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央行放水810亿 加息预期趋于一致

2011年06月03日 09:39 来源:一财网

  三年期央票在上周暂停发行后再度重启。6月2日,央行招标发行230亿元三年期央票,中标利率持平于3.80%;同时招标的15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中标利率亦持平于2.9168%。

  央行当日未进行正回购操作,因此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810亿元,为连续第三周净投放,过去三周累计净投放资金达到2070亿元。

  “央行是在温和的放水,因为最近货币市场利率比较高,比央行的目标高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6月份会持续净投放的格局,三年期央票的发行量可能会渐渐增加,以替代存款准备金这个工具。紧缩的方向没有变化,6月份可能要加息一次,下半年还有一到两次加息。”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研究主管石磊表示。

  上调存准率存疑

  央行5月12日重启暂停五个多月的三年期央票发行,但上周再度暂停,直至本周重启。

  “三年期央票原来是隔周发行,但现在央行会更灵活。三年期央票在机构的投资组合中期限不算长,现在大家对债市的情绪也比较乐观,对中短期债券的需求比较大,三年期的一二级市场收益率目前也基本持平,所以三年期央票可能会发行得更多。”石磊表示。

  尽管三年期央票重启发行,但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为1220亿元,通过发行央票仅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410亿元,令本周再度实现净投放,货币市场资金面亦随之略有放松。

  6月2日,银行间市场隔夜和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继续震荡下行,其中隔夜利率在2.8%附近,七天期利率也回落至3%左右,较5月底均有200基点以上的回落。

  “货币市场的利率虽然回落但还是比较高,所以央行继续向市场净投放资金。”石磊称。

  进入6月后,市场资金面再次宽松。数据显示,6月央票和正回购到期量合计将达6010亿元,较5月份增加近10%。此外,分析人士预测,6月份外汇占款仍将在3000亿-4000亿元。

  面对将近1万亿元的新增流动性,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难以尽数回笼。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6月份仍有一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以“保持中性,巩固效果”。

  国泰君安证券亦认为,由于6月到期流动性较大,估计央行还是会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石磊认为6月份未必会上调存款准备金。“三年期央票若有规律性的发行,会使央票未到期余额上升,从而渐渐地替代存款准备金这个工具。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相比,发行央票更加市场化,对资金面的干扰会小一些。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已经使银行不堪重负了。”

  加息周期未结束

  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相比,市场对于加息的信号更加敏感。

  央行今年前两次宣布加息时点为2月8日和4月5日,分别是春节假期和清明节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按照两月一调的频率,随着端午节的临近,又一个加息窗口随之开启。

  “6月份加息比上调存款准备金的可能性更大,因为5月份CPI估计又要创新高,而利率已经远远落后通胀水平。”石磊表示。

  多家机构预测5月CPI将达5.4%以上。5月31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亦表示,预期5月CPI在5.3%-5.5%之间,创下34个月来新高,因此预计6月份央行会再次加息。

  与同比趋势相比,石磊认为CPI环比趋势更值得关注。“三季度CPI环比会上升较快,同比增速即便放慢也会在4.4%以上,都远远高于当前的利率水平,所以整个的紧缩周期以及加息周期都还没有结束。下半年至少应该还要加息两次,以不对称加息为主。”

  在紧缩政策下,经济难免放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0%,创去年9月以来新低,印证经济逐渐回落的态势。

  尽管经济增速趋缓,但石磊认为,下半年紧缩的方向仍不会变,只是会逐渐从过度依赖数量型调控转变为更加侧重价格型调控。“数量型调控使用得过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更不利,大企业受到的影响反而没那么大,因为这中间有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但价格型调控是影响到所有人,相对而言更加公平。”

  中金公司分析师亦认为,货币政策短期内非但不存在放松的基础,反而面临进一步紧缩的可能性。“6月份将加息一次,三季度将再加息一次,央行会继续使用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在内的数量型工具控制货币和信贷增速,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也将逐渐增加,从紧的货币政策至少将持续到三季度末。”

  (21世纪经济报道)

  ◎加息预期趋于一致 靴子何时落地

  6月时间窗口开启后,市场对央行在端午节期间加息的预期愈发趋于一致。

  经历5月提准后的资金紧张局面后,近期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状况已有所转暖。不过,短时期的宽裕背后,市场机构对未来流动性状况的演变可能,仍是忧心忡忡。一方面回购利率在小幅下行,部分资金富余机构的“出钱”诉求反而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未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交织之下,市场又未敢轻易作出较长期限的投资举动。

  昨日招标的两期国家开发银行7年期浮息金融债,就遭遇到认购倍数不高和利差高企的窘境。据中债网公布的招标结果显示,昨日两期分别以1年定存利率及3个月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为基准利率的浮息债,前者仅有1.57倍的认购,后者也不过略超2倍。同时,由于对未来资金面不确定性的担忧,定存浮息债的利差多达80个基点,创今年以来新高。据交易员反映,尽管浮息品种对加息具有利率保护作用,但市场需求却依旧极为有限。

  同样具有市场化意味的公开市场央票发行,昨日也隐现未来资金面的制约,这首先体现在招标数量上。尽管与上周的10亿规模相比,3个月央票已增至150亿元,但放在今年春节以来的较长区间内观察可发现,发行规模居前的几期均集中于3、4月间,彼时也是资金价格最低廉的时期。统计显示,今年3月3日至4月20日,隔夜回购利率曾连续34个交易日在2%之下。该利率昨天仍在2.86%,上周四还一度超过5%。

  此外,昨日的3年期央票数量为230亿,低于5月12日重启时400亿的水平,也显示出市场的谨慎心态。这仍然体现出市场对于未来流动性状况的“纠结” 短期限资金相比几周前已较为宽裕,但利率倒挂尚未修复以及锁定资金期限较长,对机构而言感觉都不好。

  宏源证券自营部门某债券分析师表示,未来制约市场的因素依旧较多,像资金面短期回暖会否引发本月准备金率上调、端午节前后央行是否再度加息、银监会日均存贷比考核细则的影响如何、高通胀持续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等等,都一下子表现出来。该分析师认为,靴子的落地还需要等待,目前政策可能处于观察期。

  南京银行金融市场部最新研报则指出,5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有可能再度触碰前期高点,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季调后数据实际为环比反弹,无明显滞胀担忧,6月加息和准备金上调或将同时出现。

  (证券时报)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