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7日 00:38 来源:《新世纪》周刊
财新《新世纪》记者 张冰
公募基金从基金经理到公司高管纷纷离职,是市场的人员正常流动还是机制弊病已令人无法忍受
基金行业的人才转移,已经从基金经理转向了基金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据财新《新世纪》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底至今,在不到半年时间内,约有18位基金公司高管离职。
最新消息显示,华泰柏瑞总经理陈国杰也将于近期离任。“他要回到原来的AIG。”业内人士透露。其中,招商基金总经理成保良,已公开对媒体表示将于6月离任。
德圣基金研究公司董事长江赛春表示,每个高管都有离职的具体原因,但核心问题还是股东对管理层的不满意,以及公司治理的弊病。
基金公司的高管作为基金公司日常管理第一线人物,对于整个公司的公司治理、业务发展、团队建设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其离职对基金公司的影响远甚于基金经理。到底是什么原因令众多基金公司高管纷纷离职?
“因为他们有关系”
成保良一手创办了招商基金并服务了八年之久,但他决定离开。消息人士透露,成保良将成为上海瑞力投资主要筹备人,该公司是上海国际集团按照合格境外投资人(QFLP)政策发起设立的本外币产业投资基金。
成保良1992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1996年起任职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和稽查部,2000年以招商证券顾问的身份参与筹备第一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招商基金。2002年12月27日,招商基金公司成立,成保良正式以中方股东代表的身份任招商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
成保良在招商基金建立了一套投资管理体系,包括“遵循价值和成长相结合”的投资理念;引进、改造和应用合资外方ING集团提供的先进投资技术。
截至2011年一季度,招商基金旗下管理的基金数目已经达到了19只,总管理规模为373.66亿元,在去年基金公司规模大肆缩水的时候,招商基金的规模增长了66.48亿元。
成保良的离职,显然与业绩无关,任职八年也说明其长袖善舞,善于处理与股东的关系。不过,当基金市场的发展整体陷入停滞之时,所有人都面临着职业规划的调整。
2007年底,中国59家基金公司的基金总份额达到了2.234万亿份,管理的资产总规模近3万亿元。此后,公募基金行业就止步不前,无论是市场形象、规模、投资回报等都陷入停滞,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的基金公司增加到了63家,管理的基金总份额为2.29万亿份,管理的资产总规模为2.44万亿元。
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基金(PE)投资热度不断上升,各种各样利用直接投资暴富的案例层出不穷,二级市场的收益远远低于一级市场。而私募基金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生长,大批基金经理跳槽私募基金。
“做二级市场一年也比不上人家PE一单的收益,而且还受到各种监控,不能炒股,不能传短信,电脑完全被监控。”某基金公司高管说,“现在的潮流是基金经理去私募基金,因为他们会炒股票;基金公司高管去PE,因为他们有关系。”
“成保良有着丰富的监管部门工作经历,同时又长期在基金公司进行业务管理,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政府关系都很强,去新的PE公司显然有很多优势。”业内人士评价说,“他应该算是目前基金行业转投PE的最高级人物。下一步还会有更多人投入PE行业。”
据深圳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透露,招商基金成保良离职后,原国联安基金公司总经理许小松将成为新的招商基金总经理,许小松在国联安基金公司任职三年,管理资产规模从56亿元扩大2倍,达到174亿元,业绩在中小公司中排名靠前。
无业绩就下课
已经离职的数位基金公司高管中,约有一半的高管任职时间不超过三年,甚至有任职时间不过九个月的总经理,他们往往供职于管理资产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
2010年12月11日,刘珀宏辞去天治基金总经理职位,他在天治基金的任职不过九个月,实际任职时间不过四个月。这一年刘32岁,是最年轻的公募基金公司总经理。他离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公司规模小,经营业绩和规模压力大,而股东方面难以协调。
天治基金被认为是中国60家基金公司中高管变动最大的公司之一,成立八年来,先后更换了四任总经理,平均每人任职都不到三年,其原因就是股东与管理层之间摩擦不断。天治基金管理的基金份额,在目前62家基金管理公司中位列58名。
在这轮离职大潮中,众多中小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总经理职位的包括天弘基金胡敏、益民基金祖煜、万家基金孙国茂、万家基金李振伟、华富基金谢庆阳、民生加银张嘉宾、金元比联易强、长盛基金陈礼华等,副总经理级别的有信诚基金桂思毅、信达澳银基金宋三江、银华基金陆文俊、光大保德信基金袁宏隆等。
金元比联基金公司总经理易强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机构面前,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仅仅是公司战略的执行者。董事会的决议,即便总经理认为不合适也得去执行,并按照这个战略去构建公司的团队。
