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被抛弃的汉王

2011年05月06日 19:43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易斐 北京报道

  站在中关村南大街的任何一个地方,透过密集的电子商城和拥挤的人流,就能看到位于大街东侧科贸电子城前那块黄底黑字的巨幅广告牌,上面用大字体写着“汉王电纸书,您随身的掌上图书馆。”

  若是两年前,甚至一年前,一定有不少人对这块广告牌上的产品充满好奇,那时电子书正掀起热潮,喜爱阅读的年轻人第一次感觉到这个新玩意的时髦与便捷,但如今这块广告牌对前来中关村的年轻人已失去了吸引力。他们关注的是,前不久降价的IPAD1和刚刚上市的IPAD2。

  对电子书孤注一掷并在国内抢得头筹的汉王科技(002362.SZ)登上创业板才一年,就遭遇尴尬处境。

  既要面对苹果公司平板电脑带来的市场冲击,又要应对爱国者、台电、纽曼等传统硬件和数码品牌的竞争,更有盛大Bambook以999元的低价冲击着消费者和竞争者的心理防线。

  而去年电纸书产品毛利率的大幅下降,以及最近数名高管选择同一天减持的疯狂套现行为,更将汉王推入了风口浪尖。是继续做大做强电纸书,还是进行转型?这个哈姆雷特式的拷问正挑战着汉王对自身命运的抉择。

  被消费者抛弃:

  功能单一价格不低

  “这款电纸书去年推出后已降价几百块,那款产品是带手写笔的,也比以前便宜了。那边产品是汉王新推出的,带上网功能”,中关村E世界大楼的汉王专卖店销售人员对记者讲解着汉王电纸书的类别。

  汉王电纸书目前主要分三大类,一类是较早推出的产品,不带手写笔,只能用来看书;另一类产品带手写笔,在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手写、笔记、找词典和中英互译的功能。最高档的一类产品是既带手写功能又能上网的。其中一部分是通过WIFI无线上网,另一部分是通过3G上网卡上网。销售人员介绍说,这是汉王为了增加电纸书功级,满足用户更高需求而升级的产品,但该系列产品售价并不低,报价为3500~3600元,比IPAD1的3300元售价还贵,但功能也只是阅读。

  另一款产品D31状元版是专门给学生学习和阅读用的,报价为2200多元,实际售价为1800多元,但功能也只是阅读,能听音乐,不能上网,不能看视频,没有任何娱乐功能。

  记者随后在该楼二层的一家爱国者产品销售店里也看到有汉王产品,不过,同样的产品,爱国者专卖店售价要比专卖店便宜100元钱左右。“专卖店是形象店,肯定比我们这儿卖得贵”,店主对记者解释。

  她同时表示,“汉王的电纸书产品在国内算是不错的,以前卖得好,现在不好卖了,一周都卖不了两三个”,对于滞销的原因,她认为是“功能太单一,缺少电子产品应有的娱乐功能,有点过时了。”

  除卖场外,汉王科技还有网店,在汉王的淘宝专卖店里,记者看到,成交量比卖场要大,比如汉王N618火星版一个月内就售出了350部,但一名购买者表示,作为阅读器,该产品2380—2480元的售价明显偏高,而且“汉王预存的书不好看,没有目录及页码,多页数的书若没耐心逐页读,想跳读就像盲人摸象”。

  另一名网购用户表示,由于自己要看一些超过50兆的专业书籍,“可能是超大的缘故,显示的字体比较小,我只能选择横板浏览,但pdf格式的书籍是不支持手写批注的,对我还是有点影响,”同时,“手写笔好像得用力点才行”。

  也有不少用户对记者反映,刚买完产品就降价,有时就要求网店退钱。实体店也在降价,目前汉王N628电子书的商家报价就为2480元,而该产品原来的报价为3080元,下降了600元。这其实也是汉王面对同行竞争和消费需求不断变化时的不得已之举。

  尽管如此,数名到中关村购买电子产品的年轻人谈到电纸书时,仍表示,“功能单一价格不低”。

  被高管抛弃:

  9高管同一天套现8000万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汉王内外交困、正四处寻求突围之时,公司高管开始疯狂套现。

  深交所数据显示,仅3月21日这天,汉王科技就有9名高管同时减持,累计减持约120万股,占总股本的1.12%。套现总额达到8125万元。

  其中有6人落袋上千万元。副总经理张立清套现2041万元,董事兼副总经理刘晶平和另一名副总经理李明敬两人各套现1045.47万元。董事兼总经理张学军总套现1023.33万元。副总经理李志峰、监事王红岗分别套现1013万元和1001万元。

