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加拿大银行缘何在危机中不倒

2011年06月09日 15:09 来源:《新财经》

  文/蔡恩泽

  作为美国的近邻,加拿大银行业在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牵连。加拿大银行保守的作风和对国内市场的高聚集度,为银行业务提供了足够的退守空间。

  俗话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在美国眼皮底下,加拿大的银行竟能躲过这场金融危机。新近出版的《彭博市场》杂志发布了一项银行稳健度评估调查显示,加拿大有5家银行进入全球20家最稳健银行名单,席位数量居全球首位。

  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加拿大银行被全球经济论坛评为全球范围内最健康的银行。难怪加拿大财政部长詹姆斯·弗莱厄蒂不无骄傲地说:“加拿大没有银行倒闭,政府没有用纳税人的钱帮助银行摆脱困境。”

  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向加拿大致敬。他在加拿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加拿大在管理金融系统方面非常出色,很多方面是美国没有做到的。”

  要知道,过去加拿大置身于美国的影子之中,言听计从。有句戏言说:“加拿大何不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金融危机后,加拿大人扬眉吐气。加拿大一家银行的高管得意扬扬地说:“兄弟,我现在到美国,像王室一样受到欢迎。”加拿大有理由感到骄傲。

  在危机中表现出色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已有738家金融机构接受了政府资助,230家银行倒闭。但加拿大银行并没有受美国银行倒闭潮的影响,表现出色,在北美乃至全球一枝独秀。

  加拿大银行业在经济复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拿大是在G8中最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早从危机中恢复的国家,这与加拿大金融系统的“安全、健康、稳定”息息相关。即使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肆虐期间,加拿大银行业仍在持续赢利,纳税75亿加元,为加拿大的GDP做出了3%的贡献。

  在入选的加拿大银行中,加拿大国家银行排名第三,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排名第四,多伦多道明银行排名第12,加拿大皇家银行和蒙特利尔银行分列第17名和第19名。

  在最近发生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集团与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合并案中,由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国家银行、丰业银行、多伦多道明银行以及另外几家金融机构联合出手,于5月15日正式向多交所提出收购方案,其36亿加元(约合37亿美元)的出价远超出伦交所。

  其实,早在今年4月初,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国家银行、丰业银行、多伦多道明银行就已公开表示,反对伦交所与多交所的合并。舆论认为,他们之所以反对这一交易,是害怕将“多伦多”的金融功能被“伦敦”蚕食,从而损害加拿大本土金融机构的利益。加拿大银行捍卫国家利益的行动颇受国民的赞赏。

  当然,加拿大银行也有失手的时候。金融危机爆发后,加拿大的CIBC银行有35亿资金陷入重围,但CIBC很快出售了29.4亿美元股票,筹集了大量资金,以增加银行的资本准备金。金融危机中加拿大的其他银行也受到打击,但所受损失较小。其中多伦多-多米尼银行排名,两年之内由第30位上升到第6位。

  沉稳是制胜秘诀

  以稳健保守著称于世的加拿大,银行业也显示出沉稳的风格。加拿大银行的制胜秘诀是退守自如、资本充足、贷款谨慎、立足长远、监管严格。

  多年来,加拿大银行专注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在实体商业金融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对带有投机色彩的投资银行则加以限制,使加拿大银行基础扎实,账本很“干净”。正是这种保守的作风和对国内市场的高聚集度,为银行业务提供了足够的退守空间,堤外损失堤内补,拯救了加拿大银行业。

  加拿大各家银行都自觉提高了一级资本的上限。一级资本包括股本金及已披露的准备金。加拿大银行的一级资本率为9%,高出政府要求的7%。加拿大各银行可在2012年前达到全球监管机构所提出的最新资本要求,比预定目标提前七年。此次全球银行稳健度评估调查以一级资本充足率等五项数据为评分标准,加拿大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值最高,占总分的40%。

  加拿大的房屋抵押市场也非常谨慎。加拿大金融机构贷款经营有上限,在加拿大购房,如果房贷超过80%,则必须向联邦政府机构投保。兼有政府职能的加拿大抵押和房产公司与各大银行一起,对贷款者的资格进行严格把关,将风险降到最低,使房产金融系统保持健康、稳定。美国经济泡沫高峰时,70%的房产抵押贷款是由独立经纪人拉来的,不排除银行有意置身其外,就像警察将很多本职工作交给协警去办一样,省力了但风险加大了。

  加拿大银行注重长效,不图眼前风光和表面繁荣。论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规模,加拿大的金融机构并不算太大。但加拿大的银行账户普及率达99%,即每100名加拿大成年人中有99人拥有一个银行账户。这得益于加拿大银行长远的眼光,以优质服务和微利收费吸引客户。根据加拿大银行联合会提供的数据,85%的加拿大人对本国银行系统充满信心,并认为加拿大银行系统的工作负责、有效。

  加拿大的金融监管也比较严格,甚至有点苛刻,这也是加拿大金融机构得以稳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加拿大的银行法每五年就要更新修订一次,以保证监管结构随时能跟上行业变化的步伐。加拿大的房屋次级抵押贷款仅占所有房贷的4%,而美国的这一比率高达22%。这与加拿大严厉的金融监管密不可分。

  过于保守面临考验

  尽管目前加拿大银行有上乘的表现,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同样面临考验。

  首先,为彻底摆脱金融危机,美国不可能不啃加拿大这块“肥美的”窝边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美国不会让加拿大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小日子。一个危险的动向是美国抓紧向国际社会搞输出型通胀,将货币量化宽松的祸水引向国外,与美国近邻的加拿大不可能安然无恙。

  其次,加拿大拒绝开征银行税,表面上证明对银行业信心满满,但这是将自己推到极端位置上。所谓花无百日红,加拿大银行不可能永无危机,一旦发生危机,政府还得要用纳税人的钱救助。而由美国首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肯、欧盟率先践行的银行税已经在G8、G20等许多大型国际会议和论坛上演绎得风生水起。加拿大固执地拒绝开征银行税,将使自己在欧美世界变得孤立。

  再次,加拿大银行在房贷方面也不是绝对没有风险。去年,加拿大联邦会议局出台的一份长达125页的报告显示,提醒有关方面注意加拿大人房贷负担过重的问题。按报告的说法,加拿大目前有1/5的家庭必须用其税前收入的30%支付房贷,随着利率水平的提高,他们负担房贷的能力还在不断削弱。过高的房贷率会加大金融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许多家庭就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银行也会被随之而来的巨量呆坏账等不良资产压垮。

  最后,一味保守将阻碍发展。加拿大银行奉行保守的政策,但过犹不及,硬币另一面的负面效应不可低估。3月27日,加拿大金融机构监管署(OSF)发布报告称,全球银行业目前投资高回报资产的意愿过分强烈,高风险投资比重急剧上升,这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全球金融危机。

  有鉴于此,报告呼吁,各国监管机构应尽快收紧对金融行业的监管措施,“我们已度过周期中最宽松的部分,现在是监管机构收紧政策的时候了。”但国际金融协会(IIF)副主席里克·沃格却对OSF通过强化措施监督金融市场的要求表达了异见,他认为,只靠规则防止未来危机爆发是个错误,“你可以拥有最安全的银行系统,却将失去增长或就业。因此,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