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择时”很美好吗?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择时”教训

2011年05月11日 01:17 来源:北京晨报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创立于1994年,专门从事金融市场的炒作。LTCM的掌门人约翰·麦瑞威瑟被誉为能“点石成金”的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他麾下有一批华尔街精英: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美联储副主席以及众多的明星交易员。从1994年到1997年,LTCM的业绩极其辉煌,总计回报率达284%。

  LTCM编制了一套电脑数学自动投资模型,通过精密计算,发现不正常的市场价格差,再将资金杠杆放大,入市图利。但是,这种模式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是在历史统计数据基础上得出结论的,并不能总是精确地预测未来。

  1998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LTCM在150多天内,资产净值下降90%,出现43亿美元的巨额亏损,走到破产边缘。美联储不得不出面组织安排15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注资37.25亿美元,购买该公司90%的股权,共同接管了LTCM。

  即使汇集了一大批华尔街投资精英的LTCM,也因为择时不当走到破产边缘,可见择时的确非常困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投资者总是信心十足,总认为自己有能力抓住投资的“时点”。从投资者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正是直觉判断时的过于自信才导致失败。

  由于过度自信和急于求成,使得在投资市场中普遍存在“择时”的冲动。为此,许多投资者希望通过加快操作频率,来以小搏大,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于是,在快进快出中渐渐助长了盲目追涨杀跌的习惯。

  盲目、失当的择时不仅无法保证“在市场较低点买入,在较高点卖掉”,还会使投资者陷入在上涨时追入加仓,又在下跌中狠心斩仓的恶性循环,造成收益的亏损。

  (本书节选自华夏基金投资者教育书籍《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