  其余三名副总经理的个人套现额也都在300万元以上,其中张开春套现339万元、杜建军套现312万元、张健套现3.4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高管的减持发生在汉王2010年年报出台后三天。汉王科技3月18日发布的2010年业绩公告显示: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2.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2.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9%。

  显然,这份年报或许给不了高管长期坚守的希望。从表面看,这份年报还能证明汉王电纸书业务保持了增长态势,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2010年,汉王电子书占据国内市场70%的份额,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但细看业公司净利就发现,汉王科技净利润增速大幅放缓。

  公司去年销售毛利率从上年的50.67%下降至40.11%,尽管电纸书产品营收收入达到9.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38.43%,但毛利率为36.99%,但比上一年下降9.9%。

  而且,通过汉王科技2010年三季度季报与半年报可以看出,2010年前三季度就已经实现净利润1亿元,这意味着,汉王科技在2010年第四季度不仅未能盈利,反而亏损了逾1200万元。

  被同行替代: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难救汉王

  多年以后,不管苹果的产品和汉王产品的竞争将走向何方,但业内一定记得汉王高管“砸苹果”的悲切情景。

  去年5月18日,汉王正式对外发布两款平板电脑TouchPadB10和TouchPadB20,在北京汉王“TouchPad开创平板电脑新格局”发布会现场,汉王两高管举起红色彩带缠绕的锤子,砸碎了一只苹果——不是苹果公司的iPhone、iPad、iTouch,而是冰雕的水果苹果。“苹果也不过如此。”他们砸完后调侃说。

  刘迎建称,苹果的平板电脑iPad像是“一款玩具”,汉王的TouchPad才是真正的平板电脑。记者日前在中关村电子商城看到了汉王平板电脑,但销售人员表示,产品卖得不好,“大家对汉王的印象还是停留在电纸书方面”。

  目前国内的平板电脑品牌有联想、万利达、ACER、壹人壹本、爱国者等。光万利达目前就有三款平板电脑,而联想全新上市的乐Pad更是直指iPad,此外,华硕的Eee Pad、壹人壹本的T2、爱国者的E500等,都是目前市面上最热门的平板电脑。

  除国产平板电脑外,三星、HTC、摩托罗拉、惠普、LG等一众外资品牌也正在瓜分着平板电脑市场。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目前的市场销售情况来看,外资品牌电脑似乎更具竞争力。

  而据记者从中关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平板电脑市场上,三星成为继苹果之后的第二大热销平板电脑品牌。汉王转做平板电脑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汉王转型的另一个方面是进军智能手机,刘迎建前不久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智能手机、平板和电纸书是移动互联网的三大终端。据其透露,汉王在上市后资金非常充足,研发人员已经由200人迅速扩充至800人,除了电纸书和平板电脑的研发团队外,也有专门的团队在从事智能手机的研发工作。

  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汉王与运营商之间并无良好的合作,也缺少这一领域的技术平台。上述分析人士认为,苹果是有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所有产品都基于这一平台开发,并不断推陈出新,这是产品与技术之间的血脉关系,但汉王不具备这一优势。

  被命运诅咒:

  汉王难逃亏损

  刘迎建也许没料到,汉王好不容易从早年的接连失败中找到通往巅峰之路,但只有三个时间,电纸书的王者地位就被市场上新的产品无情抛弃。

  汉王最初脱胎于中科院。创始人刘迎建从解放军通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毕业后分配到部队,于1985年研发成功“联机手写汉字识别在线装置”,并获国家发明专利。两年后,他被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破格录取为在职博士生研究生。

  1998年,明晰产权的汉王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与摩托罗拉、蒙恬等公司手写识别技术几番斗争之后,汉王成为诺基亚、三星、索尼爱立信、多普达、联想、TCL等众多手机制造商的手写识别技术供应商。

  2000年后,汉王开拓指纹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甚至还迅速上马了43个项目,其中多数以失败告终,其中最为惨烈的是智能电话机项目。从2001年到2004年,在智能电话项目中,汉王尝试过网络电话,并涉足中国电信的“家家易”电话,结果由于电信运营商之间没能实现互联互通,汉王计划最终失败。

  不过,这次尝试却出人意料断地在5年后获得了回报。2004年汉王为智能电话注册了一个商标i-phone,2009年苹果公司以365万美元买下。

  之后,汉王从2005年开始闭门造电子记事本,到后来对索尼、亚马逊产品的借鉴,汉王也调整了产品思路。“本不如书。”刘迎建说,在中国,记事本一年的产值才几个亿,但是书的产值一年有六百多亿。

  直到2008年3、4月间,汉王逐步把战略调整为以书为主。到2009年第二季度,汉王以每月800万元的额度连续为电纸书投放广告,三个月花掉其2008年度净利润(3012万元)的约80%。

