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ST九发*ST德棉被借壳难度增大 壳公司价值受损

2011年05月22日 21:48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首席记者 段海涛 烟台报道

   19日和20日召开的*ST德棉(002072)、*ST九发(600180)股东大会波澜不兴,备受投资者关注的重组事宜也未见实质性进展。

   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证监会日前出台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加大*ST德棉、*ST九发这类期待重组的上市公司被借壳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热衷炒作的借壳上市题材或将受到打击,“壳公司”价值也将受损下降。

  门槛提高

   在20日召开的*ST九发年度股东大会上,从千里之外赶来的武汉投资者杨先生,是惟一参会的个人股东。不过,热衷炒作重组题材的他,并未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任何有价值的重组信息,反倒收获了一个意外———“证监会新规对壳资源是严重打击,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壳公司的市场价值。” *ST九发董事长纪晓文说。

   13日公布的上述《征求意见稿》规定,拟借壳企业持续经营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借壳上市之后,上市公司要保持独立性,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关联企业之间,不存在同业竞争或明显有失公平的关联交易;借壳企业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属于金融、创投等特定行业的企业借壳上市,由证监会另行规定。

   对*ST德棉、*ST九发这类期待通过重组改变现状的上市公司来讲,证监会的这一新规无疑提高了其被借壳的门槛,增加了其寻找合适重组方的难度。

   “新规定让借壳上市与IPO标准趋同,会把一大批矿企、房地产企业挡在门外。连续2年盈利的要求,比现在不要求以前年度盈利的标准也严格得多。有那个时间,符合条件的企业还不如选择去IPO呢。”出席股东大会的*ST九发人士说。

   另一方面,IPO的通道越来越畅通,新股发行的家数和融资额迭创新高,也会促使“壳公司”价值下降。统计显示,2009年、2010年两年A股市场共有677家企业IPO,接近2004年-2008年5年IPO企业的数量。

   此外,过去借壳上市的主要是民营企业,随着民企可以大量登陆中小板和创业板,它们借壳上市的动力将大为减弱。

   据导报记者了解,以*ST德棉、*ST九发为代表的部分山东亏损上市公司,一直把希望寄托在重组上。然而,爱家房产借壳一事因为政策因素受阻,使得*ST德棉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ST九发则因一直未联系到有实力有意向的重组方而苦苦挣扎。一旦上述《征求意见稿》规定真正落实,准备重组的ST公司“咸鱼翻身”的难度显然更大。

  多家公司取消重组

   导报记者注意到,A股市场投资者一直有热炒重组股的嗜好。同时,重组股屡屡上演的乌鸡变凤凰神话也强化了投资者的这种操作习惯。

   以今年为例,号称今年“第一牛股”的迪康药业(600466),背后就有重组的影子。这家主营医药销售的四川上市公司,其股票今年第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9.93元,截至5月20日,该股复权后的股价已经飙升到30.95元,区间涨幅达到211%。此外,今年两只“牛气冲天”的鲁股———大成股份(600882)和华阳科技(600532),也是由于华联矿业、宏达矿业的借壳重组,先后上演了连续7个涨停板的疯狂。

   然而,对于那些热衷炒作重组题材的投资者来说,对待证监会此次提高借壳上市门槛以及对内幕交易打击力度增强,显然需要慎之又慎。而上周多家上市公司停止重组项目,则为此类炒作敲响了警钟。

   18日,*ST四维(600145)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认为正在讨论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中收购资产的有关条件尚不具备,以及非公开发行认购对象的资金实力尚需进一步确认,决定取消此次非公开发行事项。

   据了解,今年3月江苏帝奥受让青海中金3550万股股票,成为*ST四维第三大股东,并摆出拟参与定向增发进而入主的架势,使得*ST四维的重组题材豁然明朗。但在取消非公开发行事项后,*ST四维股价连续3天跌停。

   在*ST四维之前,华芳纺织(600273)、福建南纸(600163)、辽通化工(000059)等也都发布公告取消重组事宜。

   其实,终止重组本属正常,在A股市场也不乏先例。但上周3天内4家上市公司终止重组,如此高密度的频率却被认为与监管层的“铁腕行动”有关。

   齐鲁证券分析师刘保民表示,“从《征求意见稿》来看,借壳上市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规范,这有利于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也有利于肃清借壳炒作的重组游戏,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由此,昔日被市场热捧的‘壳资源’的价值被削弱,未尝不是好事。”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