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A股年内或现拐点基金加仓仍谨慎

2011年06月21日 05:23 来源:金融时报

  王璐

  虽然目前通胀和增长的压力仍然难以消除,但市场估值的吸引力明显,上市公司整体盈利也维持在一定水平,因此在下半年,随着货币政策的渐趋平稳,市场或迎来难得的反弹机会。但潜在的负面因素依然不可忽视,基金经理们宁可谨慎一些,持币观望。

  记者王璐经过连续两个月的单边下跌,上证指数已经击穿2650点的支撑位,且丝毫未呈现出止跌企稳的态势。而就在市场内恐慌情绪蔓延之际,央行在5月CPI数据公布当日依然选择提高准备金率,这在充分体现国家控制通胀决心的同时,也为A股的走势蒙上一层阴影。对此,基金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通胀和增长的压力仍然难以消除,但市场估值的吸引力明显,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因此在下半年,随着货币政策的渐趋平稳,市场或迎来难得的反弹机会。

  市场:短期反转难实现拐点或在下半年

  对于年内A股市场幅度超过10%的下跌,鹏华基金表示:“政策的不确定预期和阶段性供求失衡导致的市场估值中枢不断下移是两大主因。”

  “一方面,上半年CPI迭创新高,以控制通胀为核心的政策压力不会放松,资金面日趋紧张。”鹏华基金解释说:“另一方面,剔除金融行业,沪深300其他成份股的静态市盈率在22倍左右,与2008年底18倍的水平仍有明显差距,估值中枢的逐渐下移将是市场演变的必然趋势。”因此,鹏华基金判断,目前市场仍在继续向下寻求支撑的过程中,振荡和调整或将持续。

  虽然在短期内,市场大幅反弹的行情难以实现,但大部分基金人士均表示,A股在下半年或迎来拐点。万家基金表示,去年年底,一方面是货币紧缩到一个对股市而言的临界点,另一方面是经济基本面也到达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顶点,市场的趋势性拐点产生了,结构性泡沫开始崩溃。“从经济基本面和流动性收缩的趋势性看,今年大部分时间都可能进行结构性的估值修复,可能要到第四季度才能看到流动性改善和经济重新上行的拐点。”

  同样地,南方基金也将反弹的时间点定在四季度左右。南方基金表示,中期而言,维持全年N型走势的看法,等三季度通胀见顶回落、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之后,市场将迎来难得的反弹机会。“由于下半年节日较多,食品价格的攀升或对CPI产生一定的推高作用。”长信基金表示:“但从总体来看,影响通胀向下的因素依然起主导作用。首先,随着旱情的缓解,对秋粮丰收的影响将不断减弱,未来粮食价格或维持在合理价位;其次,包括汽车、家电在内的非食品价格呈现向下趋势,且不易受涨价因素影响。”因此,长信基金预计,一旦通胀得到缓解,上涨可能成为下半年市场的主基调。

  仓位:持“弹”观望加仓态度依然谨慎

   “困难是一时的,前途是光明的。”俨然,这句话已经成为众多基金的“口头禅”。然而,记者发现,在“底部”呼声强烈的同时,基金却并未大手笔抄底,这是为何?

  根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6月16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上周偏股方向基金平均仓位变化不大,依然处于八成以下,属于历史低位。其中,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仓位为79.70%和74.00%,相比前周微幅下降0.16和0.49个百分点,只有配置混合型基金的仓位基本持平,达到66.07%。按照上述仓位计算,公募基金加仓的资金数额最大可以达到可支配资金的三分之一,约为1100亿元。

  “基金手里的子弹还是比较充足的,”一位券商人士表示,“但是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明显超出了机构的预期,虽然缓解了加息的压力,但资金面的紧缩更加明显,基金也不敢轻举妄动。”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的研究人员在与本报记者的连线中也表示,基金之所以喊“底”雷声大、加仓雨点小,主要是从感性的角度考虑,A股波动屡出预料,目前加仓究竟会是“先知”还是“先烈”,谁也不敢下定论。“虽然市场已经有较大幅度回落,个股的泡沫也得到明显挤压,A股投资风险显著降低,但潜在的负面因素依然不可忽视。在这种利多、利空反复交织的复杂环境下,基金经理们宁可谨慎一些,持币观望。”

  板块:政策面频吹春风新兴产业重返“舞台”

  “从5月底开始,各种指标都显示国内宏观经济增速已经开始回落,中国经济滑入滞涨的风险在增加。”东吴基金表示:“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行业的投资机会主要集中在受益于滞涨背景的行业,比如能源、高端消费品、新兴商业模式的服务性行业等。”

  “从政策面看来,新兴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上投摩根基金称,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元年,将会有一揽子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出台,包括税收优惠、消费补贴、政府采购、研发支持和吸引人才等。据媒体报道,未来5年拟投资10万亿元支持七大新兴产业发展。“受益于此,新兴产业未来10~15年均复合增长率预估可达20%以上。”

  据了解,在过去5年内,上证新兴和中证新兴指数的涨幅分别为593%和589%,而同期沪深300和上证综指的涨幅仅为239%和142%,中小板综指同期涨幅也仅为427%。基于此,上投摩根基金表示:“大盘自经历了近期的调整后,估值水平已经基本到位,7月新兴产业将迎来较好的建仓时机。”

  “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是‘一保一压’。其中‘保’的就是新兴产业,因此新兴板块未来反弹的力度将会很大。”一位私募人士如是说。“未来国家放松信贷,大力扶持的行业一定是新兴产业,新兴产业中最看好新材料。”西域投资管理公司的相关人士也认为,新兴产业是其投资的首选。“中国产业要升级、现代经济要发展、军事工业要加速,材料是基础中的基础。像美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军事工业中的技术运用到民营企业能够产生10倍,甚至1000倍的收益。”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