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平安养老董事长呼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应对老龄化

2011年05月21日 13:55 来源:财新网

  中国人口高龄化、长寿化趋势加强,带来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养老资金不足,其二是领取方式的制度匮乏

  【财新网】(记者 田林)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永茂表示,我国应根据国情,借鉴国际上的做法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制度,以应对老龄化问题。

  5月21日,杜永茂在陆家嘴论坛上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13%以上,65岁以上已经占到8.8%。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65岁以上的占7%,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不仅如此,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龄化、长寿化趋势加速。

  他认为,上述这两个特点,给养老问题带来两大风险,其一是男性60岁以上,女性55岁以上人口养老覆盖率比较低。按照基本社保的覆盖率,现在约是29%,加上商业养老等的覆盖率占总的人口1%左右,两者加起来30%多一点。第二,长寿的时间上,按行业的标准,男士60岁以上平均寿命是83岁,女士是85岁,而按照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的数据统计,平均寿命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六岁。

  上述风险带来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养老资金不足,其二是领取方式的制度匮乏。

  他详述道,以上海为例,技师目前养老保险做得比较好的行业,或者进入到社保比较早的人群,一年的养老金、社保加上补充养老,资金量仍非常小,人均一年也就两万多,是比较低的,基本社保部分还不到2万。此外,在资金如此匮乏的情况下,缺乏一个制度,把这个钱有计划的分期领取和合理使用。

  他认为可以参照国外经验以解决这个问题。国外目前两种模式,一种是用税务的制度解决,也就是用杠杆调整,分期领取。例如,澳大利亚就规定,一次领取养老金须缴30%的税,分期领取税收则少。另一个模式是强制性规定,像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按一定限额分期领取 。

  此外,杜永茂指出,还应规定保险公司对高龄化的人群配置服务,包括体检,甚至开发养老院等向配套的服务,也就是说“你活的越久,领取的越多”。 我国目前存在这种产品形态,但是没有相关得制度约束,即应用保险的功能解决长寿带来的风险问题。此外,还可以增加市场保险。目前国内尚没有这种保险,但空间很大。

  杜永茂也提出第三种应对方式,即养老年金保险。他认为,这种方式可以使资金保值增值。据他介绍,按人事部门的数据,过去4年企业年金专业公司的回报率大概在13%,而平安的养老年金保险回报率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值。同时可组合一系列的养老服务产品 。

  但他坦承,平安目前开展养老年金保险以后,也遇到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受到了年金管理专业性的质疑。另一方面,怎是内部的盈利模式的确定,以平衡成本与平安集团作为上市公司的盈利需求。■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