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新产业扩张陷阱:世纪晶源绷紧资金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5-10 00:20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谷峰

  号称预投资300多亿元,打造世界级、全方位最大“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的深圳世纪晶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世纪晶源”)的宏伟蓝图,在2011年渐成泡影。

  “银行已经提出诉讼,状告世纪晶源拖欠贷款和利息。”5月5日,某国有行深圳分行人士对记者表示。据本报调查,截至今年4月,世纪晶源拖欠银行利息近600万元,若以当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保守预估,其涉及的银行贷款接近1亿元。

  对于深圳银行业和电子业界来说,世纪晶源一直以来可谓风光无限,各级政府官员、金融机构高层都曾来到其深圳基地参观考察,深圳市政府对该项目更是关爱有加。

  然而,时至今日,由全国政协委员、世纪晶源原董事长、香港新恒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新恒基国际”)董事局主席高敬德营造的中国光电产业神话轰然崩塌,公司被有关监管部门列入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名单。

  需要引起警惕的是,“半导体产业基地”模式正欲在全国多地复制。青岛、湖北、河南等地各级政府争相邀请新恒基国际到当地发展光电子产业,而新恒基所提的发展模式和高企的规划产值与5年前的深圳大同小异。

  “招商引资需看重企业实际发展意愿和实力,警惕变相的圈地、圈钱。”一名银行界管理人士直言。

  危险的资金信号

  2010年,世纪晶源已被相关监管部门列入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名单,资信等级为BBB-。目前该公司贷款卡已暂停使用。

  曾经光鲜无比的世纪晶源已是风光不再。

  5月6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深圳光明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世纪晶源公司所在地探访,“国家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牌匾依然悬挂门前,但已灰尘满布。

  公司当年宣称2012年底完成基地总体开发建设,但目前可见的只有综合测试与研究中心一期工程、化合物半导体外延厂(1号厂)、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厂(2号厂)这三栋楼,要在一年半后建成基地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测试与研究中心没有人了,原来聘请的国外教授已陆续离开。2号厂并没有生产什么产品,现在主要做办公室使用。只有1号厂还生产一些外延芯片。”半年前离职的一名前世纪晶源员工告诉记者。

  按照世纪晶源2007年的深圳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规划,这片占地3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总投资约320亿元人民币,五年建成后,产业基地将会形成年产值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利润超过100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年产值4000亿元以上,可提供近10万人的就业机会,并将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规模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依据实施进度表,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上半年,公司本应完成微波通讯集成电路公司一期,引进微波通讯应用企业 20 家,规划建设住宅区(含专家俱乐部)二期。然而,记者发现现场没有丝毫将动工的迹象,准备建住宅区的土地杂草丛生。

  “这个公司没有什么钱了,还拖欠了不少银行贷款和利息。”深圳银行界一名知情人士说。

  在地方政府的高调支持下,世纪晶源曾是深圳各大银行追捧的对象。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2008年,建行深圳分行为其发放了8600万元贷款,工行深圳分行2009年予其贷款额为3000万元。截至目前,另有其他多家银行曾提供保函2.8万元,信用证约91万元,贸易融资超过4670万元,票据贴现近169万元。

  至今仍呈列在世纪晶源公司网站上的建设目标显示,至 2008 年,该产业基地上、中、下游及应用产品企业达到6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200亿元以上,利税超过20亿元,创汇超过5亿美元。

  然而,于2007年10月完工投产的1号厂和2008年10月开始试投产的2号厂,似乎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效益和现金流。从投产到现在,公司的网站上没有出现任何有关LED外延芯片的产品新闻,公开渠道也搜索不到信息。

  一名国有行深圳分行人士说,该行意识到可能的贷款风险,加紧追讨,部分本金已追回,一部分还处于还款过程中。据记者调查,截至今年4月,世纪晶源尚欠银行系统利息近600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2010年,世纪晶源已被相关监管部门列入拖欠金融机构贷款企业名单,资信等级为BBB-。该公司亦没有参加2010年贷款卡年审,目前其贷款卡已暂停使用。

  画饼

  “世纪晶源利用了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的心态,以无限做大的‘新兴产业基地规划’获得政府支持,继而取得银行的信任。”某国有行深圳分行公司业务人士说。

  化合物半导体属新型尖端技术,被誉为信息业的“心脏”。

  业内专家介绍,化合物半导体是以砷化镓(GaAs) 、磷化铟(InP) 、氮化镓(GaN) 为代表材料的第二代、三代半导体材料,有别于硅(Si)和锗(Ge) 等第一代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适用于超高频传输,可用来做超高速、超高频微波及光纤通讯器件,全彩LED及LD,涵盖照明、通讯、工业、军事、医疗、能源等各方面。

