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政府“晒”预算不能光有态度

2011年05月13日 04:01 来源:深圳商报

  据媒体报道,深圳目前已有35个部门在政府在线或自己官网上公开了预算。政府部门网上“晒”预算是件好事,不过公开预算仅有态度还是不够,关键要让老百姓看得懂,能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政公开与预算民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财政资金的资源配置效率。

  “晒账本”作为时下各级政府的流行动作,其背景是我们要从国家到地方建立起成熟的公共财政体系。5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公开中央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公开“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情况;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比照中央财政做法,公开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并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等公开工作。这一要求更是传递出清晰信号:预算不是要不要公开,而是怎样公开预算,才能让老百姓满意,才能方便大家监督。

  从深圳公开预算的35个部门来看,有些部门公开的预算还是比较具体的,对一些可能产生疑问的科目都做了说明,让老百姓可以基本了解其资金应用情况,这样的做法无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这样敢于自曝“家底”,敢于直面公众的勇气和做法,我们要为之叫好。

  不过,也有些部门公开的预算只有“纲”,没有“目”,只有一个粗线条,没有具体使用情况,甚至出现了只有一句的预算公开:“2011年,我单位决算总收入1053.9190万元,其中财政拨款1053.9190万元。”连国务院常务会议都要求各级政府公开细账,却有部门敢于把一句话的预算堂而皇之地呈献给公众,这不能不说非常令人遗憾。如果说该部门是因为害怕麻烦,避免质疑,而不愿公开细账。那么,这样的一句话预算只会让市民更不满意,只会给政府带来更多的麻烦和质疑。

  同样遗憾的还有在公开预算的35部门中,“三公”费用开支依然是“雾里看花”,无一单位详细列出“三公”经费情况,只是将其笼统地归于“机关日常开支”等条目。“三公”费用之所以一直被民众诟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公开、不透明,在老百姓看来这是一笔“糊涂账”。很多时候老百姓对“三公”支出有看法,其实并不是不认可政府的“三公”支出,而是对“三公”支出不透明的一种质疑,一种不信任。今天,深圳有85%的政府部门能公开预算,我们也期待着深圳在“三公”费用公开上能先走一步,为改善社会转型期民众与政府的信任关系做出有益探索。

  现代政府财政收支的本质是集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而预算公开的目的则是为了有效监督,促使政府实现财政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没有知情权,就没有参与权,更谈不上监督权。

  一句话的公开,没有细账的公开,显然无法实现这样的目标,预算公开的意义和价值也必然大打折扣。只有真正实现预算公开透明,把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晾晒”出来,为公众监督创造良好条件,老百姓才会真正信任政府,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