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下一步要防“变相涨价”

2011年05月07日 02:30 来源:济南时报

  □李松

  “高调”喊涨的联合利华被处罚,是对有示范效应的企业的一次警示。但是,这次处罚,能否就此让其死了涨价之心?

  早在3月下旬联合利华、宝洁、立白、纳爱斯等日化“四大巨头”集体传出要涨价的消息时,就曾有人指出,这四者占据国内八成左右日化市场,涉嫌垄断、操纵价格。

  不过,上海物价局这次处罚的依据是《价格法》和《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而不是《反垄断法》和今年2月1日起才正式施行的《反价格垄断规定》。在很多网友看来,区区200万元的处罚对于联合利华这样的企业来说只是“挠痒痒”。而就在不到1个月之前的4月13日,欧盟委员会刚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分别处以2.1亿欧元和1.04亿欧元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价格。

  相比而言,上海物价局的这次处罚不足为道,能否起到足够的威慑作用?这是一个疑问。联合利华5月6日当天挂出的声明称“我们充分了解中国国情,尊重国家发改委及上海市物价局的决定”。从中人们能看到其有多少悔改之意?

  更重要的是另一个疑问,“高调”涨价不成之后,是否会“暗度陈仓”,“低调”涨价?

  况且,最近市场出现了很多不算太好的先例。比如,同样是先传出了涨价消息而后又“暂缓涨价”的康师傅,最近开始推出“瘦身”减量的方便面。只要留心再稍加计算,就能知道是不是涨价了。

  日化产品会不会效仿?5月6日晚,本人和济南一家超市的负责日化采购的负责人通电话,对方说,最近洗衣粉等一些日化产品的供货量不是很充足。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据猜测其中极有可能和日化厂家或供应商故意压缩货源有关。谁能保证若干时间后,日化企业不会像康师傅那样推出所谓的“瘦身”新品?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