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裕武汉东湖涉违建10万平 管委会1年未能制止

2011年06月23日 06:44 来源:时代周报

  东湖管委会接到投诉后一年未能制止

  本报记者 彭岩锋 姚海鹰 实习生 张金刚 发自武汉

  6月18日当天,武汉大雨倾盆。

  大旱之后,这座城市又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强大暴雨的侵袭。气象部门称光这一天的降雨量相当于15个东湖的水量。

  狂风骤雨之后,东湖水位已超过最高控制水位,内、外湖连成一片,一派浩瀚飘渺的景象。

  而在东湖湖面数百米之外,一片红砖建筑群分外刺眼。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下称东湖管委会)的几名知情领导向时代周报记者举报,这些都是违建房,总占地90多亩,建筑面积逾10万㎡。“早在去年就已开始施工,前些日子更是日夜倒班在赶进度。”武汉华裕李氏经贸集团(下称华裕集团)正是违建的幕后主导者,当地村民就此曾向东湖管委会投诉却未有反应。

  违建项目在当地媒体的多次介入之下,现已停工,但却一直未有拆除。“难说什么时候又开工了。为什么这么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却一直得不到纠正呢?”当地先锋村的一名老农气愤地说。

  因资金压力大抢先违建

  这一违建群位于东湖风景区落雁区的先锋村一组,武汉市三环线以东,落雁路以北,是东湖风景区落雁区的核心地段,距东湖仅数百米。

  5月16日,逾百米的建筑旁,工人正在紧张地施工,声音嘈杂。杂乱的碎石、砖块散落地上,刚凝固的水泥中裸露出灰黄色的钢筋。空气里也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泥浆味道。

  远远望去,这一红砖结构的建筑群由南北方向延伸开去,甚是庞大。建筑群的一层已基本完工,建筑工人正在准备铺盖二层预制板。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建筑群的东侧便矗立着一个高数十米的22万伏高压电压铁塔。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过5米,铁塔底部贴着一块偌大的警示牌,上书:保护区范围为15米。建筑工人对此不以为意,“反正我们是按照公司老板的授意施工的,要赶进度,哪里顾得上这些。”

  数名愤怒的先锋村村民指着这个建筑群说,“他们的违建很早就开始了”。早在去年,华裕集团就在此开工建设了数栋门面房,起初因为周围有树木遮挡,“我们并没有觉察,今年4月他们就加快了进度。”

  华裕集团方面回复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邮件中表示,正在施工的项目为“武汉东湖商贸物流城”,预计总占地面积约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18万平方米,总投资2.45亿元。而令人好奇的是,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物流项目,却未取得建筑施工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等相关证件。

  华裕集团执行总经理徐卫民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有规划局的手续。”同时,他也坦言,“现在就是因为手续不全,正在办手续。”而在此之前,徐卫民曾向当地媒体坦承,“严格说来,确属违法建设”,至于为何在未办理齐全手续的情况下就抢先一步进行违建,他的理由是“按企业目前的实力,想完全把所有的费用全部交齐再来建设的话,周期太长,资金压力太大”。

  据记者了解,这块土地早先是菜地,土地性质为农业用地。华裕方面给出解释说,“后来为支援高铁建设,土地被征用为产业还建用地。”先锋村于2008年12月9日取得了武汉市规划局颁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用地性质为:商业用地,2011年4月1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已通过【2011】第100号文对该宗土地进行了公示。

  先锋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原华则称,该村只负责用地规划,是否违法不清楚。

  6月20日,徐卫民在电话中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它(先锋村)跟我们签订了合同,他们出地,我们投资,双方合作进行项目开发”,并于2007年双方签订了“联合经营”合同书,项目建成后的资产由两家共同拥有并负责经营。而此前,华裕方面对外界的答复却又是另一个版本:华裕与先锋村成立合资公司。徐的两种解释并不一样。

