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1日 19:58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晏琴报道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我国相应上调了成品油价格。消费者在迎接高油价时代之时,石油巨头却在喊“亏”,沉寂已久的“油荒”担忧之声卷土重来……一场关于油价的激辩再起。
事实上,在中国,对油价真相的追问早已变成了一门“学问”。伴随油价的不断走高,这种追问一次又一次被置于聚光灯之下。其间,争议与质疑不断。
在消费者们看来,中国油价“独树一帜”:国际原油价格涨,它跟着涨,国际原油价格跌,它却不跌,被戏称为“涨如脱兔,降如处子”;民营加油站试图解围,却爱莫能助。
而天平的另一端,石油巨头们却在不断强调自己受了莫大的“委屈”,声称“油价不调则亏损不止”,屡次逼宫。作为价格主管部门的发改委则更显尴尬,每次调价总是表示“从国民利益出发”,但却总能招来骂声一片……
一个成品油价格问题,一环套一环的矛盾,夹杂着多方利益,成为今天难解的麻团。观察者指出,倘若国内石油产销的垄断体制不改,油价调整依赖国家管制机制而非市场化竞争机制,中国成品油价格或将是一场看不到头的纠结。
高油价的受害者
中国的消费者可能并没有预料到,支持国内油价与国际接轨的结果,是迎来比接轨前更高的油价。
4月7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年内第二次上调,国内用油首次进入8元上方。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5月5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的规定,目前国际油价波动已经符合调整条件,调价窗口或将再度开启。可以预期,不久国内将面临年内第三次成品油价格上调的压力。
中国有句俗语:“春雨贵如油”。如今人们感受到的不是春雨如何宝贵,而是实实在在的“油贵”。
就在高油价时代来临之际,细心者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2008年年中当国际原油价格创下147美元的历史高点时,国内93号的汽油价格大约在每升6.1元左右,加上1260元的养路费,为7.2元左右。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尚在120美元左右徘徊,国内的汽油价格(包含每升汽油一元消费税)已经接近8元/每升。
此番油价的上调,也由此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反弹:同处较高石油价格阶段,2011年汽油价为何高于2008年汽油价?
有观点指出,这正是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必然结果。 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同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在此规定之前,在国际油价飞涨的情况下,国家给予炼油企业财政补贴,国内成品油价格相对固定,没能真实反映出国际油价水平。而“接轨”以后,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持续走高。2011年国际油价重返百元大关,更是不断创出新的高点。由于中国成品油价格已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紧密,出现目前这种国际原油价格低于2008年历史高点,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却高于当时价格的“倒挂”现象,似乎也不足为奇。
这样的解释,显然无法得到公众的认同。
在消费者们看来,实行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后,油价应该更合理才对。所谓更合理,就是接轨后的结果应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大趋势向低走,至少不是“涨多跌少”。
据本报记者粗略统计,自2008年末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以来至今,油价共调整了15次,其中10次是涨价,降价仅为5次。这难免会令公众对国内油价产生质疑。
国内民间智库安邦咨询公司就曾指出,如果国内石油产销的垄断体制不改,油价的市场化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几乎就等于是油价上涨。因为国内成品油价格高的根源主要在于三大国企的垄断、由垄断形成的企业低效、国有原油资源为国企占有但收益却基本只在其体内循环,民众得不到惠及等。此前被媒体曝光的“天价吊灯”和“天价酒”事件,便是很好的例证。
