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招安民间借贷

2011年06月15日 17:37 来源:《中国商界》杂志

  文/周德文

  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凭坚固的金融马其诺防线安然渡过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高枕无忧,越来越大的资本黑洞——民间借贷正日益侵蚀中国的金融安全与实体经济。今天的民间借贷,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

  民间借贷活跃与否与银根紧缩有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央行连续多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大量银行资金被冻结,导致银根紧缩,而企业又亟需融资出口,于是门槛低的民间借贷成为不少中小企业的首选,这也直接导致民间借贷利率蹿升。

  2010年以来,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利率一路走高。相关监测统计,温州中介民间借贷机构年化最高利率高达40%左右,事实上真实的贷款利率还不止这个数。因为检测机构检测的对象自身很可能也是“高利贷”的供给者,对于自己的不正规经营,透露给官方的还会有所保留。温州一家中小企业急需100万周转,借款12天,月利为8分(8%),这个利率水平已接近2008年底高峰。民间借贷彻底打上高利贷的烙印。

  疯狂的民间借贷,或许将成为压垮部分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人民币升值、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通胀压力、原材料涨价等原因,中小企业发展步履维艰,如今脖子又被卡上融资困难。

  处于多个现实玻璃墙阻隔的夹缝中,实体企业利润率也许只有3%~5%,别说8%、6%甚至2%的月息都难以承受。但为了周转资金,不借就可能倒闭,而借还存在转机的可能,于是他们铤而走险,不少中小企业把高利贷看成救命稻草。借高利贷更像一场赢是小概率事件的赌博,咋舌的高利率把中小企业推上走钢丝的陷阱,稍有差池,如回款慢了,企业就可能还不上这笔高利贷,那么救命稻草成了压垮企业的稻草。

  疯狂的民间借贷异化性加强,不断吞噬中国的实体经济,“招安”民间借贷,引导其健康发展已是箭在弦上。

  对于民间资本,一方面我们要采取谨慎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民间金融一棍子打死,一味采取堵、塞等简单、粗暴方式加以打压非法融资方式,无济于事,不但会屡禁不止,恐怕更多的草根银行甚至地下钱庄都要冒出来了。因而,最好的办法是改变民间资本的尴尬境地,通过法律手段为民间资本验明正身,从地下走向地上,进行阳光化运作。

  如果只加强政府监管这边的砝码,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以浙江为例,浙江民间集资是非常普遍的行为,而政府监管部门的人却寥寥,这对于规模浩大的民间借贷简直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再者法不责众,这么多人都卷入其中,到底惩罚谁好?

  即使是正规金融机构加大资金供应量,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下金融猖獗的问题,只能暂时缓解。毕竟,银行很难取代民间融资的地位。而且,金融资本完全掌握在国家手里,会带来大量的道德与法律风险,大量的金融创新被阻碍,金融创新所需的制度变革也会停滞,而且权贵资本主义会更为泛滥,更为不合理的资源配置产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资本的混乱问题,就需要将那些原来不合法的善意民间集资转为合法化,并对之进行规范。当大量善意的民间集资合法化之后,只剩下恶意的集资行为,那么打击非法金融就易如反掌,也就能结束非法金融猖獗的局面。

  事实上,国家在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方面,已出台了不少措施,如推出村镇银行的试点、全国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允许个人和企业注册成立“只贷不存”的放贷机构、“新36条”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机构准入门槛等。但是,政策与现实往往存在着一段不小的距离,政策出台后的欢喜很容易被现实的高墙挡在门外。很多民间资本因额度、身份等问题,根本进不了合法化的渠道,少数的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的游戏”,即便如此,小额贷款公司也因为享受不到金融机构的待遇而处境尴尬。

  既然“招安”,就不能把疏导民间借贷看成放虎归山,每放开缰绳一步,都要在周围竖起无数个栅栏,这哪是让其归山,反倒像在监狱里放风,如此一来,民间借贷反倒觉得不被“招安”更自在,“招安”将何以为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

《中国商界》杂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