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陈幼南:良心乃为商者根本

2011年06月29日 15:44 来源:潮商

  潮汕人向来以会做生意、能赚钱著称。潮商的成功之道,是建筑在笃信团结,注重诚信操守之上的。陈幼南博士是潮籍香港爱国实业家、饲料大王陈伟南的独子,其身为潮汕人后代,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

  重诚信才能获尊重 

  “商人要有良心,注重诚信操守,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这是去年刚刚就任香港潮州商会第47届会长陈幼南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

  在商场上,陈幼南无疑是成功的“商二代”。自1985年回港经商,他子承父业,在动物饲料行业大展拳脚,充分历练。在最近几年,原本学化工的陈幼南重拾专业,参与高科技项目,成立了农业生物科技和石油提炼技术的公司。在谈及潮商及父辈的创业之路时,陈幼南感叹,香港潮州商会老一辈的会董,绝大多数都是白手起家,靠刻苦耐劳闯出一片天。他的父亲,陈伟南先生其实也做过小贩,跟其他赴港发展的潮汕人一样,当年艰苦创业、辛勤经营,最终成为香港工商界的佼佼者。正是这种勤恳敬业、团结笃信,成为潮商最优良的品格标识。“潮汕人之间,守望相助精神强,十分团结。更重要的是讲信用。老前辈们做生意不用签合同,握个手就成交,大家都会自觉守承诺,背信弃义者必定臭名远扬、无立足之地。”

  在今天,估计有4000万潮汕人分布于内地、香港、东南亚及海外。在陈幼南看来,广泛的人脉网络,加上团结互助,凭着一颗诚信的良心营商,是潮汕人在外地能够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在陈幼南的心目中,老一辈企业家最值得称颂之处就是维持融洽的雇佣关系。因为早年潮汕人到香港开公司,手下的员工大多是请家乡邻里来帮忙。由于地缘、血缘的关系,老板与员工之间就像家中子侄,没有雇主与雇员那般“等级森严”,甚至伙计退休之后,公司还继续发工资。

  针对近年所出现的一些急功近利且为富不仁的现象,陈幼南常常告诫身边人:“我们潮商要注重诚信操守,唯此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回馈社会是商人的责任 

  “不仅要取之有道,更要重视回馈社会”——这是陈幼南的座右铭,也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优良传统。

  陈幼南对于公益事业的热心程度,丝毫不亚于他的父亲陈伟南先生。陈伟南先生早年曾经许诺:“在香港挣一元钱,就会给家乡五角钱。”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并把慈善事业扩展到家乡以外。

  作为香港最具规模的工商社团之一,1921年成立的香港潮州商会,所推崇的营商哲学就是这种“取之有道,回馈社会”的精神,这也是讲求商道良心的完美体现。商会的六项宗旨之中,就有三项涉及公益:“服务社会、兴学育才、扶贫救灾”。近年来,潮州商会在推动工商活动、贸易交流之余,还致力于各项社会工作。例如,他们在香港开办中小学校,在大学设立奖学金,关注青少年吸毒的问题,大力支持各地赈灾等等。此外,商会还帮助年轻的潮籍人士就学及创业,举办夏令营介绍潮汕文化,促进各地文化交流,并积极推动与香港多间高校的合作,其中包括与浸会大学合办潮州话班、在理工大学举办潮汕文化研讨会、在城市大学的中国文化中心增设潮剧课程等等。

  “作为商会,回馈社会是我们需要尽的责任。”陈幼南说。他唯恐公益工作做得不够,常常鞭策自己及同事:“要多关爱弱势社群,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这方面商界应该再做多一些才是。” 陈幼南带领一班热心的潮籍企业家,支持香港政府的反吸毒工作,成立专责的禁毒小组持续跟进。并通过举办“人间有情”大型摄影比赛等活动去宣扬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出钱出力支持香港公益金慈善筹款活动等。

