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把支部建在找矿第一线—— 中国地调局地科院矿产所成矿室党支部创先争优纪实

2011年05月09日 10:25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2010年,在国土资源部表彰的“十一五”援藏先进个人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管理先进工作者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的唐菊兴和肖克炎名列其中。对此,矿产资源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瑞江表示,个人荣誉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支部整体的荣誉,是党支部在落实全国地质找矿新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交出漂亮答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的确,唐菊兴和肖克炎分别作为区划室找矿“甲玛模式”和研发矿产预测数字化“快车”的项目负责代表,他们的荣誉可以说是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创先争优的缩影。

  让我们一起回顾区划室党支部是如何在雪域高原创造“甲玛模式”而实现铜多金属矿找矿重大突破,以及如何让矿产预测搭上数字化“快车”的过程,感受党组织在攻坚克难中体现出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创造地质找矿“甲玛模式”

  2009年底,西藏墨竹工卡县甲玛铜多金属矿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提交矿石量11亿吨,其中查明铜矿资源储量超过300万吨(U1),这一重大找矿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09年十大找矿成果。而缔造地质找矿“甲玛模式”的就是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为主组建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勘查研究团队。正是“甲玛模式”项目组所在的野外临时党支部在雪域高原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使党支部在艰苦条件下发挥凝聚团队、鼓舞士气的核心作用,凭借一支藏汉一家、老中青科学家密切配合、作风硬朗且甘于奉献的勘查队伍,为我国新添了一处超大型铜矿。

  在海拔4600~5400米的雪域高原上,如何在短短时间内实现重大找矿突破呢?

  2008年,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评价和勘查工作启动,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唐菊兴担任项目负责人。从2008年3月中旬正式开始勘查工作,承担钻探工作的施工队伍有西藏和四川、辽宁等地地勘单位和矿业公司的人员,工区员工达400余人。在高寒缺氧的艰苦环境下从事繁重的矿产勘探工作,往往一待就是5个月以上,极其枯燥的生活使每个人都面临严峻的考验。

  项目组为此在甲玛矿区成立了野外临时党支部,目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凝聚智慧践行找矿承诺。

  勘探工作伊始,就确定以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来指导找矿,勘探的指导思想和工程布置原则均根据斑岩—矽卡岩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来实施的。事实证明,高水平的理论指导对甲玛这样长期没有得到找矿突破的矿床是有成效的,研究成果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后期的找矿突破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对确定矿床的类型和找矿方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3年来,项目组运用现代成矿理论和成矿预测方法指导找矿,推进企业、研究所和大学相结合,实现钻探进尺13万余米,而大于300万吨铜矿储量和11亿吨矿石量的提交,是“甲玛模式”项目组所在的野外临时党支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交出的最漂亮答卷。2010年8月26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考察了甲玛铜多金属矿,对资源所落实地质找矿新机制,公益性勘查成果迅速引导和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开发,建立“产、学、研”三结合的勘查新模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矿产预测数字化“快车”助力“矿保工程”

  我国存在大面积第四纪戈壁、沙漠等中新生界覆盖区,而在戈壁、沙漠区已发现的大中型矿床仅占全国大中型矿床总数的约2%,覆盖区找矿潜力巨大。在覆盖区找矿,不仅需要成矿理论指导,还要开展基于GIS的矿产资源定量化预测与评价。研发快速、高效的区域矿产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系统,其艰巨性、重要性不言而喻。

  “十一五”期间,随着地质普查和找矿工作的不断开展,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找隐伏矿、覆盖区找矿被摆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统一部署下,为了全面摸清家底, 基于GIS的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全面展开。而支撑这项工作需要一个重要标准软件——MRAS,既能圈定和优选成矿远景区与找矿靶区,又能因较精确估算资源量而大大提高矿产资源评价工作效率。MRAS研发主导者,正是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主任肖克炎。

  通过MRAS系统,能将与矿产有关的资料转化为资源量的概念,进而圈定预测远景区,缩小勘查目标区,减少发现矿床的风险,提高找矿成效和预见性,对保障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意义重大。从这个意义上讲,MRAS可谓开辟了矿产预测信息化的技术途径,让矿产预测搭上了数字化“快车”,为我国正在实施的“地质矿产保障工程”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例如,安徽圈定罗河式铁矿预测靶区和龙桥式铁矿预测靶区,就是在MRAS技术平台上对该区铁矿进行了矿产预测,圈定了52个成矿远景区。

