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规范购物卡遇利益链狙击

2011年06月03日 21:18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邓丽娟 北京报道

  中国政府网5月25日公布了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七部门制定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意见》要求从预付卡发行购买环节入手,采取建立购卡实名制、非现金购卡制度、限额发行制度等措施,增加利用购物卡行受贿的成本和难度,通过制度设计从源头预防腐败。

  据记者了解,早在1998年12月,国务院纠风办就曾下发通知,禁止印刷、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卡;2001年,国务院纠风办、国家计委等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发送使用各种代币券、卡的通知》,明令禁止发送使用代币购物卡;2005年5月1日实施的《人民币管理条例》则明确规定:“印刷、发售各类购物券、代币券都是违法行为。”然而,在各方利益的平衡和追逐中,此规定的执行效果一直存有微词。

  在《意见》公告后的几天里,记者走访了西单和金融街等发卡盛行的商家,发现市场仍然波澜不惊,以收、卖卡为生计的“黄牛”也能做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友百货10层负责办卡的相关人员告知前来询问办卡事宜的人,“不需要实名登记。你随便拿一个名字登记,不以单位名义购买,以个人名义购买,分批购买,根本没办法查。发票种类很全,除了可以开办公用品外,还可以开餐饮之类的,有什么问题,可以给您具体的建议。”随后,记者在海淀区一太平洋百货进行同样调查得知,可以办理100元、500元、1000元、2500元、5000元、10000元等不等额的购物卡,均可现金支付,发票可开具办公用品。工作人员并进一步说明:“办卡不需要实名,总额也没有限制,可以办多张。”

  走在金融街,常常是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内就有不少于5个“黄牛”主动询问你“有没有卡”,特别是百盛购物中心一带,他们既有好的卡源,又有很不错的销售处。当被记者问及是否听说要规范购物卡时,一位“黄牛”对记者说,“早就听说了,不过还没实行,就继续收呗。”不过也有黄牛坦言,一些大的商场,如王府井百货和百盛最近都查得比较严,所以收卡价也降低了些。

  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着这个非法市场从上游到下游如此活跃且抗打击性这么强硬?不少利益链条的个中人向记者给出答案。

  利益链条环环相扣是温床

  据记者了解,购物卡销售基本能占到商业零售企业年销售额的20%左右。天虹商场购物卡销售占该商场销售总额的1/3左右;合肥百货购物卡销售占集团销售总额的20%左右。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近日表示,2010年限额以上的企业实现了零售额5.8万亿元,如果按20%的比例计算,购物卡产生的销售收入也在上万亿以上。

  “走亲访友、员工福利、佳节送礼、婚庆贺喜、贺寿祝福、生辰快乐、升学祝贺、压岁红包”,这则西单商场购物卡广告语更是赤裸裸地道尽了购物卡倍受欢迎的卖点,即送礼与避税。

  购物卡作为员工福利的一项,金融街的很多单位一年会发数十次卡,在每个国家法定的节日常会发面值1000~2000元不等的购物卡,包括家乐福、沃尔玛、王府井百货、雅高的购物卡,此外,在员工生日时也会收到味多美、好利来等蛋糕店的购物卡。

  发放购物卡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利在其中。记者从一位从事税务工作的王女士了解到,企业如果以现金发放福利,员工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而如果以购物卡形式发放,则省去了这部分税负。对于企业来说,购卡可以取得“办公用品”等正规发票,这部分费用可以作为成本列支,省去了25%的企业所得税。

  当然,购物卡的另一件“袈裟”便是行贿受贿的道具,这也许就是其能长期抗打击的原因。

  一位相关部委的负责人对记者说,《意见》只是针对规范购物卡的一个指导性意见,在其中明确了不同部门的分工和定位,但是对于细节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也是现在规范购物卡市场的举措未能立竿见影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