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数字和数字的价值

2011年05月12日 04:21 来源:深圳商报

  □ 刘 伟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4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环比上涨0.1%。通过数字,可以直观看到物价变化。5.3%和0.1%,哦,原来物价整体变化大致是这个数,贴近个体体验也好,远离个体体验也罢,数字放在那儿,就像一把尺子,英寸单位还是厘米单位,都能丈量物体长度。

  都是数字,价值不一样。比如,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年支出111元的数据遭受了广泛的置疑。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用在房子上的钱才不到4000块,还包含水电取暖费,大家觉得确实不太靠谱。

  国家统计局后来出面解释,说统计局现有统计口径根本无法反映居民真实住房支出。

  4月份CPI同比上涨5.3%,高于市场预测,能够一部分说明物价涨得比较厉害这回事。但总体物价究竟怎么样?通胀水平究竟如何?靠目前CPI能充足反映吗?

  数字,被用以解释现象,被赋予意义,前提是,数字本身站得住脚。如果数字本身无法覆盖或不能充分说明问题,那么,用它来解释的现象,就可能不真实,所谓意义,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对不同人群,数字的意义可能完全不同。比如,近年各种投资品价格疯涨,艺术品天价了,翡翠成了疯狂的石头,普洱茶、大红袍价钱翻倍了等等,对完全没有投资能力的人群,就跟宇宙飞船票价上涨一样,对他们的实际生活毫无影响。同理,对有能力尝试购买航天飞机机票的人群,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5%,对他们的生活也几乎毫无影响。

  数字,好像是最可靠的,但其实,也可能是最不可靠的。质疑统计局住房支出统计数据不靠谱,容易,但要怎么靠谱,并不容易。住房支出的数据,感性感受容易有,理性的、更广泛数据支撑的,所谓靠谱的数据,怎么做?甚至,有些时候有些地方,统计天然存在偏颇、不确定成分,尊重这个事实,才是科学态度。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