  而作为共产党员,肖克炎多年带领本室的科研团队不断为做好公益性地质工作提供技术攻关和支撑,本室全体党员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方面走在前、做表率。

  早在1996年,肖克炎就申请承担“基于GIS平台矿产资源评价辅助决策系统”,在国内首次提出将传统矿产资源评价与现代地学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经过科研团队十多年的不懈努力,该软件能够对建立在GIS平台上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矿产等多元空间数据库进行信息深加工,提取能够指示和识别某种矿床存在和贮存规模的深层次信息。而近几年充分利用调查评价成果研发出的MRAS软件,能够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矿模式,使得传统统计预测要几个月完成的工作被缩短到几天就可以完成,成为地质调查找矿突破进行规划部署的助推器。

  事实上,肖克炎带领的科研团队在从事成矿远景区划计算机化及GIS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从2000年以来,他们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支撑项目、973项目、区划数据库建设、地质调查信息化等项目,多项成果分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土资源科技进步奖。肖克炎也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此外,2002年,肖克炎申请承担“地学空间信息三维智能分析与可视化技术”项目,提出了适合地质数据空间数据模型及3D储量估算工作流程,主持开发地质勘探三维可视化探矿者软件。目前,有关成果在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中得到推广应用,为在三维定位预测及资源量定量预测方面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党支部科研群体践行找矿事业的秘诀

  从在雪域高原野外一线践行地质找矿,到为找矿突破圈定找矿靶区和成矿远景区,矿产资源研究所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可谓是把支部堡垒建设紧紧和地质找矿事业联系在了一起。一个20多人的科研团队,不断取得丰硕的成果,秘诀在哪里?他们的回答是:科研和党建相结合,把支部建设作为科研团队建设的重要抓手,用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忘我地工作,践行对地质找矿事业的承诺。

  唐菊兴在采访中告诉我们,长期战斗在雪域高原的地质工作者们把自己比喻为的“爬山匠”,每年有4个月以上的时间他们都在高海拔的矿区开展工作,有些同志甚至超过6~8个月在野外工作。临时支部的同志们有的不顾身体不适坚持工作,还有的亲人去世也没有来得及见上最后一面。他们以当彻底的“爬山匠”为荣,以为国家找到更多更好的宝藏为己任,很好的完成了公益性勘查带动商业性勘查,落实地质矿产勘查新机制的任务,谱写了一曲曲开发西藏、稳定边疆、民族团结的壮丽赞歌。

  而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从2008年开始,坚持开展创优争先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充分体现党组织的人文关怀。除了给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助特殊党费外,西藏甲玛野外临时党支部在雪域高原为鼓舞士气,营造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积极为同志们配备登山鞋、手套、雨衣、手电筒、保温壶等必需的野外劳动用品;为保证党员同志在野外期间的人身安全,建立健全研究人员的劳动保护、保险及休假制度,要求项目单位为每人购买完善的相关保险,每年一次组织集体旅游活动,鼓励并要求党员同志劳逸结合,调整身体状况。身边的其他小事,也处处体现着党支部对党员同志的关怀,如,为保障人体需要维生素等营养,要求项目单位给项目组成员配备餐后水果;为方便晚上起来上厕所,临时支部建议为大家提供手电筒,安装路灯等等,把党的温暖体现在项目组全体人员工作和生活的每个环节。

  梳理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践行地质找矿事业的成功之处,离不开党支部时刻所发挥的火车头作用。正是党支部以更高的站位深入推进创先争优工作,通过各具特色的争创工作目标和主题,使科研工作和党建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把党的工作全面融入凝聚集体、鼓舞士气、培养人才、促进找矿突破的各个环节,最终使岗位争创和践行承诺初显成效。目前,成矿远景区划室党支部的科研团队,正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全国重要矿产勘查选区与部署研究”和“全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态势跟踪研究”这些重要项目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