  华裕集团的小算盘

  时代周报记者经过多方调查取证后发现:真实的情况是另一副模样。

  武汉地理信息平台图像所显示,这一项目占地显示颜色为绿色,即为旅游用地;如若要改作商业用地,东湖管委会须向国务院上报规划,获得建设部的允许。该公司所谓与先锋村“联合经营”抑或是成立合资公司均属子虚乌有,实则是华裕与先锋村部分人的私下协议。

  除去上述的违建举动,华裕集团在先锋村的城中村改造中承建的“还建楼”项目也引起颇多质疑。

  据华裕集团介绍,先锋村还建项目系2007年先锋村(1000多户村民大面积拆迁)为支持国家重点工程—武广高铁建设,国家批给先锋村的住宅还建用地,规划批准总建筑面积为17.1万平方米。2008年,华裕集团与先锋村村委会签订还建楼承建合同。

  东湖景区管委会的知情领导向记者举报说,华裕在原来的17.1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大面积违规多建,以图暴利。记者获得的两份编号分别为A142007259和170121—SJ的《东湖先锋村还建住宅区总平面图》显示,华裕原本打算在规划区域的南侧多建8栋还建楼,共2.8万平方米;而实际情况却建设了12栋,约6万平方米。

  知情人透露,华裕计划将违建的“还建楼”部分先分给村民,而剩下来的原本规划之内具备齐全手续的还建楼便可作为商品房出售盈利。

  华裕集团对此并不认可:由于项目开工至今靠北边的区域旧房拆迁工作一直未能实施,导致项目北区无法施工,经村“两会”通过,并报经东湖管委会同意将位于南面空地作为对不能实施面积的弥补,“但是总建筑面积不能超 17.1万平方米。北边以后要做,村里需要另外办手续。”

  同样,它的这一调整也没有办理项目位移变更手续;同样,属于“边建边报”。

  而据知情人士介绍,这两个违建项目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建楼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现已开工两年了却仍未完工,真实原因是资金紧张导致进度缓慢。

  “还建楼”项目总投资约为2.8亿元。上述知情人爆料,“华裕集团经济实力并不强,甚至承建先锋村的还建楼都是靠建材供应商垫付材料。因资金周转短缺,他们四处在找贷款。甚至连物料费都是由供应商垫付。”上述人士如是说。而违建群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十分抢手,周边地价已达600万元/亩,若能抢下此地块,其地价就有5亿元之巨,这无异于一笔额外的收入;或者也可将此项目迅速用作贷款,以获得一笔将近2亿元的贷款以暂缓燃眉之急;如果不成,按照现行的拆迁补偿标准,华裕依然可获得一笔2亿元的补偿。

  徐卫民表示,“根本不存在垫资。我们与建筑商采取按进度付款的方式。村也是按照进度给我们付款。”因为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沃尔玛提供,“我们这里每个阶段都有付款,所以建筑商他也没有什么压力。”

  利益下的纵容默许

  对于华裕集团开发物流项目的“先斩后奏”之举,东湖管委会城管局曾在5月17日下发了停工和拆除的处罚通知。

  当时,华裕方面停止了对物流项目的施工。在短短的几天之后,华裕又再一次开工建设,直至5月25日又再次迫于舆论压力停止施工。

  直至时代周报记者发稿前,物流项目工地依然未见开工,现场已无一人。可拆除却从未开始,东湖管委会的执法工作人员也没有前来强制执法。这一片面积巨大的违建群依然存在于东湖风景区内,大煞风景。

  对如此严重的违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城管局办公室称,该局现场调查确认华裕集团行为确属“违法建设”,已下达文件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但因“情况复杂,执法难度较大”。村民对此忿忿不平,“下了通知却不来执行。以前一有违建房,即使村长参与的也过不了这关。华裕却能一直挺着。”

  除此之外,作为位于全国4A风景区内的施工项目甚至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徐卫民认为华裕集团并无过错,起码从程序上,获得了东湖管委会的首肯。去年下半年,东湖管委会召开了会议,发改委、城管局、国土局等相关部门都有出席,“几乎所有的局长都到了。”最后的结果便是“管委会认可我们属于边报边建的项目”。而对于环评,他如是表示,4A风景区可以做商业开发,“经过专家论证以后,这个项目是属于无污染的项目。”

