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3日 00:01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魏文彪
近日,广东东莞市物价局发布了征集听证会参加人的公告,然而截至6月7日(即最后一天),未收到任何市民的报名。有市民表示,不愿参加“走过场听证会”。
价格调整事关民众切身利益,所以按理说市民都会踊跃报名参加听证会。而广东东莞市所以出现没有任何市民报名参加水价调整听证会现象,正如曾参加过去年镇区水价调整听证会的牛仁所表示的,这是缘于现行的听证会已经沦为“哄老百姓的摆设”,他已经“看透了”听证会不可能接受真正的民意。所以,东莞市物价局征集听证会参加人所以会出现“零报名”现象,实际上是缘于当前许多价格听证会已经沦为一种走过场的游戏,并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维护民众切身利益的效用,所以许多市民对价格听证会“以脚投票”,结果出现类似东莞市这样的价格听证会没有任何市民报名参加的尴尬景象。
而从近些年来媒体披露的情况看,价格听证会沦为走过场的游戏,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价格调整方案的制订上看,不少地方的价格调整从来都是只往上调不往下调,提供给听证代表选择的也都是不同上涨幅度的涨价方案,不管作出哪种选择都意味着价格上涨;从听证会组织形式上来看,提供给听证会的成本报告都是由要求涨价的企业单方提供,听证代表对其真假没有办法进行判别。另外,听证代表中企业及与其存在利益关联的代表数量占多数,而且发言机会也更多地留给这些企业利益的代言人。而且即便听证会上反对声音占主导,部分地方依然按照原有方案上调价格,导致出现“你听你的证、我涨我的价”这样罔顾民意走过场现象。
其实,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公众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提高,但是只有民众的诉求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切实体现,相关活动能够真实反映民众的意愿,才会激发民众的民主参与热情。否则,像部分地方价格听证会这样沦为一种走过场的游戏,民意成为一种摆设,民众自然也就不会有参与的意愿与热情。
所以,有关方面应当尽快有效完善当前的价格听证制度,一方面应通过立法明确规定价格听证会各方代表的具体人数比例,规定最终价格调整方案应以听证会主导意见为基础确定;另一方面,还应规定必需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具企业成本核算报告,并改变当前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组织价格听证的做法,避免部分地方政府部门片面维护企业利益现象出现。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