谷峰

  致力于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支柱,7年前深圳市政府高调引进了世纪晶源公司。2004年11月,世纪晶源在深圳正式成立。

  记者查询获得的工商资料显示,该公司初始注册资本23亿元,股东包括新恒基国际辖下亚太高科技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天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金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分别出资20.21亿元、2.325亿元、4650万元。

  世纪晶源法定代表人原为高敬德,其掌控的新恒基国际是一家以香港为基地,以内地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综合性投资财团,业务领域涉投资管理与资本运营、城市服务与物业管理、交通与基础设施、能源与矿产资源、高科技化合物半导体与光电子产业等。公开资料显示,新恒基国际及其关联企业直接控有总资产达600余亿港元。

  新产业扩张陷阱:世纪晶源绷紧资金链

  不过,工商资料显示,2010年8月,世纪晶源法定代表人已变更为施祥鹏。高敬德也不再担任董事长,甚至从董事名单中消失。

  从该公司网站列出的公司大事记可看出,成立起至今数年来,世纪晶源获得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官员多次为其现场办公解决项目难题。

  “世纪晶源利用了政府急于招商引资的心态,以无限做大的“新兴产业基地规划”获得政府支持,继而取得银行的信任。” 某国有行深圳分行公司业务人士说。

  口头描绘的美好前景终究只是画饼。产业基地项目并未按照规划时间段进行,1号、2号厂虽然投产,但其LED产品却始终没有露面,仅在2009年深圳高交会,世纪晶源以“全球首创超大屏幕全高清三维立体激光电视”在公众前昙花一现。这一年及2010年,该公司拖欠建厂时供货商的货款引致诉讼案件不断,员工薪资也被一拖再拖。其间,公司几个部门的技术团队成员开始陆续离职另谋他就。

  相关专业机构统计,2010年,中国LED产业总产值1260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深圳全市LED产值不超过400亿元。而按照世纪晶源在2005年项目落地时的规划,3-5年其产值超过1000亿。2010年,深圳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才首次突破1万亿元,为10176亿元。

  诉讼麻烦

  初步调查统计,世纪晶源尚未执行标的的8宗案件,总金额约138万元,其中涉案最少金额仅为3.5万元。

  世纪晶源遭遇的财务危机,不仅仅只体现在银行体系的欠款方面。

  记者从法院系统获悉,近年来世纪晶源遭遇多宗诉讼,其中拖欠供应商货款、工程款最多,金额从数十万元到数万元不等。

  比如,深圳市金网通实业有限公司诉称,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被告世纪晶源向其采购货物及服务累计总金额为2237935元,有622840元余款未付。其中,310895元是由被告的采购部依据双方所签订购销合同采购货物的货款,其余311945元是由被告电脑部依据框架合同所采购货物的货款,所有货物均己交货,原告多次催讨,被告拒不付款。

  经深圳市宝安区法院审判,世纪晶源被判令支付货款和案件受理费63.35万元,但直至今年4月该公司仍未执行此标的。

  记者初步调查统计,世纪晶源尚未执行标的的案件还有7宗,此8宗的总金额约138万元,其中涉案最少金额仅为3.5万元。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世纪晶源还有多次逾期未申报税务的记录,被处以金额不等的罚款,最近的一次是2010年7月逾期未申报,并且其早在2008年就未申报当年上半年的地税款。

  而据社保信息显示,截至2010年底,世纪晶源累计欠缴养老保险12458.72元,参保人数为260人。

  “公司技术人员很多都走了,一般员工离职的也有不少。”前述半年前离职的世纪晶源员工告诉记者,公司的管理成本较高,母公司、分公司总裁副总裁人数加起来不少,总裁的薪酬远高于员工。

  在他看来,2009年该公司就出现了资金紧张的迹象。“当时政府投资中断了,找银行贷款也很困难,而建厂和购买昂贵的高科技设备又耗费了很多钱。”其估计,世纪晶源所拖欠的资金应远不止银行利息和供应商货款。

  这名前员工此前就职于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厂(2号厂)。其称,2号厂并没有生产出什么产品,而主要是做LED产品的转手贸易,“没有产品,怎么销售?只能做这个。”

  昔日风光的世纪晶源已逐渐被人淡忘。深圳多家银行受访业务人士表示对此公司不了解,其中一家大行人士甚至称,“对半导体行业‘不感冒’,这属于该行贷款‘减退’行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