“总经理只是董事会决议的执行者。”易强表示,现在基金业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除非有很大的魄力和决心进行大的投入,否则很难与其他大型基金公司抢占市场份额。
当业绩难以达到股东的目标时,“任期满了只能走人。”一位基金公司副总经理表示。他透露,一些规模小收入少的基金公司股东,喜欢给新聘任的基金公司高管下达不切实际的业绩目标,恨不得一年就进入第一阵营。但由于没有收入,请不到好的基金经理,业绩更不好,销售也难以推开,规模更是难以做大,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以前100亿元是个规模线,但由于现在银行等销售渠道分成比例越来越高,管理费的50%都会被销售渠道拿走,那些没有谈判能力的小基金公司,60%-70%的费用都被销售渠道拿走,基金公司的盈利线已经大幅提高。”这位人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管明知目标难以实现,仍然知难而上,“可能就是奔着总经理的职位,混个三五年任期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在现有基金公司高管纷纷离职实现个人新目标的时刻,目前已经有申万菱信、中海基金、国海富兰克林多家公司由其他高管代理总经理,而长安基金、财通基金、英杰华基金、国金通用基金、安信基金、德邦基金、盛世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排队待批,基金业人才明显供不应求,有经验的高管更成了香饽饽。
华夏基金公司总经理助理、机构部投资总监郭树强近日离职,加盟天弘基金,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华夏基金公司目前旗下管理资产总规模超过2200亿元,在业内拔得头筹,更有王亚伟等明星基金经理,多只基金排名靠前。而成立于2004年的天弘基金,目前旗下仅有6只基金产品,资产管理规模不过70亿元,在行业中排名后四分之一,但后者在去年整体业绩出现了一定提升,产品创新获得成功,全部股票基金均实现正收益,排名进入同类前20%。
郭树强在华夏基金筹备期间即进入公司,任职13年有余,离职前是公司投资委员会成员之一,属于公司核心管理和投研人员。其间,郭树强曾担任基金兴和和基金兴华的基金经理,离职前掌舵机构部,主要负责专户、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业务。
“宁做鸡头,不当凤尾。”这是业内人士评价郭树强跳槽天弘基金的主因。
高管利益圈
几年来,博时基金总经理肖风屡屡传出将要离职的消息,博时基金对此一概予以否认。
肖风在基金业内地位颇高。老十家基金公司总经理目前在位的,只有华夏基金公司的范勇宏和肖风。接近博时基金的人士表示,肖风屡次传出离职的传闻,背后的问题是肖风和股东之间存在管理权和利益分配的分歧。
“出力干活的是管理层和下面的基金经理,但是受益最多的是股东,这很影响士气。”这位人士认为“这是中国基金公司治理制度的恶果”。
业内有呼吁,开展管理层持股计划可有效降低公募基金的人员流失,然而这一政策短期内看不到任何操作的可能,管理层也对此持不同观点。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基金法》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各部委征求意见阶段,也并未涉及基金公司高管持股,但明确了私募基金的法律地位。“肖风如果离开博时基金,更有可能的去向也是私募基金。”知情人士说,“在私募可以实现业绩与薪酬的完美结合。”
近几年,博时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在业内紧随华夏基金,处于第二的位置,南方基金管理公司处于第三,但2010年起由于内部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博时的业绩迅速下滑,2010年底以86.27亿元的亏损居于行业倒数第一,资产规模也被南方基金超越。
一位前基金公司总经理向财新《新世纪》记者表示,与基金经理不同,总经理一般不直接参与具体的投资,主要任务包括对内、对外两个层次——对外,和公司的股东以及各个业务合作伙伴和各个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对内,则是内部管理、市场、投资、研究等。不同的公司,基金总经理的职责有所不同,离任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深圳某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如果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很强势,管理介入很多,如华夏的范勇宏、南方的高良玉等,这样的总经理变动对公司影响很大。“如果公司已经在制度化运转,公司治理结构很好,那么个别高管的离去,对公司影响不大。”该高管表示。
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也表示,基金公司总经理,本应成为系统中的一分子,而董事会才是公司的“头脑”。但是,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所衍生的后续问题往往引人注目。一个总经理离职,常常会带走一批人,包括投资总监、基金经理等。“就像饭馆经理辞职把厨子都带走一样,这个饭馆显然开不下去。”某基金公司高管表示。
伴随着基金公司高管的变动,监管部门的一些官员常会以漫不经心的语气暗示新任高管人选。“有些基金公司的股东,特别是股东是证券公司的,直接受证监会管理,肯定原话照办。”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大家都把基金公司当成发财的地方,安插各类关系,一些监管部门内部人士也趁机下海,这对行业不好。”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