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16日 09:14 来源:中国经济网
《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围绕主题主线,提出了未来5年湖北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主要目标:
未来5年,湖北省新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图为仙洪新农村试验区农民的幸福生活。 李晓祥摄
一是实现总量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从1.5万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4000美元增加到6000美元;实现投资规模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从1000亿元到2000亿元的跨越。
二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发展。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石化、装备制造、食品等5大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跨越5000亿元,带动全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三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湖北”建设,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比“十一五”期末降低16%、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重点水域水质进一步改善。
四是实现民生显著改善的和谐发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五是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的创新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进入全国前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显著增加。
六是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取得明显进展,增强中部发展的支撑与引领功能,实现振兴崛起发展。加快建设中部乃至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改革创新等方面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自主创新示范功能、对外开放服务功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功能明显增强,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推进“两圈一带”建设
转移农村人口300万人,全省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按照新型城镇化要求,推动全省城镇由偏重规模扩张向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并重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两圈一带”(武汉城市圈、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湖北长江经济带)总体战略是推动湖北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载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十二五”期间,湖北将把“两圈一带”作为一个整体战略统筹推进,打破制约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和障碍,加强资源整合,放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效应,实现经济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带动全省经济增长。从制度入手,促进“圈带之间”互动融合发展,探索建立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机制,以交通一体化为先导,以产业分工合作为纽带,实现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无障碍“双向流动”。
在空间布局上,湖北将坚持以武汉为全省主中心城市,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主两副”总体格局,打造“三大核心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发展。加快建设“红绿两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实现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和汉江流域综合开发,培育“四大经济增长点”,促进“两圈一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十二五”期间,湖北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由13.6∶49.1∶37.3调整为10∶47∶43。
“十二五”期间,湖北将通过“三化”融合创发展新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的优化调整。
新型工业化是龙头和支撑。充分发挥湖北科教优势,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7家国家级开发区和几十个省级开发区,培育新兴产业促增量;推进“支柱产业倍增计划”,实施“千亿元产业接续计划”,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存活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打造现代物流、旅游、文化、金融、商务等5个增加值过千亿元的现代服务产业,为工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新型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要优化城镇结构,把推进城镇化与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以产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户籍制度及配套改革,促进农民变市民。
农业现代化是基础和保障。农业是湖北的比较优势之一,要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工程,推进八大优势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水平。
湖北是典型的内陆省份,出口贡献率较小,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5%以上。必须始终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在继续保持投资较快增长的同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促进投资消费良性互动,积极寻找投资和消费的最佳结合点,发挥投资在扩大就业、发展产业、带动消费、改善民生等方面的关联效应,通过投资来创造中间需求和拉动最终需求。
由于诸多原因和条件制约,湖北省民营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在相当一段时期,占全国的比重偏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短板”。“十二五”时期,要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增量行动”、“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回归创业工程”,扩大市场主体规模,力争市场主体总户数突破200万户,形成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使未来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到55%左右,成为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要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结构,实现武汉城市圈率先崛起,江汉平原振兴崛起,加快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步伐,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形成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更加突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更加协调、空间布局更加清晰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快绿色升级步伐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开展绿色电价试点,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和阶梯水价制度。扩大排污权交易,探索碳交易,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探索跨区域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新模式。
未来5年,湖北将坚定不移地推动“两型”发展,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完善和落实目标责任制,抓紧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快构建促进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重点建设鄂州先行示范区、大东湖“两型”社会示范区、青—阳—鄂大循环经济示范区等10个示范区,形成并推广企业、园区、区域、跨区域四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开展低碳试点省建设,在武汉城市圈建立低碳发展试验示范区,推进城市、社区、园区和企业四级低碳试点。
着力构建“四屏两带一区”的生态安全格局。加快水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建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实施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加快汉江流域综合开发。
在加快绿色升级的过程中,要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各类资源、各方力量、各种优势聚集激活、优化配置。必须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这一平台,以及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四个层面改革试点等机遇,先行先试,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
努力破解瓶颈制约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型湖北建设,释放科技生产力,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重要支撑。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进入全国前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
全力保障资金供应。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综合运用“银企超市”、银企对接、企业上市等多种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筹集资金,放宽民间投资领域,进一步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助推信贷总量扩张。
继续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必须积极扩大能源要素配套空间,提高外部能源的调入能力;加强电源点建设,适度发展火电,优化水能资源利用,加快发展新能源;广泛采用节能技术,加强需求侧管理,合理引导能源消费。
千方百计保障用工用地需求。一方面,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市场需求特点,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技能。引导企业提高工资、改善条件,吸引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解决湖北各地出现的“招工难”和“用工荒”现象。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建设用地增减“三挂钩”试点,提高闲置低效用地的利用效率,加强土地集约利用引导和调控,加强土地复垦和整理等措施,保证用地需求。
大幅提升科技的贡献率。要通过进一步用足、用活、用好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股权激励试点、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
(责任编辑:曹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