  除了积极从事公益活动,关注社会民生及政情动态,陈幼南还不时向政府提供意见,并认为,这也是商人回馈社会的方式之一。在陈幼南的带领下,商会不断加强参政议政工作,针对民生、教育、环保等各方面社会事务,邀请官员学者举行座谈,加强同潮籍立法会议员的联系,尽最大努力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方秋潮:做人之道 管理之道

  “要想成功,先学做人。人做好了,人生就已成功七成。人做好了,做什么事都会事半功倍。”现任广西秋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广西潮人商会会长方秋潮近日在汕头大学商学院、MBA教育中心联合举办的2011年第二期潮商论坛上作了“人生与管理”的主题讲座。

  如今已经由纯粹工业经营涉足房地产、金融、旅游、酒店等多种行业,热衷各项社会活动,积极参政议政,在全国工商联、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政府担任多个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要职的方秋潮,有谁会想到在1988年开始创业的他,起步资金只有三百六十元,但经过多年的顽强奋斗,如今一手缔造起较大的商业王国。

  在商场摸爬滚打的这25年来,起落沉浮,沧海桑田,如今已颇有成就。在他看来,他的成功没有什么秘诀,靠的是努力奋斗,靠的是把握机会,靠的是不断学习,这也许就是源于他的教师本性吧。

  “要做生意,先学做人;要搞管理,先管自己。”这是方秋潮常挂嘴边的一句话,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看来,在商场与人打交道靠的是人缘关系。管理的根本点就是自我管理,要先管好自己,才能给员工一个好的榜样,有样学样,如此,管理已成功一半。

  虽说商人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企业,积累财富。但商人并不完全只是赚钱的机器,应该同时注重修养,提高素质,因为“素质决定企业的寿命,胸怀决定企业的规模,品质决定企业的效益”。

  那么如何提高素质呢?在方秋潮看来,企业家的道德培养至关重要。他分析MBA教育在中国的成功率不高的原因时说,MBA教育在西方国家是一门很成熟的管理科学,其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较为完备,而在中国,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国民素质和职业道德目前还没跟上,因此没能完全体现其价值。“所以,在中国的MBA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道德教育+MBA=成功,德育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头等重要的事情。”20年前,方秋潮在广西职业大学讲课的时候就曾呼吁大学教育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5年前,他也曾在汕大讲过这样的话:“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少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关于此四品的使用: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少才,培养使用;无德无才,一般不用;有才无德,谨慎使用,核心位置千万不用。对于一个明智的人来说,道德是底线。道,即是规律;德,即是按规律来做人做事。违背道德,害己又害人,到头来,搞得自己走投无路,何必自绝自己呢?”

  方秋潮十分提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认为,中国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纵观漫长的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重视的时候,国家便繁荣兴盛;传统文化若受践踏,国家便灾难深重。从清末到上世纪70年代末,就是最好的例证。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易经),三个代表(儒、释、道),两个基本点(修心,修行)。如有良好的传统文化修养,可以使得一个人变得善良、正直、慈悲、和谐、幸福、快乐。

  方秋潮信奉古代画家董原的一句名言:师今人不如师古人;师古人不如师自然;师自然不如师造化。“向古人学习,向自然学习,向造化学习,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作为潮商,方秋潮觉得潮商之兴盛在于文化。文化是一种习惯,潮汕地区的商业文化是一种民商文化,是靠勤奋,拼搏,刻苦,节俭而有所成就的。潮商的主体文化是儒家文化。他强烈建议汕大商学院借助潮汕地区商业文化的优势,学习潮汕人的经营智慧,寻找有思想有文化有理论有体系的潮汕企业家经常来与同学们交流,建议学校组织或者学生个人利用假期多跟企业联系,在优秀企业中建立教学点,让学生多到有名的企业学习,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招生方法,再适当引入国学教育,这样,汕大的工商管理教育一定会更成功。

  方秋潮当过农民,当过医生,当过教师,办过塑料厂、药厂,在国外开过公司,现在做金融,地产,最近进军旅游业,涉及行业众多。对于自己为何跨行之多还能“满园花开”,用他自己的话来总结:“创业之道在于勇,治业之道在于诚,守业之道在于韧。企业之所以可以成功,创业必须有勇气,要有自信,要会观察分析。在商界成功的著名企业家,大多文化并不高,但他们有勇气胆量,有拼搏精神,不计较眼前利益,只要看得准,就下决心去做,因此大多能成功。”

