都是外部环境恶化,政策的实际落脚点也都是刺激投资;与此同时,劳动力则成了不成文的自动调节工具,扩大消费则成了一个被临时性寄予希望但又难有大起色的政策工具。

   二是改革不完善。过去3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增长效应不容否认。但也必须注意到,在要素市场上,土地作为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一级市场长期垄断经营,在财政创收等动机下,地方政府通过经营土地来经营经济。其次,诸如铁路、电信、资源能源等领域的垄断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阻隔民间资本的同时,垄断资本收益也未能有效惠及全民。与此同时,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上行,部分垄断领域的资本开始大规模进入房地产领域,也使得经济进一步被房地产等少数几个行业套牢。

   三是过度“唯高”、“唯新”,产业结构调整定位出现偏差。在房地产市场不断扩张的同时,原本可以通过同步发展其他产业来促进产业结构和谐演进,然而,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并未能真正实现结构优化的目标,甚至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产业基础。当前,在“唯高”、“唯新”导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快速发展,不少领域仍然处于概念炒作阶段;与此同时,在政策的引导下,不少资本从传统基础领域退出,要么进入房地产领域,要么被鼓励进入上述“高”、“新”产业领域。最终结果是产业结构高级化沦为产业结构失衡化,去实业化。这样,当我们再向产业领域寻求“稳增长”支撑的时候,除了房地产等几个虚胖的领域之外,我们已经无处可求。

  解决之道:回到基本原理

   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恢复经济的健康运行,首要的是解决上述困境,并避免未来再次出现这种困境,而不是纠结于短期的增长速度。对此,从长期来看,还应该从最基本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一是以消费者为主体,切实增强居民的消费力。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人口红利、扩大消费需求等公共话语的掩盖下,我们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消费者。市场经济对人的关怀,深切地体现在对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市场经济体系是一个由消费者主导的价值运动系统。在正视消费者的本位性质之后,通过消费等提高公众福祉就成了经济发展的目的所在,扩大消费需求的归宿是要推动形成中国的“消费者社会”。对此,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有两点,首先是解决认识问题,扭转将消费作为经济发展“工具”的认识,还消费应有的价值坚持,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替代物的增长,并据此调整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其次是真正以消费者为本制定消费政策。从消费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提高居民的消费力,一方面是尽快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扭转劳动者地位不断降低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教育、医疗、养老等“生老病死”消费需求的政府供给,在维护社会竞争起点公平的同时促进需要向需求转变。

   二是勇于给“虚胖”的经济瘦身,形成与国民需求相一致的生产力。资源是稀缺的,增长的动力来源于资源优化配置,如果不做减法,即使加法做得再好,资源配置效率仍然难以达到前沿。换个角度来看,只做加法的思路仍然是以数量为纲,而同时做加减法则是寻求数量与质量的统一,这才是当前经济最需要的。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未来需求与供给都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在同时做加减法的过程中,以国民需求为导向引导生产力布局优化,不仅不存在消费需求不足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落实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如果理念性、结构性的问题不解决,哪怕稳住了增长,未来也可能会反复出现。治标更需治本,我们需要更多的睿智。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