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外国媒体及经济机构评论中国5月贸易数据

2011年06月14日 11:04 来源:商务部网站

  海关总署6月10日发布2011年5月贸易数据。当月,中国出口1571.6亿美元,同比增长19.4%;进口144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贸易顺差130.5亿美元。对此,《华尔街日报》、路透社、高盛、瑞银、汇丰等外媒和经济机构看法不一,解读各异。主要观点如下:

  一、正面解读

  一是中国进口快速增长缓解经济放缓担忧。中国在进口方面的强劲需求,释放出中国经济运行良好的信号。中国此前几个月的工业增加值和制造业活动数据表现疲软,显示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减弱,这令向中国出口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全球生产商们感到担心。进口的增加表明中国国内需求保持强劲,同时经济放缓的速度还没有达到令人不安的程度。

  二是出口质量有所提升。中国5月出口额保持增长,主要由对新兴国家的出口增长带动。同时,出口产品中加工贸易比重缩小,一般贸易比重上升,显示中国出口产品技术、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亦使出口保持增长态势。

  三是中国的贸易增长在朝着软着陆放缓。中国进口将保持强劲,进口增速可能会继续快于出口增速,这会帮助中国缩小贸易顺差,支持中国的再平衡措施。贸易数字放缓对于遏制通货膨胀是一个好消息。中国最大的政策风险是通货膨胀,在经济增长不成问题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应该会继续侧重于抗通胀。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是央行的政策选项。

  二、负面观点

  一是中国贸易数字背后的实际状况是经济疲软。因为基数效应的缘故,5月份进口的相对强势存在失真,中国真实的进口增长势头已经因为内需增长放缓而减弱。贸易顺差仍在扩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内需增长的波动性往往高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需求的波动性。此外,由于中国在全球市场、特别是在一些大宗商品市场中处于重要位置,其实际需求的放缓往往也与部分进口价格的放缓有关。这种周期效应有可能会持续下去,直到政策正常化。

  二是中国仍未脱离危机前的增长模式。随着政策诱导形成的经济减速造成进口需求减弱,中国将在2011年内继续产生贸易顺差。与此同时,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调整将继续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而库存的消耗也会在短时间内减少进口。

  三是中国出口无亮点。中国出口企业在持续紧缩政策下,遭遇资金紧、民工荒,以及工资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困境。同时,国外经济复苏动能尚未稳固,订单短期化严重,亦使出口企业面临很大压力。预计中国2011全年都将维持这种没有亮点,但也不会出现崩溃下降的出口局面。(宋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