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PMI继续回落,流动性继续紧缩

2011年06月01日 02:48 来源:红网-潇湘晨报

  

PMI继续回落,流动性继续紧缩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昨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环比回落0.9个百分点,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落。

  分析人士认为,此番PMI数据好于预期,反映经济增速逐渐趋缓但仍处于平稳适度格局。但经济增速和购进价格呈现“双缓”态势值得关注,下一步如何平衡保增长和控通胀将考验宏观调控智慧,调控进入“敏感期”。

  央行1日发布公告,公开市场将在连续暂停两周后再度发行3年期央票,稳中偏紧的政策基调继续延续。综合新华社电

  PMI指数再度回落但好于预期

  PMI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之一,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衰退。PMI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

  当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分项指数均不同程度回落,其中新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较明显,回落幅度超过1个百分点,尤其以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为最大,达到5.9个百分点。

  尽管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再度出现回落,但好于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计5月PMI指数将降至52%以下。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PMI指数仍处于宏观调控目标范围内,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增速虽然逐渐趋缓但无须担心经济“硬着陆”。

  此前,包括高盛、瑞银证券在内的多家知名金融机构均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其中,高盛将2011年中国GDP增幅预测从10%下调至9.4%,2012年GDP增幅预测从9.5%小幅下调至9.2%。

  交银国际分析师李苗献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此番PMI下降最主要是订单减少和购进价格指数下降。尽管订单减少,但无论是库存回落速度还是进口指数回落幅度,都属于平稳放缓,说明需求回落处于可控范围内。

  经济呈现“双缓”态势

  “经济‘双缓’态势明显。”蔡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另一方面购进价格显著回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亦认为,PMI指数继续回落反映经济增长回落可能性加大。

  蔡进提醒,当前要防止需求增长回落过快,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数据显示,除今年3月份出现短暂回升外,新订单指数自去年12月份以来持续回落,且回落幅度较大,均在1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此番降至60.3%的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达到5.9个百分点,且已连续三个月回落。蔡进说,这反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通胀压力的影响在明显减弱;张立群也认为,购进价格指数较大幅度降低,预示通胀预期可能改变。

  李苗献则认为,购进价格指数大幅下降与5月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有很大关系,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但并不能认为输入型通胀压力就此缓解。未来商品价格走势可能还有反复,通胀压力可能再起。

  抑通胀仍是第一要务

  央行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将于3日在公开市场发行230亿元的3年期央票。

  一面是制造业增长势头继续下滑,一面是向市场继续收回流动性。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看似矛盾的背后,体现出决策层对“稳增长”和“抑通胀”间轻重缓急的判断。分析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并非是趋势性的下滑,抑制通胀仍是宏观政策的第一要务。

  蔡进认为,5月份PMI虽有所回落,但仍然在合理、适度的增长水平,这是当前宏观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专家指出,政策的回调短期内也许可以拉高数据,但长期来看却容易带来经济结构的恶化,一方面错失了结构转型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让通胀成为脱缰野马。

  与增速下滑相比,当前通胀的压力似乎更为明显。受南方旱情的影响,通胀压力仍难以在短期内消解,机构预测5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将继续保持偏高的水平。“5月份CPI涨幅有可能再次创近两年的新高,甚至不排除在6、7月份继续走高的可能。当前货币政策仍将围绕‘抑通胀’展开。”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