  一名得知违建情况的武汉市环保局工作人员对此痛心疾首,“东湖作为全国闻名的4A级旅游风景区,无论是否属于污染项目,都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获得国家环保局的通过后方才可以开工。”

  华裕集团为何得以在如此严重违规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在东湖进行相关开发。记者了解到,华裕集团位于武汉王青公路中段,隶属东湖管委会。前身武汉总观园乡村休闲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5月21日;2003年底,收购武汉市原华裕镀锌板厂,从此跨入了钢铁贸易行业;2007年4月2日,正式组建武汉华裕李氏经贸集团有限公司。据其官网介绍,华裕集团现已成为集科技、工业、贸易、仓储、房地产开发、劳务、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企业,下辖5家子公司,目前集团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创利税可达6000万元。而物流项目完全建成后,每年可完成钢材、建材、物流交易额超过50亿元,预计每年可向东湖风景区缴纳税金5000万元以上。

  实际上,华裕集团“借势”东湖风景区早有时日。2008年5月,华裕集团旗下的总观园国际商务度假酒店正式营业。如今徜徉于东湖风景区的林荫小道中,酒店的广告牌便赫然可见。酒店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李家大湾特1号,陆地面积45亩,地处东湖塘林湖东岸的一处三面环水、一面连接落雁路的半岛上;与磨山风景区隔水相望。周边的朱碑楚城、东湖湖光阁、沙滩浴场等景点都尽收眼底。酒店内设施也几近奢侈豪华,一应俱全。

  华裕集团董事长李少华现在也身兼多职,武汉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执委、湖北省省管专家、武汉市“十杰”星火计划带头人。

  东湖违建年达百起

  华裕集团在两个项目中皆有诸多违法违规之处,为何却难以查处?

  “物流项目至今手续不全,环评未有结果,便‘先斩后奏’,分明就是违建;而城中村的‘还建楼’则涉嫌更改规划,涉嫌借机谋取巨额利润,却也仍然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武汉大学一名法学专家说。

  据《武汉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三条规定,“未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搭建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由城市管理执法机关责令改正并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依法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当事人承担。经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审批的建设工程,未按审批规定建设的,由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查处。”

  自4月起,武汉在全市掀起干部问责风暴,实行官员“治庸计划”,甚至成立专门的“治庸办公室”。目的便是改善公务员的工作作风。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东湖管委会在接到村民举报,并在当地媒体介入的情况下,却依然袒护华裕集团,采取默许乃至纵容的态度,一路大开绿灯,准许其“边报边建”。这让人好不奇怪。

  东湖之于武汉,恰如西湖之于杭州。东湖风景区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万余亩的山林林木葱郁,湖水镜映,是武汉人休闲的好去处。

  东湖长达112公里的湖岸线更让人流连忘返。同时,这优美的湖岸线是诸多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早年,违建事件在东湖之畔也并不鲜见。为加强对东湖的管理,改变一个东湖风景区多个“管家”的局面,5年前,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正式成立。原东湖风景区规划范围内的面积和与之相连的部分面积,一次性划归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托管。

  在此之后,事发东湖风景区的违建事件比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多次恶性违建事件见诸报端。

  2010年初,深圳华侨城集团将属于东湖核心一级保护区的450亩水面,以“土地”名义竞得,欲“填湖开发”营建星级酒店。本报独家对此事件进行报道之后,华侨城集团称项目规划用地中不涉及任何东湖水面范围。令人不胜唏嘘的是,东湖管委会称“填湖开发”一事纯属子虚乌有。最终,在众多媒体的舆论压力之下,东湖的450亩水面得以保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发生在东湖风景区的违建事件就多达百起。正是因违建如此猖獗,武汉市市民甚至有了“种”房子一说。

  “种”房子种下的只是违建之房,东湖或许留下的是一个永远的伤疤。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