  此前做手写笔、文本王和名片通这些产品,汉王的年销售一直在2亿元左右徘徊,有了电纸书之后,汉王2009年销售额增至5.8亿元。刘迎建透露,2009年电纸书销售占到汉王全年销售总量的60%左右,2010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78%。仅2009年,汉王一共卖出了26.6万部电纸书,今年一季度这个数字是16.45万部。

  在电纸书领域取得领军地位后,汉王科技2010年3月3日成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仅7个交易日之后,汉王科技的股价就轻易突破了百元,跻身中小板“屈指可数”的百元股行列,强劲的势头再度引发人们对电子阅读器市场的关注。

  就在汉王上市之时,全球大约有80余家企业正在生产或计划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阅读器,其中中国大陆地区有41家,港台地区3家,国外有36家。内地41家企业中除汉王、翰林、易博士、纽曼等硬件制造商外,还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传统出版单位。

  竞争对手渐渐多起来,而电纸书盈利模式尚无定法,像汉王这样的硬件制造商若不未雨绸缪,显然不会有太大盈利空间。而苹果IPAD产品在国内的畅销,更让汉王如临大敌。业内普遍表示,电纸书只是过渡产品,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完全具有替代电纸书的可能。

  “iPad一推出来以后就替代了五个东西,比如数码相框、游戏机、上网本、MP4、电纸书,这五种东西基本都是娱乐性的,”刘迎建承认平板电脑对电纸书阅读功能的整合兼容。

  对汉王而言,经历失败后,好不容易通过电纸书在国内抢得头筹。但现在盛行不到三年的汉王电纸书又成为了市场的跟随者,转型也困难重重,高管也不再坚守,这是汉王的宿命,还是高科技公司的宿命?

  逃离海普瑞

  ■CUBN记者 孙先锋 北京报道

  集诸多光环于一身的海普瑞,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从2010年净利润增长五成到2011年一季度业绩骤降40%,海普瑞在用它自己速度回归其真面目。这是其股价新一轮跌势的导火索,仅4月19日、4月20日,海普瑞连续两日一字跌停,此后就一蹶不振。

  截止5月3日,海普瑞以下跌3%收盘,复权后收盘价仅为80.09元,与2010年5月6日的上市开盘价148元相比,下跌45%,几近腰斩。而传闻高盛在解禁后减持海普瑞的消息也在“火上浇油”。

  5月6日,高盛持有的9000万股(除权后)海普瑞限售股将解禁。海普瑞尚未确认高盛的减持计划,但市场已经开始提前用脚投票。

  《中国联合商报》致电海普瑞试图了解高盛减持计划时,得到的答复是,“这是股东的权利,不需提前打招呼,只要减持后通知我们公告即可,到目前为止,尚未接到高盛控股的GS Direct Pharma公司可能减持公司股份的信息。”

  事实上,众多机构早已先知先觉提前撤离了。2010年底尚分别持有130万股和120万股的易方达旗下两只基金在3个月后的一季报中退出了前十大股东行列。海普瑞总股东数也从33872户迅速扩大到37583户,股权分散趋势明显。

  一位分析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上市时披着的各类高成长性的光环已不在了,机构们逃离属正常。”

  争议不断

  海普瑞上市之后,争议一直存在,公司股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但公司在3月底披露的年报曾让投资者乐观过一阵。

  2010年报显示,海普瑞实现营业收入38.53亿元,同比增长73.26%;实现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49.5%;每股收益3.13元,同比增长39.11%。

  在成绩不错的基础上,海普瑞抛出10转10派20的慷慨分红方案,其中现金分红金额高达8亿元,占净利润的66%。以公司4亿股股本计算,海普瑞公开发行时,其股本为3.6亿股,对外发行4010万股,也就是说,“慷慨分红”的背后,8亿元中有90%落入了公司原始股东的手里。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公司实际控制人李锂夫妇将独享其中5.76亿元的分红额。

  正是因为这次分红,持有公司4500万股的第三大股东——高盛控股的GS Direct Pharma公司获得了9000万元的分红,实际已将完全收回其491.76万美元的初始投资。因此在一年禁售期即将截止之时,高盛是否减持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然而,眼看在大股东们就要拿到近7亿元的现金红包之时,4月18日,海普瑞一纸公告称,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降,分别降至6.78亿元和1.52亿元,同比下滑16.3%和39.11%。犹如给市场一记重拳,次日正式拉开了股价大跌的序幕。