对于公众的质疑,石油巨头们似乎也“有冤要喊”:在国际油价攀升的同时,国内油企炼油板块已陷入亏损,高油价的受害者又何止消费者。
中石油、中石化4月末公布的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中石油炼油亏损61.32亿元;中石化亏损5.76亿元。这是两大集团自2008年炼油巨亏后的首次亏损。中石油内部人士称,在油价高涨、成品油调价不到位的情况下,两大集团二季度炼油亏损面还将持续加大。
导致两巨头炼油巨亏的原因则是国际油价今年以来持续在100美元以上。而国内的成品油调价程度仅到90美元左右,二者相差10-20美元。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4月25日对外表示,按照现在的国际油价(110美元/桶),每炼一桶油将亏损近20美元。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郭海涛教授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国内一半以上的原油需要从国外进口,在国际原油价格高企的背景下,国内炼油板块业务必然会有压力。尽管国内成品油价格虽然与国际油价积极接轨,但目前仍然只是部分接轨,两者波动的不一致,会给炼油板块造成一定影响。
不过,郭海涛也对记者坦言,实际上,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实际上对于石油企业是有利的,国家会考虑预留赢利空间给炼油企业。近两年来,正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新的定价机制,与国际油价接轨,才一举扭转了此前炼油板块连续几年亏损的局面。
那么,炼油业务不尽如人意,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组成情况大致是国际原油价格+加工成本+运输费用+税费+合理的利润。”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周修杰此前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分析,在这一定价机制下,没有成品油加工成本的约束,并且有确定的利润,这必然使得石油企业稳赚不赔。在油源被少数石油企业垄断的情况下,下游销售环节又能获得巨大收益。根据国内油价的构成,无论原油价格如何变化,总的说来,油企都有利可图。在此背景下,企业在炼油业务上也就丧失了降低炼油成本的动力,自然就会出现下工夫不足的情况。
“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成本较高,或许才是炼油业务不尽如人意最根本的原因。”有观察者直言,我国炼油化工技术较国际先进水平有10-15年的差距,石油化工工艺尚未形成成套技术,炼油企业技术水平低,导致产品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先进水平,国内产品油吨油炼费一般比国外大石油公司高50%左右。
谁才是高油价真正的受害者,答案已不揭自明。
石油巨头的“生意经”
“如果再不调价,炼油将亏损”,在过去几年里,公众对这样的表述并不陌生。虽然统计数据也显示炼油业务出现了亏损,但广大消费者仍然无法理解两大石油集团的“委屈”。因为在这两家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上,外界看到的是巨额盈利。
以刚刚公布的一季度数据为例,中石油一季度取得了370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3.9%;中石化则净赚205亿元,同比增长24.49%,利润增幅大大超过中石油。
以90天计算,1季度两大石油公司约日赚6.38亿元。去年全年,中石油、中石化的净利润分别为1398.71亿元和707.1亿元,两大石油公司去年日赚约5.76亿元。
炼油板块的亏损显然没能撼动石油巨头们的盈利能力。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尽管炼油板块出现了亏损,但是分化到整个公司的利润中,能够充分地被原油、成品油、化工产品、天然气业务的经营利润所抵消,并未威胁到公司的盈利状况。
“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都是上下游一体化的集团,从原油开采到成品油零售都是一家公司的,既然公司盈利能力如此之强,为什么就不能让一些利润给下游的成品油销售呢?集团内部为什么就不能把利润平均一下呢?就一定要把油价上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吗?” 消费者们提出了这样的质疑。
有分析者对此作出解释称,产业链上的利润分布都是市场的产物,每个环节的盈利都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若人为地对整个产业链的利润进行分配则违背了市场的发展规律,必然会引发产业链的混乱,严重影响产业的健康成长。
但是这样的市场规律适合中国石油行业吗?
