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02日 00:34 来源:经济视点报
□经济视点报记者 唐朝金
又是一年夏收时,在经历了去年粮食价格飞涨之后,河南再“出招”。
5月26日,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粮食经营企业最低最高库存量标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防止游资炒作粮食价格,造成粮价大起大落。
根据办法规定:在粮食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跌幅度较大时,粮食经营企业应当履行不低于最低库存量的义务,防止粮贱伤农;在粮食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时,粮食经营企业应当履行不高于最高库存量的义务,防止恶意炒高粮价。
与此同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一带的粮食产区,正在遭受旱灾的考验,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粮食减产的担忧以及短期内粮价上涨的预期。
那么在如此相近的时间节点上,河南省出台的针对粮食经营企业的库存标准与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情是否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办法》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怎样的阻力以及不确定性?
防游资炒粮是关键
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天气,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5月29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044亿亩。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5省旱情较为严重。
恰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河南省政府发布了《办法》,这不禁让人产生遐想。
对此,郑州中粮期货事业部高级分析师柴宁认为,目前虽然南方受到了旱灾,但是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的河南受旱灾的影响并不大。
“根据前一段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的走访以及调查统计,我们发现今年河南省的夏粮产量跟去年相比,仍呈上升趋势。另外南方粮食产区的旱灾对全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目前仍然难以确定。”柴宁说,“基于对我国粮食区域生产布局和内部生产结构的分析,我们认为,南方旱灾对全年粮食总产量不会产生实质性负面影响。”
而5月30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则证明了柴宁的观点。报告称:“南方旱灾不会对粮价和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走势产生明显影响,因灾区粮食生产在全国范围不具决定性影响,市场连续多年供大于求,且储备粮充裕。”
对于此次河南省《办法》的颁布,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陈艳军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有耳闻”。
“河南省颁布的关于粮食经营企业库存标准的试行办法在2008年就有人提出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实施。至于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颁布实施,我认为主要还是出于防止游资在即将到来的夏粮收购时出现炒粮的现象。”陈艳军表示。
有业内人士指出,去年粮食价格上涨那么高,就是因为有几个粮食加工企业介入到粮食的收储里来,这就和中储粮这些大型的收购企业进行争粮,把价钱抬高,就导致粮食价格一再上涨。
“今年《办法》出台之后,粮价将主要靠这些粮食经营企业来稳定,很简单,粮食价格如果上涨的时候,就限制你的最高库存量,就不能收多了。”该人士表示。
专家“看空”实施效果
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实施对象的粮食经营企业,其对《办法》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政策的实际效果。
河南双鱼面业,享受着河南省粮食局定向投放,董事长窦武表示,《办法》的出台,对稳定目前粮价,防止粮价大起大落有一定的积极效应,但是对于享受国家定向投放的双鱼面业则影响并不是很大。
而目前处境艰难的中小面粉企业对于《办法》则颇有“头疼医脚”之感。
据柴宁介绍,目前困扰中小面粉企业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问题。“就算政策的出台,能够稳定粮价,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没有资金去购买粮食,照样难以为继。”柴宁说。
而且,由于《办法》中的相关条款制定过于模糊,使得各方专家均对办法的具体实施表示“不乐观”。
陈艳军认为,对粮食经营企业库存量的监管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投入到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河南省的粮食经营企业有几千家,如若需要对这些企业的库存进行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办法在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的方面需要具体补充。”陈艳军表示。
对此柴宁也认为,如果把粮价的稳定仅寄希望于《办法》的实施有点不太现实。
“稳定粮价,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调控过程。《办法》的出台,对于防止游资炒粮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单单依靠一个地方性的《办法》颁布,而没有后续政策的出台以及相关部门的坚决执行,效果则相当有限。”柴宁表示。
同时,《办法》其中的条款也相对模糊,这就客观上加大了有关部门在监管过程中的工作难度。
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田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办法》在对于收储进度方面的界定相当模糊。例如收储进度怎么来衡量,谁来衡量,我收了35%,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实施这些办法,必须有一些约束性的措施,比如在补贴上,在贷款上,包括一些处罚、税收方面,要有办法来约束,有处罚的措施。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约束,那么办法就是指导性的,意义不大。”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