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4日 00:45 来源:经济参考报
梅新育
甚嚣尘上的降低奢侈品进口关税传言遭到了财政部的公开否认,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降低奢侈品(严格来说是中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这是值得庆幸的决定。
无论是为了宏观经济稳定,还是为了长期经济发展,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都不是物价越低越好;当前某些舆论把中国某些价格高于别国当做中国不如别国之处,实际上这些价格差距恰恰反映了中国在宏观经济稳定性和长期发展上的成功,至少部分如此。对于一个正在努力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为了保护国内产业,遏制国内居民对进口奢侈品的消费,提高资本积累,实现经济赶超目标,设置关税等进口壁垒的原则应当是:初级产品进口壁垒低于制成品,零部件进口壁垒低于整车整机,消费品高于生产原料,奢侈品进口壁垒高于中低档消费品。即使是外资在国内设厂生产的产品,理想的状态也不是让它们把高中低不同档次市场“通吃”,而是要能够给民族产业留下生存的空间和赖以起步的“根据地”,能够从较低档产品起步,逐步壮大,最终能够与西方企业、西方品牌较量。在产业发展政策框架下的成功的贸易政策,应当着眼于促进本国产业发展,以及满足国内居民的必要消费需求,而不是满足其追求西方名牌之类虚荣的消费欲望。
为此,各国不仅在经济“赶超”阶段经常运用关税、质量检验检疫、汇率等各类贸易壁垒阻碍制成品进口,就是在已经跃居发达国家之后,各类进口壁垒也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已经消除了外汇缺口约束,一部分消费者追逐国外名牌不至于危及我国国际收支平衡,我们已经有条件对这种盲目追捧宽容一点,但我们的贸易政策不应以便利、满足这种对外国时尚消费品的盲目追捧为目标。
由于这种“发展导向”的进口壁垒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欲望相悖,与发达国家利益冲突,能否有效做到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成败,也是衡量一国独立自主和政府行动能力的重要标杆。笔者认为片面谈降低高档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决策被非理性消费需求和高收入利益集团的短视绑架之虞;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这个问题上做得比较好,希望能保持下去。未来即使适度降低奢侈品进口税,幅度也只应该是有节制的。
不少人认为,关税是导致进口奢侈品在国内售价偏高的主要原因,降低进口关税有助于拉平与国外同类商品价格。然而,关税之外的其它流通环节成本也是造成奢侈品在华售价高的重要原因,不能简单将高售价归因于关税,最重要的还是中国部分消费者盲目崇洋,给进口奢侈品价格火上浇油。所以,即使降低进口关税,奢侈品国内售价也未必会降低。
不仅如此,目前国内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分化和矛盾激烈,如果我们的经济政策决策显得太多地为高收入群体个人利益着想,这完全有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不错,对于进口壁垒,有些消费者会选择去国外买或者代购,对此,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堵塞代购漏洞和个人随身物品漏洞,而不是片面主张降低进口税。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