答案是否定的。郭海涛对记者表示,如果是单纯的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无可厚非,但国内的这些石油巨头显然不只是企业。在中国,石油属于垄断行业,成品油价格又在一定程度上仍由政府定价,这就使得中国石油巨头的经营本身带有非市场的色彩。在行政手段下形成的行政垄断,自然要承担部分行政责任,在油价过高时,理应让出一些利润给消费者。
然而遗憾地是,“让利于民”的想法始终没能照进石油巨头们现实的“生意经“里。
按照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成品油价格以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观察者指出,“首先,从原油成本上看,中国并非一滴石油不产的贫油国。中国超过50%的原油依赖进口,但是国际市场油价并不能反映另外40%多国产原油的成本。”
据了解,在我国,国内原油及成品油的供应都有国内自产与进口两种途径。其中,国产原油基准价格是由国家发改委根据上月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的离岸价格加上关税确定的,贴水或升水由购销双方根据原油运杂费负担和国外油种的质量差价及市场供求等情况协商确定。
这样的定价机制,使国内原油价格基本与国际市场接轨,也使得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中充分受益。
有评论者直言,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3家企业每年在国内开采的原油超过2亿吨,成本远远低于120美元每桶的国际油价,却以每桶上百美元的价格计入成品油成本中,转嫁给消费者。
而从成品油的加工利润上讲,由于缺少市场竞争,国内平均加工成本、合理流通费用和适当利润到底是多少,消费者更是无从知晓。
与此同时,石油巨头热衷于出口成品油以获利的“算盘”,也一直备受诟病。
中国石化4月19日发布消息称,尽管成品油出口效益较好,但是中国石化从保成品油供应的大局出发,除保留供香港、澳门地区的基本资源需求外,已停止向其他地区出口。
在此之前的3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在成品油的出口方面,我国成品油出口量达到258万吨,与去年同期持平,环比大幅上涨了38.71%;在成品油出口单价方面,3月我国成品油出口单价达到752.56美元/吨,同比上涨了15.74%,环比也提升了11.28%。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由于国际政治冲突,在今年一季度,国际油价已在震荡中加速攀升,到3月份主要市场原油现货价格普遍突破每桶100美元关口,平均每桶为110.72美元,同比升幅达到40.2%。国内外普遍预期油价会继续看涨。另一方面,从国内看,随着天气逐步转暖,汽车出行增多,建设施工、工业生产、物流运输等行业的用油需求不断增加。
外部油价看涨,内部需求看增,此时,中国的成品油为何还在大量流出,直到4月中旬石油企业才决定停止出口?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随着能源需求的日益紧张,石油巨头当然能预见油价上涨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一大趋势。国际油价大涨,成品油的出口也会为公司带来高额的销售收入以及利润。同样,大规模的储油也不利于价格上涨以及市场销售。”
实际上,这并不是石油巨头们第一次如此。在过去几年里,“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被业界认为是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正是有了国内外巨大的价差,中石油、中石化更愿意将成品油销往海外。同时,库存的减少,供需的变量,也能为下一轮油价的上调提供支撑。
然而,这样的情况往往又容易造成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扭曲国内油品市场。“大量出口成品油——国内供应趋紧——呼吁成品油涨价”,这似乎已经成为国内石油领域的“怪圈”。
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中石化4月19日宣布成品油供应紧张表示愿意暂停石油出口,与4月 25日中石化掌门人傅成玉对外称炼油亏损呼吁成品油涨价,两者前后仅仅相差一个星期。
“胳膊拧不过大腿”
“价格战”为一些民营加油站赢得了部分客源,但是他们远没有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受制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对国内成品油市场投放量的控制,一些民营企业普遍感到从两大石油企业进油渠道被限,加油站油源趋紧,严重者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4 月初,重庆涪陵成品油商会“上书”重庆市相关部门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已经1个多月不给民营加油站供油,逼得民营加油站无法生存。
