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欧债忧虑给全球股市泼冷水 专家认为恐慌不会持续

2011年05月25日 07:05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陶冶

  由于担心欧债危机恶化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已经酝酿下行许久的全球股市在本周一经历了普遍大跌,美、欧、亚三地主要市场跌幅均在1%以上,大宗商品市场亦呈现普跌格局,一时间,负面情绪在市场中占据明显上风。不过这种气氛在周二似乎有所逆转,当日,亚太多数市场以及欧市早盘均呈现微涨格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5月24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洲传出的一些负面消息是导致近期市场波动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波动更多地是顺应股市周期变化,而不代表全球经济出现令人担忧的转向。

  和以往许多次一样,在本轮全球股市普跌之前,最先触动投资者神经的消息仍然来自评级机构。上周五,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表声明称,其已经将希腊长期外币和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由“BB+”下调至“B+”,且评级展望为负面,并称“希腊根本性财政和结构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促成了评级下调”;同日,另一家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意大利1.9万亿美元国债的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原因是“增长前景较弱以及经济改革议程停顿不前”;本周一,惠誉又将比利时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下调至“负面”。此外有消息称,因担心英国政府收回对于金融服务业的支持举措,评级机构穆迪可能最快于当地时间24日即宣布下调英国14家银行和建房互助会评级。

  4天之内,三个欧元区国家信用评级或展望遭到下调,这对于投资者信心来说无疑是巨大打击。这其中,已接受过一轮救助的希腊再度面临严峻债务违约风险,其寻求推迟偿还2011年和2012年到期债券几乎已不可避免。现在人们担心的是希腊会不会出现更大“动静”的债券重组。对此,欧洲央行官员警告说,任何债券重组都可能会使债券在央行失去作为抵押品的资格,这样可能会切断希腊银行重要的财政生命线。无论向左转,还是向右转,希腊前景都不容乐观,一旦坍塌,其在欧元区范围内的示范效应不言而喻。

  相对于希腊这个“老问题”,意大利和比利时信用评级展望遭下调,则意味着更多更大的欧元区国家可能会卷入风暴,欧债危机也可能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恶化。意大利是所谓“欧猪五国”中最具重量级的一个国家,其经济总量仅次于德、法,位列欧元区第三,在区内占比约17%。如果意大利不幸沦陷,欧债危机的杀伤力很可能将以几何级数递增。而比利时,作为所谓的欧元区核心国家,其主权信用遭到质疑,表明欧债危机的阴影可能会从“欧猪五国”向外蔓延。

  在评级机构磨刀霍霍的同时,欧元区内部的政治环境也令人担忧。5月22日,西班牙执政党在周末选举中一败涂地。西班牙首相萨帕特罗领导的社会党遭遇比预期更为严重的失败。在财政紧缩的关键时刻,执政党选举遇挫令人们对未来的改革计划心生怀疑。事实上,目前在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国民不堪财政紧缩压力而上街游行示威的政治反弹,而欧元区各国政府是否有能力按计划推行改革将直接决定欧债危机的行进路线。

  不过,在欧洲负面消息大敌压境的情况下,陈凤英认为整个欧债危机尚未发生质的变化,而只是持续发酵的过程。“欧债危机不是简单的短期经济问题,而是长期结构问题。”她说。在这之前,欧债问题从未得到解决,而眼下的实际情况也并不像评级机构频繁出拳所显示的那样严重。因此,市场因为负面消息的密集发布而有所恐慌是一种正常反应,同时也应看到这是全球股市在经过前期上扬之后选择的一个技术回调机会。

  在欧洲形势可能恶化甚至可能继续拖累全球经济的同时,美国和亚洲的情况似乎也为市场的技术性回调提供了理由。一方面,年初围绕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乐观情绪已有所减弱,美官方已将美国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由原来的3.4%至3.9%下调到3%至3.5%,而这一水平仍高于IMF预测的2.8%。与此同时,美国上周的商业调查也表明其国内工业活跃度有所减弱。另一方面,本周一汇丰公司发布的5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初步数据降至10个月以来的最低点51.1。虽然这一指数表明中国经济仍在扩张,但已远远低于长期平均水平。这引发投资者担心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能否继续扮演全球经济引擎的作用。

  陈凤英认为,对于那些对美国经济抱有过高期望的投资者来说,现实的确令人失望。但总体说来,如果美国经济能保持3%左右的年增长率,就已为全球经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支撑。至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降低扩张速度、治理经济过热这本身就是其政策目标。“对于经济增速下行,人们有一种本能的恐慌。但是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适度降温是保证更持续更安全增长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被理解为负面消息。”她说。“事实上,包括油价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近期走低,这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这更加能够保障新兴经济体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维持其引擎地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