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0日 06:07 来源:一财网
李稻葵搭档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牵手法里德·扎卡里亚(Fareed Zakaria),这可不是一场乒乓球或网球友谊赛,而是一场“巅峰对决”式的辩论。
这四位来自全球政治、经济、传媒、历史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何以悉数齐聚?只因一个主题:中国。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的罗伊汤姆森大厅(Roy Thompson Hall)2700个位置座无虚席,听取又一场芒克辩论会。上述四人就同一话题舌战激荡——只要中国有决心,21世纪就将属于他们。
舞台上的布置并不起眼,一块不大的黄色背板前面,两侧各摆放两张白色椅子,看上去和一档通常的脱口秀节目没有什么区别。
然而,当晚上台的四位嘉宾,每个人都足以单独撑起一档晚间黄金档的特别节目。
李稻葵,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尼尔·弗格森,哈佛大学历史系和商学院教授、政经类畅销书作家;基辛格,美国前国务卿,中美关系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扎卡里亚,《时代》周刊主编、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
前两者和后两者象征性地代表了正方和反方。
一向以儒雅学者形象示人的李稻葵也秀了一把“嘴皮子功夫”。他一语双关地引用了邓小平的话“不要辩论,直接去做”(注:引用的邓小平原话可能为: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听众大笑之余,他也笑言:“当然,邓老不会介意我们偶尔辩论这一场的。”
按照芒克辩论会的惯例,在场观众将在辩论前后分别进行两次投票,第一次投票结果显示:39%支持正方、40%支持反方,21%保持中立。显然,反方“拉拢了”众多中间力量。
第二次投票结果出现了一边倒,支持正方的人数几乎未变(38%),而原先的中立者几乎都转向了反方(62%)。
然而,正如正反双方在辩论的过程中一样,他们所表达的很多观点并非基于绝对化的“是或不是”的结论,其中不乏给中国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这可不是一场必须分出输赢的“嘴仗”。
李稻葵即建议观众暂时忘记过去500年来树立的西方式的非赢即输的思想,试着用东方孔夫子的方式思考。
一位改变主意支持反方的听众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从辩论结果看来,21世纪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纪,同时他认为中国发展的议题并不适合用一种殖民时代的概念来讨论。
连续两次投票都支持正方的一位多伦多居民则坚定地认为,经济就是硬道理,美国债务累累,中国强盛的经济决定了其在世界范围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芒克辩论会每年在多伦多举行两次,该活动汇集了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政策制定者和评论家,以辩论模式来讨论当前的全球性问题。
中国的人口和教育挑战
在两个小时的辩论会中,基辛格与扎卡里亚作为反方,对阵李稻葵和弗格森组成的正方,围绕着经济、政治、外交等几大因素激辩中国未来发展的前景。
基辛格表示,中国在未来需要处理政治体制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将面临巨大的人口挑战,因此,不应把中国通往主导强国的道路设想成一条直线。
扎卡里亚的观点是“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但思想上和运作上准备不足”。
弗格森则坚信“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中国的经济列车不大可能出轨”。
他的搭档李稻葵给出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崛起展示了一个经济增长和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互动的新模式”。
年近九旬的基辛格旁征博引。
“中国每年必须创造数百万就业机会,数百万的工人离开农村搬入城市居住,更多的人则在来回迁移,大约在1.5亿到2亿。”他说,在未来30年内,每两个正在工作的人,就要承担一个退休人口的养老金。
近期,随着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有关中国“人口红利”的话题引发热议。
事实上,权威人士曾在2010年指出,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达最低值38.3%,“十二五”处于发展潜力最大的时期。
扎卡里亚的论点也离不开中国人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教育。
他比较了美中两国的教育体系,并以苹果公司的创新能力举例。
“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只占其他同类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50%。苹果十年的投资总量仅是微软一年的投入。”他说,苹果的研发投资回报率甚高,是因为“苹果的创新在于它的设计符合人类习惯”。
他在指出美国的教育提供了适合创新的环境的同时,引用自己在亚洲接受教育的经验称,“亚洲的问题在于我们所有的教育都是依赖记忆,美国的教育教会你思考,并在接下来的一生都热爱学习。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让你并不为失败而感到羞愧。‘有效率地去失败’是创新中重要的一部分。”
中国根本不想统治世界
扎卡里亚还引用了日本的前车之鉴。
“我们曾一度担心全世界都要开始吃起寿司来。”他调侃道,“虽然现在我们都爱吃寿司。但其他方面,日本并没有变成我们预期中的那样。”
事实上,对于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中国自己也意识到目前还远未到开香槟酒的时候。
作为这方面的意见领袖之一,李稻葵跳开了技术层面的探讨。
不管能不能,中国实际上根本不想统治世界。李稻葵在抛出这一观点的同时,也反将了“对方辩手”一军。
“统治全世界从来就不是中国的理想,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也不会是。”他说,中国人并不渴望拥有像美国一样的主导力量,这不是中国人的本性。
弗格森也是一把“攻其不备”的好手。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还引用了基辛格最近一本新书里的一些言论作为论据。因为基辛格在其新书《论中国》里多处提到中国的成功,弗格森最后还打趣道:“我并没有号召大家在这个问题上投基辛格的反对票,相反这其实正是他自己的分析。”
弗格森认为,中国不会因环保问题、贫富差距等问题而止步不前。相反欧美一些国家似乎在逆水行舟。
他认为,欧元区的危机和美国的债务累累是西方国家正在没落的迹象。
辩论背后之辨
“整场辩论虽然精彩迭出,但就辩论本身而言,并没有特别就某一观点针锋相对、双方互不相让的情况出现。”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刘江永告诉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反方”阵容中的基辛格和扎卡里亚都以愿意倾听中国声音、走近中国而闻名。
前者在出版《论中国》之际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就坦言:“中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他在书中还谈到了围棋和国际象棋为代表的哲学和战略理念。
“国际象棋强调完胜,而围棋的目的是提升相对位置。”基辛格说,“如果国与国之间能本着提升相对位置的理念去相处,而非试图取得绝对的胜利或优势,那么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会更有效。”
正如刘江永所说,这场辩论更像是双方共同针对一个议题进行基于自己理解上的公开演讲,而非针锋相对。
扎卡里亚也是一个为中国所熟知的名字。
他曾两次专访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曾撰文呼吁美国自我反省,不要把美国经济不好的责任都赖到中国头上。
但他们在这次辩论中的一些观点依然引起了不同声音。
刘江永就不赞成“中国身处‘群敌环伺’的竞争性环境中”。
“不存在什么群雄联合斗地主,中国经济的发展最后是指向多赢的结局,并非单方获益,或者谁和谁联合起来作对。”刘江永说,“中国周边各国会根据本国的需要来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即使是竞争,只要是良性的竞争,也会有促进意义。”
和李稻葵一样,刘江永也谈及了一些本质问题。
“西方国际关系战略中的基本概念是现实主义,既不知道可以不通过战争也能称霸的模式,也没想清楚成了霸主以后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行王道,而非霸道的传统。一是为了本国利益不受外部侵犯,二是为了天下达成共赢。中国这种思维模式,西方很难理解。”刘江永说。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