事实上,重庆地区民营加油站出现的断供现象并非特例。据能源研究机构金银岛监测,进入4月以来在华北、华南、华中等地区,中石油、中石化都曾经限量控制或者停止对部分民营加油站的成品油批发,着力保证自营加油站以及签订长期协议的用户。
近期国际油价大幅度走高,市场对5月份国内成品油调价预期再起。在此背景下,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格被逐步推高,成品油批发价和国家最高零售限价同价甚至“批零倒挂”的现象再度浮现。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4月22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河北、湖南、山东、上海等市场都出现了批零同价的现象,而湖北、河南等市场出“批零倒挂”。
在批发价格行情看涨的背景下,批发环节囤油惜售也成了较为普遍的市场行为。更为糟糕的,由于批零倒挂,此前作为民营加油站的一个重要补充油源——地方炼油企业此时也“撂了挑子”。
此前,民营加油站缺油的时候,常常远赴山东等地方炼油厂采购,然而目前,作为我国成品油供应的重要补充资源之一,山东、广东等地方炼厂出货也相当谨慎。
事实上,除了民营加油站面临生存挑战之外,民营炼厂也陷入了高成本之下被迫检修停产的尴尬境地。
据能源研究机构息旺能源统计,2011年一季度我国最主要的民营炼油群体山东民营炼厂平均开工率为44.3%;而到4月中旬开工率降至38.2%。业内人士指出,地炼企业停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原料成本太高,每加工一吨油大约要亏损150元。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力波表示,目前国家对成品油销售价格控制力度加大,国内炼厂可能难以向下转移原油上涨的成本。对于产业链条完善的中石油、中石化而言,可以通过调节上中下游的利润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炼油厂的经营压力。但是对于缺乏上游原油资源的民营炼厂而言,则只能单边承受原料价格上涨带来的阵痛。于是无奈停产。
“在进货价过高且缺货的双重打击之下,不少民营加油站面临着关停歇业的风险。如果油价进一步走高,民营加油站的生存环境很令人担忧。”厦门大学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当油价批零倒挂,民营加油站面临的就是生存的问题了。
“2008年10月,石油商会会长赵友山曾公布了一组数据,截至2008年年初,全国民营加油站倒闭1/3,亏损的有1万多家。金融危机之后油源充足、油价下降,民营油企与加油站迎来又一轮黄金发展期,如今随着国际油价上升、国内成品油创出历史新高,新一轮的挤压周期业已到来。”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指出,在重庆地区,“石化双雄”和民营加油站之间,以吞并和反吞并为关键词的“暗战”已经持续了数月。
林伯强担忧,只要批零倒挂的现象存在,民营加油站“缺粮”的现象就会存在,一些民营加油站退出市场,是大概率事件,是时间问题。民营油企的萎缩,对于相对垄断的成品油市场没有好处。垄断带来可能的效率损失以及其他影响,是老生常谈。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退出,国有垄断将使政府对能源价格更加可控,而管制价格暂时的“小甜头”,可能无法弥补社会效率和公平的社会经济成本。
“应该从制度上保证民营加油站供给。”业内人士指出,导致民营炼化企业与民营加油站时常处于“无米下锅”窘境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油源”始终牢牢掌握在石化巨头手中。目前国内只有中石油中石化等少数几家央企才具有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资质,其他包括众多民营地方炼厂和民营加油站并不享有这种权利。
实际上,是否放开原油进口权,一直是近年来央企与民企争论的焦点。石油巨头们认为,按照现在的形势来看,不能放开石油进口限制。因为原油贸易量我们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10%,如果放开,就会导致类似铁矿石谈判一样的混乱情况。
而赞成者如地炼企业则认为,事实证明,垄断原油进口也并不能解决现在120美元/桶的高油价。他们认为只有放开原油进口权,才能让中国石油供给更加多元,让消费者享受充分竞争后的合理油价。就此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也曾屡次向商务部建议向民营油企放开石油进口权,不过此事却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见下文。
左右为难发改委
跟涨不跟跌,消费者抱怨油价“涨如脱兔,降如处子”;价格形成不透明,石油巨头闷声赚大钱,高声喊亏损;价格倒挂,民营油企“无米下锅”,产生体制性油荒;民企萎缩,又在客观上强化了巨头的垄断地位……
所有的矛盾似乎都指向了现行的石油产品定价体系。而作为现行原油和成品油价格体系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国家发改委自然就处在了矛盾中心。
