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08:11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
近年来,集中采购机构把规范内部流程、提升标准化程度作为工作的重点,对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流程标准化塑造进行了有益尝试。在我国积极参与GPA谈判和《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即将出台的背景下,本次活动的举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部流程标准化的3个作用
一是有助于促进分工与协作。良好的合作与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能。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流程的标准化,就是合理确定分工与协作。二是有利于政府采购的专业化发展。内部流程标准化的塑造,能够实现“外行”变“专家”。三是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标准化能够消除区域限制和流通障碍,实现不同地域集中采购机构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能够使得集中采购机构形成合力,有助于落实和贯彻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并与国际接轨。
应遵循的3个基本原则
一是合法性原则。依法办事是内部流程标准化的首要原则。二是规范性原则。加强政府采购执行工作的通用性和专用性研究,对于通用性部分,通过模式化管理,形成相对固定的操作规范;依照定性或定量的原则,对内部流程中相关环节和工作内容形成指标化管理,建立可评价体系,便于控制和检查。三是适应性原则。标准化塑造不应片面追求先进而脱离本地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标准化塑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在标准化的过程中充分重视标准化的弹性,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内部流程标准化塑造方案
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流程的标准化塑造是一个庞大和长期的系统工程。应当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资源,解决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组织设计。组织设计就是对集中采购机构开展工作、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资源进行安排,以便把各种力量有效组合到一起的管理活动过程。在组织设计中需要解决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集权与分权以及组织形式3个主要问题。
二是流程设计。这是对集中采购机构内部一系列相互关联业务工作活动所形成的过程和程序进行合理布局和安排的过程。应当按照有利于组织管理、细化分工、简化工作、部门协调的原则。
三是业务规范。是指在依法采购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内部流程各环节规范,在细化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原则,对集中采购机构内部流程在制度、行为和文本等方面确定规范性标准。
四是技术运用。集中采购机构大都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管理手段,全面贯彻了“定岗、定员、定责”的理念,运用“时间+标准”的规范化管理,推动了标准化的创新,主要包括网上办公流程、自动生成功能、效率管理的信息化以及模板式管理。
五是控制与维护。无论内部流程的设计如何科学合理,当一项工作涉及多部门的分工与协作时,就不得不加强系统控制和管理。系统控制与维护是内部流程标准化塑造的“润滑剂”和“维修站”,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加强人员交流以及进行纠偏调适。(整理 赵环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