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要方便还要防风险

2011年05月23日 06:47 来源:金融时报

  逸汴

  “三农”融资服务,大头无疑是银行业、农信社的信贷服务,农业保险等相关险种的开办,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农民的资金互助服务。“三农”的融资应是多渠道多元化的,就像马克思所说,“并不要求玫瑰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为方便农民兄弟起见,我们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开办一些适合并满足农民需求而量身定做的融资服务。《打通农民“最后一公里融资瓶颈”》报道的凤阳资金互助社,恰好就是农民自发性创造的、地方政府予以鼎力支持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小额融资难的问题。

  现在,国家推出的金融服务“三农”的相关政策都是好政策,但真正把这些政策点对点地落实到农民身上,还有些距离、有些障碍,我们称之为“最后一公里融资瓶颈”。农民的融资需求,具有小额、分散、点多、需求急等特点,农民急用数百元、上千元借款,如果手续繁杂、门槛高、求人多、不方便,他们常常宁可承受高利借贷,也不愿去承受麻烦又不方便的手续,这就是“最后一公里融资瓶颈”。凤阳57家资金互助社的创举,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目前,这57家资金互助社吸纳股金总额才1900多万元,总量很小,只能解决小额应急的问题,并且是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捆绑运作,效果比较好。但是,农村资金互助社未来的发展,仍有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不容忽视。首先,操作程序的规范问题。谁来统一制定有效的制度、规则以求效益、堵漏洞、防风险,使资金互助社在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范下稳健有序运作?其次,防范风险、强化监管问题。从目前看,资金互助社由互助联合会管理,但做法各异,无法用统一标准去监管,倘若有人把股金借出去放高利贷,一旦收不回来,造成大额损失,怎么发现,怎么预警,怎么监管,怎么处罚?再次,对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这些担心也可能是“杞人忧天”,但为了资金互助社的健康发展起见,还应未雨绸缪。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