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7日 23:22 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姚博海 北京报道
企业“傍大款”并不是一件新奇的事情,恰恰相反的是,由于中国的国情,很多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些垄断行业里的“大树”,而之所以创业板中的类似企业受到关注,更多还是源于创业板本身的上市机制。
傍大款便于财务包装
一位美国上市公司承销商坦言,中国本土赴美上市企业和国内上市企业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客户的分类上。“拿同行业的公司比较,你会发现赴美上市的企业往往是走市场化路子,客户更多是市场本身决定的。而国内上市企业中,相当一部分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是靠垄断国企的订单,而这也决定了二者上市地选择上的差别,因为挂靠垄断企业的这类公司很难在国外受到投资者的认可。”
想当初,创业板的设立更多是想仿照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为高科技成长性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融资渠道,为此在上市门槛上也设立了诸多条件。但遗憾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多企业玩起了偷梁换柱的把戏。
“很多企业‘傍大款’还是处于财务包装上的考虑。”在华融证券首席分析师肖波看来,为了符合创业板的准入门槛,很多企业选择了“傍大款”这条路,一方面由于中国固有的经济体系,垄断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在投资者心中具有更高的品牌效应,企业一旦有了这棵“大树”,很容易获得投资者的爆炒和热捧;另一方面,由于垄断企业在市场中的绝对主导地位,一旦和其挂上关系,那么公司业务收入就有了一个很好的保障。
以创业板首发28家公司为例,其中就有神州泰岳、华星创业、特锐德、鼎汉技术、南风股份5家公司属于这一类型。前两家背靠中国移动这棵“大树”,后面三家则是处于相对封闭的铁路轨道建设行业。
“这类企业的主营业务并不具备高成长性,而之所以可以上创业板,主要在于他们的财务符合创业板要求。”在新时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冯文锁看来,这类企业客户集中度往往很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客户资源比较单一的话很容易出现过度依赖的问题,一旦主要客户发生变故或者是新的替代者出现,对于这类公司打击会很大。”
一位TMT行业的分析师介绍说,国内TMT企业很多不得不走一条“傍大款”的途径,他以软件业为例说:“众所周知,中国的盗版软件问题很严重,可见这个市场发展会很困难。但是纵观整个A股市场,软件公司不在少数,难道这些公司都有高成长性?究其原因,大多数软件企业更多的是基于国家信息政策的考虑,傍上了一些政务、科研系统,真正走市场化路线的没有几家。”
“如果是长线持有者,我们建议更多是逢高卖出,毕竟现在创业板是处于一个重新估值的阶段,缺乏未来成长性的企业很容易在这一轮被洗牌出局。”肖波介绍说。
主营业务受制于大客户
背靠“大树”好乘凉,但同样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在A股市场中和电信运营商扯上关系的公司不在少数,之前有神州泰岳创造了创业板的神话,而另一家与运营商合作密切的国民技术,则不得不应对运营商可能出现的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众所周知的是,国民技术主营业务是为中国移动制作RF-SIM,因此曾被热炒,但时过境迁,由于移动支付领域政策的不明朗,国民技术的业绩受到巨大影响。
根据国民技术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2010年全年收入为7.1亿,其中在RF-SIM销售收入上,2010年上半年公司RF-SIM收入1.2亿多,而下半年受到移动支付战略调整的影响,收入仅为5200万,受运营商影响所带来的冲击已经显现。
“今年7月公司与移动的独家合作协议就要到期了,而从移动之前的表现来看,采购量已经出现下滑,这也使得公司下半年的出货量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一位TMT行业分析师坦言。市场也证明了这种不确定性,在目前的国民技术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6位都来自于个人,这与此前前十大股东均被机构把持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多家基金均已选择离场。
和国民技术不同的是,万邦达却因为傍上了神华这棵“大树”而过上了好日子。根据公司此前公告显示,公司联合兰州寰球工程公司与神华签订了《神华宁煤集团甲醇制烯烃项目水系统、产品罐区等公用工程设计采购及施工(EPC)总承包合同》。合同总金额暂定价为5亿元,其中万邦达的工程合同金额将达到3亿元左右。
而在此前万邦达的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收入仅为2.67亿元,同比下降44%,“此前公司就已经与神华建立了合作,但是因为受到国家大型石化、煤化工程新建项目审批进程影响,未能签订大订单,从而导致业绩表现不太理想。”长江证券分析师刘元瑞介绍说,“订单的签订预示着神华之前与公司的合作项目已经开始施工,那么后期公司在该项目中获取其他水处理项目的几率和进度都会加快,对于公司业绩应当会有一个提升。”
国际板冲垮创业板估值预期
本报记者 姚博海 北京报道
频繁破发的创业板用事实告诉人们十八层地狱并不是终点。就在上周,创业板综合指数再次创造新低813.64点,尽管其间曾出现了弱势反弹,但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反弹并不代表着创业板的反转时机已经到来,逢高抛售成为机构普遍的观点。
跌幅超50%个股不新鲜
自从1月份以来,康芝药业跌幅超过50%,成为创业板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企业。中金公司分析师孙亮在其报告中称,由于受到尼美舒利事件的影响,康芝药业主要产品尼美舒利颗粒瑞芝清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下滑42%,从而拖累了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增长;为应对危机投入大量的广告和公关费用,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加75%,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40%。“尼美舒利下半年销售收入可能出现大幅下滑,公司应该会寻找新的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会出现调整,业绩显然会受到影响。”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介绍说。
康芝药业只是整个创业板的一个缩影,从1239点下跌以来,创业板指数可谓新低不断,尽管随后出现反弹,但在新时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冯文锁看来,这样的表现只能是昙花一现,创业板继续下跌趋势仍不可避免。
“市场现在仍然处于一种挤泡沫的状态,反弹只是一个技术性的,中长期的趋势还是下跌,策略上,我个人还是建议投资者逢高卖出。”冯文锁说。
成长性被IPO一次性透支
此前,由于创业板企业发行价普遍较高,破发成为创业板的常事。而一部分上市公司急功近利,甚至操纵IPO价格,尽量抬高发行价,甚至有公司董秘公开宣称“就是不给二级市场留下盈利空间”。一位研究美股的分析师认为,国内企业的发行价往往是按照企业成长后的价值计算,而美国上市公司则是按照公司当前的价值定价。“打个比方,美国公司现在的定价是10元/股,预计10年后为50元/股,从而按现在的价值给出一个合理的市盈率。而中国公司一上市就是50元/股,而其目前的实际价值仅有10元/股,不下跌怎么可能?”这位分析师反问记者。
“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显示,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成长普遍都低于预期,今年一季度创业板公司业绩平均环比已经下滑了22%,这就已经戳破了之前高成长的泡沫,投资者普遍对公司的高估值开始产生担忧;此外,一些创业板公司背后的战略投资者也纷纷开始减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市场恐慌性心理;加上现在创业板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对于投资者而言稀缺性的产品,因此市场也就开始了重新认识其价值的过程。”冯文锁说。
而在华融证券首席分析师肖波看来,国际板对创业板的走势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国际板中的公司市盈率普遍在10-15倍左右,而目前的中国A股市场只有沪深300里的一些公司符合这个水平,因此一旦国际板开启,将不可避免地使得市场有一个重新估值的过程,首当其冲的就是创业板。“当年创业板开启对主板产生了资金挤出效应,现在一旦国际板出现也会是同样的效果。”在肖波看来,目前创业板企业平均市盈率下降到30倍以下时才是一个合理的估值。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