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企进军保障房 需警惕投机行为

2011年05月13日 20:30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郭安丽 北京报道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进一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的投入力度。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建保障房的央企将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央企为主,其中已有11家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并成为主力军。《通知》还要求包括勘察设计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建设企业、建材企业和矿区企业等央企为保障房建设项目提供相关服务。

  这是国资委继去年3月对78家非房地产主业的央企下达“退房令”后,首次明确要求央企参建保障房。对此,业界人士表示,央企参与保障房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保障房市场资金短缺的现状,但更需警惕央企投机行为,以防央企借保障房的机会“曲线拿地”或重回房地产市场。

  央企进入以期缓解资金困境

  今年“两会”,政府承诺今年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住建部副部长齐骥表示,这计划的1000万套保障房建设所需资金至少1.3万亿元。

  业内人士初步估算,这1.3万亿元中,中央政府和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要负担5000多亿元资金,其中,中央补助保障房建设的1030亿元财政资金;剩余有8000多亿元需要通过社会机构等社会资金的投入和保障对象以及所在的企业来筹集。

  “保障房建设的最大困难在于资金筹集问题,因为其面对的都是中低收入群体,他们无力承担全部成本,不像商品房可通过房屋销售收入收回前期投入,可以实现资金循环和扩大再生产。”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保障房建设需要政府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门槛,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是否加大投入,将成为其能否顺利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时间已经过去了5个月,保障房建设资金筹集仍然面临挑战。因为保障房预估收益率不高、政策不明朗等因素制约,目前很多民营房地产商对保障房市场持观望之态。业内人士分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下发通知,要求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开发建设,以期缓解保障房因为资金短缺开工不足的困境。

  对于日前所发布的《通知》,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参建保障房的央企以房地产为主业的16家央企为主,同时,还有包括鲁能集团、中航工业、神华集团、中煤集团和新兴集团这5家“保留房地产业务但受到限制”的房地产央企也将参与保障房建设。

  此外,一些工程、建材和钢铁企业,将为保障房建设项目提供相关服务。本报记者获悉,在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中,已有11家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并成为主力军。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天城投、招商地产、金隅股份、首开股份等企业纷纷布局保障房市场。

  中国指数研究院院长陈晟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国资委发布《通知》,无疑是要让央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保障房资金不足的难题。

  警惕以保障房名义布局楼市

  此次央企在保障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被要求进入,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只是近年来,央企凭借财大气粗,在全国各地“占地为王”,疯狂囤地。业内人士担心,在央企“退市”原本就异常困难的大背景下,如果央企大规模进军保障房建设,有可能成为其留在楼市的契机,甚至可能导致央企在楼市重新布局。

  “国资委鼓励央企主动参与保障房建设,无疑是值得称赞的公共政策,这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保障房建设资金瓶颈问题。但要警惕央企以建保障房的名义拿地,进行商品房开发,进行投机行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教授向《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之前有78家央企被国资委要求退出房地产市场,但这次16家央企再被要求准入,是否会借参建保障房的机会“曲线拿地”或重回房地产市,需要静观。

  按照国资委的《通知》的规定,国家在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投资补助、财政贴息、融资、税费等方面将给与优惠,房地产开发企业要抓住各地出台优惠政策的机会,将保障性住房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意味着国资委发布的《通知》在强化央企保障房责任的同时,并未表示削弱央企的商品房业务。”上述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显然,国资委在央企从事房地产的态度上仍存在暧昧之处,这一政策存在很多模糊之处,可能会给央企以建设保障房当借口,在房地产市场重新布局,从而让房地产调控政策走形变样。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