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蓝皮书:消费主导型经济将是中国经济重要支点

2011年06月03日 13:59 来源:中国网

  经济方式转变为中国商业回归主流提供巨大契机

  中国网6月3日讯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利丰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关注‘十二五’下的中国商业发展——暨2011年《商业蓝皮书》中英文首发式”6月1日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利丰研究中心董事总经理张家敏、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财贸所高培勇所长、社科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社科文献出版社副总编周丽、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荆林波副所长等与会专家研讨了2010年我国批发业、物流业、餐饮业与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状况,剖析了商业地产、业内并购、零供关系、价格波动等状况,并正式发布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1年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0~2011)》。

  蓝皮书指出,中国经济要实现“二次腾飞”,就必须告别失衡增长,逐步走向均衡发展,构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在这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时期,给中国商业回归主流提供了巨大的契机。

  首先,扩大内需给我国商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尽管在三驾马车中,消费并不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动力,我国的消费率已经从“六五”期间的66.4%一路下滑到“十一五”期间的49.2%。但未来随着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建立,将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而且,从201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变化状况来看,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17636亿元,增长18.0%;商品零售136918亿元,增长18.5%。

  蓝皮书认为, 可以预见,我国国内消费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动力。尽管建立消费主导型经济的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但毕竟是未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其次,城际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有利于推动城际商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预计将有12000亿~16000亿元的轨道投资,这些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改变城际交通格局,尤其是大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将发挥更大的疏导作用,而对于商业企业而言,则有可能积聚更多的人气与商气,包括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再次,城镇化给商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蓝皮书认为,未来“十二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的经济发展应当得益于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综合体(HOPSCA)的建设将逐步成为当今乃至未来一个新的投资热点。目前,地方政府纷纷与地产商结盟加快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中粮集团、银泰集团等本土的企业都开始加快各地的圈地,同时一些外资背景的地产商也开始加入抢地的行列。例如,北京在建与规划中的城市综合体超过30个,2010年,天津有10余个大型综合体项目集中亮相,杭州也明确了打造“20大新城”、“100个城市综合体”的重大规划,目前已经完成41个。

  此外,“80后”的消费给力我国商业,特别是“Y一代”所带来的消费增长;调整收入结构对我国商业的现实推动,包括城市的消费与农村的消费,都会逐步增长。

  最后,蓝皮书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商业还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开局年份的CPI问题、政府换届带来的投资冲动问题、食品安全对消费领域的影响、法制化逐步完善的问题、企业之间的竞争白热化,同时,我国面临着许多发达国家不曾经历的未富先老的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龄化社会面临的潜在问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