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联重科新动机:收购CIFA推动企业国际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7-05 10:01 来源: 中国经营网

  作者:吴风

  被中央领导评为“科研院所改制成功典型、国家机械行业‘亮点’”的中联重科正在迎来第三次变革的新动机。这就是中央刚刚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决定。

  这场酝酿已久的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已如箭在弦上,而随着序幕的徐徐拉开,跟随着改制步伐一路走来的中联重科,将迎来怎样的变革机遇?能否如20年来一样,再次创造奇迹?能否在新改制的推力下,登顶世界工程机械之巅?

  这些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七道坎,缔造中国工业化功勋

  今年是科研体制改革的第27年,也是中联重科的第20年,可以说没有科研体制改革这样的国家级战略就没有中联重科这颗中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

  27年来,我国的科技界经历了从自发进行、探索试点到有组织、有步骤的全面展开。其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得到特别关注和持续支持,加速科技进步被放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科教兴国”战略支撑起了我国科技事业的第二次飞跃,体现国家意志的自主创新则不但从战略层面转变了科技发展的路径,更破解了产业技术水平低、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难题。

  跟随科改一路走来的中联重科也破茧重生。20年来,在85年科改的第一声号角中,自跨过从卖“图纸”到办实体的第一道砍以来,中联重科曾在供不应求中毅然停产,凭借一个科技企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全心自主研发、以股份制改造留人、完成中央企业地方化、在上市以后仍能专注主业不跑偏、并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实施大股东改制,直至以核裂变战略进入国际视野,参与世界科技竞赛。七道坎,如同七次重生,一次次的样板跳中,中联重科跃然成为中国工业化功勋。

  一项持续了27年且不断革新的政策,其推动力究竟有多大,从跟随它的企业所创造的奇迹上就可一目了然。20年前的研究院平均每天收入不足1万元,现在的中联重科每天收入2亿多元;20年前的研究院是吃‘皇粮’的事业单位,现在的中联重科是跨国运营的上市公司,每年上缴税金50个亿;20年前的研究院制订的是国家标准,现在的中联重科已代表中国制订国际标准。

  成就不仅如此。在工程机械领域,中联重科举足轻重。2011年,湖南省工程机械收入稳居全国第一,主营业务收入1853.56亿元,中联重科主营业务收入就达463.23亿元,同比增长43.89%,实现净利润80.66亿元,同比增长72.87%。其高速成长,除了带来税收、就业、技术创新上的提高和进步,更实现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产业集聚,同时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推动了行业生态链条上其他市场主体的共同繁荣。在其周边形成了上百家极具活力的中小配套企业群,每年为中联重科的配套金额数以亿计。

  第三次变革,抢占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中联重科对科研体制改革的演绎是一次从科技产业化到产业科技化的过程。在第一次变革中,中联重科成功从研究院转变为创业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后,迅速产生经济效益,自成立起的短短四年间,完成产值1.2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进入“攻坚年”,在谋求股份制改造多时的中联重科搭上“科研机构实行企业化转制”的改革快车,快速“脱胎换骨”,率先跨入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前列。在这第二次变革中,通过持续的体制改革,中联重科完成了从研究院到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全球化公司的“三级跳”,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唯一一家AH股上市公司。产业科技化,即“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的工业产业,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最终达到全行业科技化、集约化发展”,进入运行轨道。

  如今,在以创新为核心的科研体制深化改革中,中联重科正在进入第三次变革阶段,即以国际化为方向的“裂变聚变”战略。温家宝总理在近期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将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工程机械如何突围,中国的企业如何抢占世界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成为新的课题。

  对此,中联重科的“裂变聚变”战略正在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裂变”既包含自身的裂变,形成多个专业化的事业部;也包含通过并购完善裂变,围绕主业,使产品门类齐全。“聚变”是指国内事业部与国外同专业的企业聚合,形成跨国事业部,以达到“借船出海,里应外合”的战略目的。收购CIFA的中国蓝本效应便是“聚变”战略的最佳例证。目前,收购效应已显现,具有世界级领先技术水准的产品已在中国落地生根。

  目前,根据最新消息,中共中央《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草案即将出台。其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协同创新已列为草案的核心思路之一。温总理在近期讲话中也强调,“科研体制改革的关键,就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一个重大调整,是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企业不仅要成为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更要成为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对于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行业来说,对于中联重科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来说,在进入国际化快车道之时,“新一轮科研体制改革”这一强心劲,来得正是时候。未来的五年、十年、下一个二十年,在世界工程机械之巅,我们将看到中联重科这样的中国身影。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