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3日 20:30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周微 黄强 四川报道
突出重点抓发展 服务三农谱新篇
行走在田间地头,彭山县特色效益农业焕然一新、生机盎然。葡萄、中药材、寿果、木耳、杂交水稻制种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喜获丰收。这不仅给彭山农民带来了增收的喜悦,而且鼓起了寿乡农民的钱袋子。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惠及千家万户
凡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搞得好的地方,农业增产增收的形势就好。彭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近三年来,县农业局切实抓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共投资2592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
2010年12月8日,在江口镇白蜡村的排灌沟渠修建现场,记者看到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有的忙着拉线做记号,有的忙着作记录,有的在现场来回奔波着。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该镇的远景村、凯旋村,村民们也在为修建沟渠这事儿忙得不亦乐乎。
为了解决农业用水困难,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农业局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抓好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衬砌排灌沟渠,防渗山坪塘,整治石河堰,新建便民梯、机耕桥等附属设施,将解决农田灌溉和排湿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县农业局的相关负责人说道。
农业要发展,兴修水利是关键。在彭山县,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风风火火地进行着——
在观音镇果园村,一条条新建的水泥路、沟渠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在锦江乡,昔日破损的田埂、沟渠不复存在,一条条整治后的排灌沟渠呈现在老百姓的视野里;
在江口镇,一场轰轰烈烈的施工战役已打响;
……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粮食稳定增产,近年来,县农业局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该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农田排灌渠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据统计,近三年来,全县改造中低产田面积1.85万亩,总投资1242万元。项目建成后,年新增粮食346.42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00元。共修建排灌沟渠126条53.394公里,建设农田制口1655处、人行桥602座、抬水湃636处,梯步120处,机耕桥169座;加固扩建防渗山坪塘28口48万立方米,整治石河堰3座,修建提灌站1座,修建机耕道及硬化道路5.338公里。
每年的项目都顺利通过验收,其中2008年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获全省第一名。
农技服务“走下乡”
科学管理保丰收
去年是个丰收年。去年8月30日,在谢家镇汉安村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现场,省农业厅邀请了省内有关专家,对彭山县实施的农业部整县推进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考察、验收。经过测算,专家组一致认定全县的水稻平均亩产达到606.4公斤。
这个数据再次充分肯定了彭山县开展粮油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为达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近年来,县农业局在公义镇、谢家镇、观音镇、凤鸣镇等乡镇建成万亩水稻高产展示区、千亩核心示范区和百亩攻关田;在锦江乡、武阳乡等乡镇建成马铃薯高产示范区。
在项目区内,为农民免费发放种子、农药、化肥等。
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带动下,彭山县农民争种新品种、争学新技术,尝到了增产增收的甜头。2008年启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后,水稻连年丰收。今年在遭受了持续低温寡照天气的情况下,仍实现粮食总产15.96万吨,相比2009年增产0.21万吨,增收达420万余元;2008年油菜高产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农民冬种油菜的积极性提高了,油菜产量也逐年上升,今年全县油菜总产量近8909吨,比2009年增产550多吨,增收近300万余元。
“只要农民掌握了新技术,增产增收了,我们的付出就值得。”县农业局一班人想得更多的还是农民的增产增收。
每到农时季节,农技人员总是深入田间地头,跟农民“零距离”讲解、“手把手”现场操作和“面对面”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技人员每年至少有150余天扎根在基层指导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平均每天达1.5场。一页页先进实用的技术资料,成了彭山农民搞好农作物生产的“护身符”。
为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深入人心,农业局还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会议、培训班、散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农业新技术,大力提高农技推广效能,建立畅通高效的乡镇“二电合一”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110专线”,为现代农业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营农村
黄土地上生“黄金”
找准定位和发展方向,整合资源,确保农民增收有新突破,县农业局积极做好土地流转服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产业基地,帮助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愿望。同时通过强化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切实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走近观音镇果园村,一望无际的葡萄园出现在记者的眼帘。
为了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县农业局引导果园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葡萄种植面积3200余亩,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葡萄产业收入占全村农民人均收入的62%,成为全县一村一品“专业村”之一。
“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将自家的土地租出来,每亩可获得700斤黄谷的租金。农民可以安心外出务工挣钱,也可以在葡萄园内打工挣钱。土地流转既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又增加农民收入。”县农业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果园村成功的土地流转经验仅仅是彭山县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一个缩影而已。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掀起农村工作“六大高潮”的精神,加快彭山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县农业局健全了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规范了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做好土地流转服务。据统计,今年,彭山县新增流转面积1.6万亩,其中耕地流转1.4万亩。
“以前村里也设了村务公开栏,只是一季度一次,并且内容也很少,有时候看得我们‘一头雾水’。现在好了,村财务给乡镇管理后,我们也放心多了。”正华村的村民陈大爷说道。
为强化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彭山县印发了《彭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通过村账乡代理、组账村代理、规范集体银行账户,使村组资金、资产、资源彻底“暴露”在阳光下,使“三资”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程序化轨道,有效地预防了村组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
据了解,自从实行“三资”“双代理”后,彭山县没有发生一起因财务管理不善,资产、资源处置不当而引起的信访案件。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