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名牌那点事

2011年05月28日 13:31 来源:一财网

  前两天,一个同事在微博(http://weibo.com)上发了条关于招聘名校毕业生的感慨,不料惹出了一段不大不小的风波。粗略看了下数百条评论,拍砖者居多,打抱不平者亦有之。

  人人都向往名校,但大多数人上不了名校,所以面对我同事那样的感慨,心理难免有点失衡,人群中对立的现象比较常见,但对于名牌商品,绝大多数人是一边倒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个看见国王没穿衣服的小孩,视名牌如浮云。我很少能记住那些名牌,尤其是那些英文名牌,也许国人的品牌意识现在是非常强了,总要搞点英文,否则就觉得自己out了。国人曾经因享受欧美、日本来的商品而流露出一副自豪感,现在拿着东南亚国家的商品也是满脸得意。更有些什么品牌实验室,动辄就给个某个品牌几十亿的估价,真把人民币不当钱。

  名牌真的很有意义吗?有同事曾反问我:你的单反不就选的是佳能吗?我的回答是,我是基于效率考虑的,鉴于我先前对单反的不了解,鉴于性价比,避免多花冤枉钱。

  在我看来,排除效率因素的前提下,很多名牌真的对不起所花的人民币。20多元一瓶的依云矿泉水就那么好喝吗?我真的没感觉到。前段时间质检总局检测出该名牌部分产品含有致癌物。

  还有那个很多人喜欢的西班牙名牌Zara,该名牌被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多次检测出纤维成分及含量不合格。更有甚者,上海南京西路上某国外名牌食品店,消费者发现商品过期了,商家竟说外国的食品过期了也能吃。

  诚然国内目前食品等消费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但很多名牌也都是在中国贴牌生产的,很多人从美国血拼回来,但没准一个小标签告诉我们,这是made in China。

  通常名牌商品贵很多,但为何人们都愿意去支付高的价格呢?我的理解是:一是货币多的缘故,货币在长期是呈现中性的,即多发的货币在长期不能促进生产的提高,或者促进竞争,但它会提高整体的物价水平;二是消费者心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是购买名牌商品的消费者收入中资本所得比例较高,劳动所得对高价的商品支付意愿会低,资本所得则支付意愿肯定会高些,这是人的心理使然。

  对于一般的消费品,该如何估价呢?我认为,用使用价值去衡量是合适的,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每个人基于心理效用的使用价值的评估是不同的。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成本而定。

  但对于非一般消费品,或者是有名牌的一般消费品,上述的成本决定价格就难以起作用了。因为名牌的效应是无法估计的。我曾看到某专栏,某人在收入3000 元的时候用1000元买了顶草帽,您没看错,我真为这位仁兄的潇洒而自叹不如。一顶草帽1000元,农民伯伯说我可以用1000元给你至少买上100个。

  我也可以解释他的行为,1000元/顶的草帽,在别人眼里是多有面子,这种虚荣心或者是成就感远不是平常的1000元钱摆在面前所能满足的。我的一位同事曾写过篇有意思的文章,化妆品就是女人的投资,碰巧遇上个富二代,投资回报率极高。

  你买的名牌值那个价吗?前段时间遇到某个很受房产商欢迎的人,他爆出了一则豪宅定价的内幕。某地产商欲定价某豪宅单价48000元,但该人士建议 46800元,因为48000元用上海话来说比较晦气。虽然定价在42000元就能达到30%的利润回报率,但为了有个吉利的价格,地产商“帮”你抬高了几千元。

  我敢说很多奢侈品定价也是这么拍脑门的,很多有钱人的心理就是这样——不买好的,只买贵的。

  我一直觉得无印良品是一个品牌悖论,本着简约的风格不追求名牌效应,结果偏偏还是成为一种名牌。我自认为是个环保主义者,追求简约的生活,但是看看无印良品的一些办公用品,其价格远远超出了环保的成本。

  其实名牌就那么回事,每逢潮流转向,总有些名牌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所谓潮流就是你追不上的时髦,所谓潮流本质上是古典的轮回。与其追寻潮流,不如坚守古典,诠释古典。炒股何尝不也是这样,您说呢?(作者为本报编辑,邮箱:aijingwei@yicai.com)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