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8日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蔬菜市场的“第二只鞋子”终于落地了——价格大跌,农民卖难。去年“第一只鞋子”落下来的时候——价格上涨,平抑菜价之声不绝于耳。当时就有人担心,别看菜价临时涨了点,喊过头了,恐怕烂市已不遥远。
只一个蔬菜生产季节,从贵到贱,从暖房掉进冰窟窿,农民灰心丧气,是十分可以理解的。如今,种地的农民,大都是没有更多致富门路的。从播种那天起,他们就左右盘算,盼着有个好年景、有个好行情。改善生活的所有希望都在菜田里。可是,丰收了,却血本无归。能不像霜打的茄子?
“菜篮子”价涨价落,许多人呼吁,说中间环节太多,层层加价,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流通,是说得最多的、也是最含糊不清的一点,很少见到一个具体可操作的办法。
似乎最有效的就是“农超对接”。长远看,这确实是农业产业化的方向,也是农产品现代物流的选择。然而,我国农产品超市销售比例不足15%。短期内,在农业生产方式和人们消费水平都没有一个普遍的、大的提升的情况下,农超对接能“接”住多少蔬菜?因此,从田头到餐桌,大量的蔬菜还得依靠各级市场,靠大大小小的菜贩子。
不过,农民的菜价已经跌得很惨了,而餐桌上感觉并不明显。有人测算,目前流通成本已占菜价的50%—70%。流通环节是否有暴利?是不是“两头叫,中间笑”呢?
菜贩子挣的也是辛苦钱。家门口有一菜摊,水萝卜1斤1.2元,0.75元批发来的。怎么加这么多钱?运输,一天不给100元,没人干;还有损耗,两天卖不掉,就挑出一堆蔫儿的。这不都是成本嘛!真有暴利,早就被有门路的盯上了。阁下见过几个有权有势的人去贩菜的?
再打个比方,带鱼、螃蟹、对虾等海产品,捕捞起来的时候,是不要钱的,但运回来就价格可观,主要是运输和人力成本,当然还有乘风破浪的风险。你能说这个中间环节不合理吗?
尽管说,我国的蔬菜供给不是“海量”的,但是,7亿多人搞农业,6亿人消费,也只能是廉价供给,生产成本不会占总价格的太大比重。尤其是蔬菜又放不住,周转余地很小。因此,菜价涨了,农民是受益最少的群体;菜价落了,农民是受伤最大的群体。
那么,除了临时的援助性措施,政府还能为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庞大而弱势的农民群体做些什么?
还是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基础:
一方面,提高“菜园子”水平,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扶持专业合作社,提高组织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程度;加强信息服务和科技指导,提高农民生产经营能力;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提高农业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
另一方面,完善“菜篮子”市场功能,提升服务。不仅要支持批发市场、农超对接,更要支持社区发展小超市、蔬果屋,通过蔬菜零售网点密集化实现充分竞争、降低流通成本。而且,就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现状和城市消费水平而言,蔬菜流通的“小渗透”,比“大对接”更重要、更奏效。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