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0日 16:16 来源:《新领军》杂志
对投资者来说、重要的是创业者们会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计划来发展,因为投资者不会真正的忙于产品的开发
文/Paul-Fran·ois Cattier
Q:数据中心行业是一个新的节能环保行业,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它到底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作为企业来说,要如何使用数据中心?
A:从全球范围来说,所有的能源消耗,并不是由人口数量决定的,而是基于另外一个现实:到2030年,接近有20亿的人成为中产阶级,这些人有能力购买更多的像电脑、汽车这一类的能源消耗品。这就使我们生存的地球进入了能源困境,也就是说到2050年的时候,全球能源的需求会翻倍,而与此同时,在2030年的时候,电力需求也会翻倍。为了防止全球的气候发生剧烈的变化,我们需要在2050年之前将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到原来的一半。
创造一个更多收获、更少消耗的世界,是一个艰难的课题,使所有个体都能够真正地善用其效,尽享其能也并非易事。实际上,在全球来看,我们有两种方法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一种是我们在发电的过程中,用清洁的能源,比如说风电、太阳能。不过我们看到的是,在1995年的时候,全球有15%的电力是来自于清洁能源,但是到2010年的时候,这个进程并不是太乐观,只有14%。所以我们从这个层面来看,利用清洁能源的过程,做的并不是太充分。
所以,最简单的节省能源办法,就是在使用的终端进一步节省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在终端每节省一千瓦的电力消耗,就意味着在生产端可以少生产三千瓦,因为这个过程中也会涉及到配电和分布过程中的电力消耗。所以,针对更加全面的市场,提供更加高效的能源管理势在必行,这就是数据中心得以生存的土壤所在。现在企业可能并不十分重视能源消耗在企业运营成本中的影响,但未来,单位能源的价格会越来越高,所以重视终端能源消耗的企业会越来越多。在此,我也建议我们更多的企业关注数据中心行业,一是为企业节能增效,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环保事业做一份应有的贡献。
Q:建设数据中心确实在表象上看能降低企业的能耗,从而节约企业的运营成本。但某些数据中心本身的能耗却非常大,导致企业节约的成本往往为数据中心的能耗埋单,这个矛盾怎样解决?
A:如果从能源消耗的角度看,数据中心只占到全球能源消耗的20%,但从单纯电力的消耗来看,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就占到了全球能源电力消耗的8%。更为可怕的是,每三年数据中心在电力消耗都会翻一倍。所以,整个数据中心往往需要更多的能源。但是与此同时,随着IT技术的应用,在楼宇里面,以及我们周围的各个环境里面,都需要更多的能源,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进一步节约更多的能源。所以,数据中心运用新技术--云计算作为一个全新的模式,可以有效地帮我们节省能源,实现在整个IT应用层面大家互为共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一个500平米的机房来说,如果在前期购置整个设备的时候,基于10年的生命周期来考虑,大概会用到接近1000万欧元的设备投入。但达到10年生命周期的时候,电力的支出也会接近1000万欧元。在这里面,能源成本的支出已经占到整个数据中心运营支出的42%。所以通过有效地优化整个数据中心的结构,进一步节约数据中心里面接近30%的电力消耗,用一个更加高效的设计,可以进一步地节约你前期的资本支出,以及更多运营成本的支出。
Q:云计算是当前热门的话题,云计算的应用将给数据中心行业带来哪些变化?针对云计算及虚拟化,未来我们的企业应该做出哪些应对措施?
A:云计算的出现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动态的需求,这意味着对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对于中国目前大规模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以推动云计算应用的市场趋势,我认为,云计算的趋势毋庸置疑,但在数据中心建设上,仍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不能一味求大,而是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可扩展性强、集成型的数据中心规划和设计。我非常看好中国未来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并为此提供了一系列灵活可扩展的、覆盖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解决中国企业的业务增长需求,同时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发展。
基于云计算业务竞争的需要,所以在考虑建设和应用数据中心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考虑到可用性的先决必要条件,同时也必须考虑到让数据中心更加的高效。要通过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有节能增效的企业设计一个高效的数据中心。基于整个数据中心来说,建立一个数据中心要考虑到未来20年的应用需求,所以在设计数据中心的时候,也必然考虑到目前还未在市场上出现的技术,如何满足这种技术的需求,在整个过程中,也要考虑到数据中心的自动化需求。
在实际构建数据中心的时候,要使得整体运行更为流畅,同样有效的考虑到整个电力空间、机械空间以及整个机房空间的有效整合。需要整个设备,从服务器级别到机柜房,再到整个机房,甚至楼宇的级别,都要全面综合考虑所有相应的需求。所以在构建一个数据中心的时候,必要的理念是:进一步集成各个部分,进一步提高它的效率,确保更加高效,更加流畅的运营,从而达到为企业节能增效的最佳目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