2009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 :以中东基准迪拜原油、北海布伦特原油和印尼辛塔原油为参考基准,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以相应调整油价。根据国内宏观经济状况(通胀压力)和社会承受能力,加上推算的相关到岸成本和中国港口操作费用、平均原油加工成本、适当利润、内陆通过管道和地面交通工具运送原油至炼厂的运费、税费来设定柴油和汽油的出厂价。
“从表面上看,中国的成品油定价似乎已经相当公开透明的。但实际上仍没有摆脱管制。尽管原油价格不受政府控制,但是成品油价格的升降则仍然全在政府掌控之中。”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
管制本来就是一件不招人喜欢的事。偏偏石油又是高度敏感、牵涉面广的“战略物质”,油价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体的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也正因为如此,发改委在油价调控上常常处于“左右不讨好”的境地。
当前,根据工作日和涨跌幅度来进行价格调整的滞后效应已广受诟病。分析者指出,对于消费者来说,当明明国际油价在跌,国内油价反而看涨,自然觉得不爽。而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在涨,而国内油价不动,一方面炼油动力不足,叫嚷炼油环节赔钱,要求政府加大补贴,另一方面自然更愿意将成品油外销。如此一来,等价格调整时,往往出现涨价与“油荒”齐现的尴尬之局。
观察家们普遍认为,在油价调节问题上,纵然发改委闪转腾挪,然而所虑太多,掣肘也太多,终不能适应市场的即时变化。
“若遵循市场机制,油价的升高必然会使得一部分消费者无法负担,同时也有可能引发通胀。但是若长久压制价格,不仅产业发展受到威胁,政府也将背负巨大的财政压力。”任浩宁对记者表示,国内市场的垄断、定价机制的纠结、政策调控与市场调节的缺位是造成发改委“左右为难”的重要原因。
也有观点指出,中国石油行业中的“半拉子”改革现象,才是导致有关部门备受困扰的根源所在。
1998年,为了政企分开,实现市场竞争,石化工业局撤销,拆分成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中石油拥有了大部分原油开采业务,中石化则以炼化为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分析者认为,这样的改革绝对是个进步,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只是“半拉子”改革,只改到既得利益着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难以推动下去了。
因为在石油行业,拆分成两个公司之后,理应放开石油价格,但是政府因为种种考虑,迟迟没有放开,这就让石油公司有了“口实”:对着市场说政府,可以将经营不善的责任推到政府身上,即使自己经营真的不好也可以用价格管制来掩盖,以此索取巨额财政补贴;对着政府说市场,要求油价与国际接轨,把国内开采出的原油卖出国际油价的高价。
这样的“半拉子”改革,也没有让公众看到中石油、中石化“两兄弟“在市场竞争上的刀光剑影,而是作为国资委的左右手,配合默契,前者年年喊亏损,要补贴要涨价,后者从消费者和企业身上赚取惊人的垄断暴利,成为了亚洲最赚钱的上市公司。
“发改委调油价总是挨骂事实上已经证明,中国石油业的改革早就应该走到下一步了。”接受采访的专家均对记者表示,面对市场上的多重变量,管制式的调控永远是滞后和捉襟见肘的。尽管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后,油价在市场化方向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这不意味着当前已经完全市场化。因为只要垄断继续存在,只要不充分放开民营资本与国际资本准入,就实质上仍是国家管制机制而非市场化机制,也就对油价的上涨越来越难以认同。
“破解油价难题,当前最为关键的是打破行政垄断,让民营企业进入石油业参与竞争,以此提高效率,降低垄断价格。”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告诉记者。
在业内人士看来,石油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达到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和油源的多元化,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理顺油价形成机制。中国的油品市场不能够自给自足,消费者也不可能不承担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成本。但一个市场化的价格应该是有涨有落,而不是在垄断体制下,以“与国际油价接轨”的名义单边上扬。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