  海普瑞将业绩下滑的主因归于主营产品销售价格出现下降,称多重因素导致肝素原料药的价格下滑。除了一季度业绩下降外,海普瑞还预计2011年1~6月份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幅度为30%~50%。海普瑞最终未能逃脱上市不足一年,业绩便迅速下滑的命运。

  对此,一度高捧海普瑞的多家券商紧急调低其评级。其中,国信证券就在年报和一季度报告发布的不足1个月的时间内,将海普瑞的评级由“买入”降为“回避”。

  值得注意的是,海普瑞曾经是众公募基金的宠儿,首发获得配售的基金一共有78只,其中华夏系有8只,易方达有5只,广发系也有5只。王亚伟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分别都获得1.98万股配售。

  然而,在海普瑞高价发行引来多方质疑后,2010年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的年报公布的持股明细中,已不见海普瑞身影。

  被过重包装

  2010年5月6日,海普瑞以148元/股的惊人价格创下当时中小板新股票发行新高的历史纪录,至今没有企业打破。

  最终,海普瑞募集资金净额高达57.17亿元,而这一切要归功于来自保荐人将其生产原料药肝素钠企业包装成一个高科技生物类医药企业的结果。相对于一年前海普瑞的疯狂来说,如今肝素市场也回归到了理性。

  事实上,从事生产肝素钠这种原料药的企业,其实只是一个精细化工厂而已,与典型生物制药企业的竞争力重点不一样。海普瑞自称其关键竞争力是对制造工艺的精细质量控制,但药企的竞争力重点应该是新药开发能力与市场营销体系。

  因此,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本身就是一个被夸大的事实。在包括肝素钠的FDA“认证门”、虚增利润质疑等负面消息的影响下,海普瑞今年一季报业绩下滑以及未来业绩可能的持续下滑,是最终会出现的结果。

  上海证券分析师赵兵认为,肝素钠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并没有爆发式增长潜力,而原料药行业有周期性,加上医药行业目前整体低迷,海普瑞无力保持高估值的光环。

  值得注意的是,原料来源曾是海普瑞质疑声最集中的方面。由于肝素需要从猪小肠的肠衣中提取,受肠衣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特别是国内多家肝素生产企业也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情况下,海普瑞“年产5万亿单位肝素原料药”的募集计划很难实现。

  2010年年报显示,海普瑞的肝素钠原材料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3.98%;而另一大肝素概念股千红制药,2010年肝素钠营业成本上升78.48%。

  曾有同行企业高层向记者表示:“现在国内并没有多余的猪小肠产能,海普瑞想扩产,就必须挤占其他企业的份额。”这或许正是海普瑞比千红制药的成本高出15%的原因。

  在激烈竞争背景下,海普瑞未能像机构想象的那样高速扩张。从2010年5月募集资金到位,到2010年底为止,海普瑞计划投资4.83亿元的“5万亿单位生产线”只投入了572.14万元。生产线几乎没有动工。

  募资总额达57.27亿的海普瑞只是将其中很少一部分资金用于偿还各类借款,剩余资金一直在公司的现金账上躺着。目前公司拥有货币资金高达62.58亿元,占其总资产的77%。

  海普瑞此前的大客户是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后者在美国曾一度垄断肝素市场。肝素是美国外科手术中常用的抗凝药物,2008年,由于美国百特公司的肝素产品发生污染,导致除赛诺菲公司外,所有产品停止在美国销售。

  海普瑞正是赛安的最大供货商。但在2010年年报中,公司的前五大客户都被隐去了名称。但仍可以看出,第一大客户贡献了77.34%的销售收入。

  但这一业绩可能很难持续。2010年7月,FDA批准了诺华旗下的仿制药企业山德士的一款肝素制剂进入美国市场,结束了赛诺菲的垄断局面。山德士的主要供货商正是千红制药。

  海普瑞年报显示,2010年FDA级肝素原料药仅收入4.79亿元,而粗品收入为33.74亿元。也就是说,海普瑞曾经创造的神话并非由于其拥有的“FDA金牌”,而只是它的大客户垄断美国市场带来的收益。

  相较之下,常州千红制药、南京健友,以及可能上市的烟台东诚都拥有较完整的下游产业链。千红制药已经在常州圈地,按新版GMP要求建设制剂车间。目前公司肝素原料出口收入占营业收入之比为63%,公司预计制剂车间投产后,这一比重将降为50%左右。

  显然,海普瑞是一家披上了核心技术外衣的高标准原料制造企业。“为了获得高溢价,国外投行、国内投行、研究报告均给予了一致的高评价,将海普瑞塑造成一家比云南白药、同仁堂更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制药企业。一旦真相还原,海普瑞光环脱落,显示出制造企业的恶性竞争、缺乏定价权、原材料采购质量不统一等等弊端。”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如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