  说到如何经营管理企业,才能使企业强大长久,他说:“企业经营是决定做什么。经营就是选择,选择不对,辛苦白费,方向找对,成功不累。企业管理是决定怎么做。管理就是四件事:建立组织,用对人才,设计制度,建立文化。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做久:企业做强靠管理,企业做大靠上市,企业做好靠诚信,企业做久靠文化;管理背后是哲学,执行背后是人性,要搞管理学哲学,要望执行知人性。”

  最后,方秋潮说:每个人应当“富而思进,富而思报”。他表示:在两江治理启动之日,就是他全力以赴回报家乡之时。他希望广东省人民政府、潮汕四市人民政府,抓紧调查研究、制定方案,尽早启动两江治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陈经纬:“敢说话”的潮商

  2011年3月,著名潮商、经纬集团董事会主席陈经纬在“两会”期间,提交了2011年的建议:国家应充分利用外汇储备,并借助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及其专业团队,积极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无疑,这一大胆的建议,使他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被人们誉为“最敢说话”的潮商。

  当媒体采访陈经纬时,这位备受关注的企业家,底气十足地阐述他的观点:现在中国民企走出国门发展存在两大难题:融资难和缺乏国际合作经验及国际化人才,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融资难。一是受金融危机影响资金缺乏,二是对我国企业情况和实力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地对企业进行资力评估,更为突出的是我国民企在境内的股权、无形资产难以办理国际抵押相关有效法律手续,导致难以从投资所在地获得贷款融资。“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民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全球资源分配的主要障碍。因此,需要国家大胆地拿出具有一定比例和规模的外汇储备,用于支持我国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发展,这是有效解决中国外汇储备过于庞大而衍生系列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民营企业“走出去”融资难的根本出路之一。为此,陈经纬主张动用外汇储备并借助香港国际化平台,扶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

  经纬集团董事会主席陈经纬,从2008年就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以他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屡次递交政协的“重磅”提案建议,每年“两会”期间都会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红人”。2008年,他提交了《关于持中国国籍香港居民享有国民待遇以自然人身份申办内资公司的建议》;2009年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作了《大力加强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大会发言,同时提交了《关于在上海世博会设立中国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馆的提案》;2010年提交了要加快企业所得税率改革,撤销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中对企业职工再教育培训费用的有关限制,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再教育培训力度。

  就动用国家外汇储备扶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的可行性,陈经纬显然是“行情透亮”,很有信心地分析道:从大方向来说,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我国外汇储备充足,为支持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提供了可行的前提。近年来,随着持续的贸易顺差、不断增长的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国外热钱的涌入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加。截至2010年末,中国外储余额达2.85万亿美元,位列全球首位。仅去年一年,我国外汇储备就增加4481亿美元,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势头将有增无减。

  对于利用国家外汇储备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的积极意义,陈经纬以肯定的语气说道:利用中国外汇储备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到海外投资,既切实可行,又一举多得。一、此举有助于优化中国外储资产配置结构,分散风险,提高外储的安全性和收益率。二、有效地解决民企“走出去”投资发展的资金渠道,为民企参与国际竞争、创建世界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三、将庞大的外汇储备资产转换为具有生产力的实质资产,有利于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战略资源。四、能够降低贸易顺差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投资过热以及高通胀的压力。五、在大型企业“走出去”为主导的基础上,增添一支庞大的生力军,为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至于香港在民营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作为香港中国商会主席的陈经纬,则认为:香港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为民企提供相应的服务或便利。他说:民营企业“走出去”面临的挑战是缺乏国际合作经验和国际化人才,导致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弱势;民企的“中国内地身份”同样也会成为一些国家和利益集团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口实。“一国两制”的香港具有各国普遍承认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良好的金融环境、完善的国际化服务体系以及管理经验和专业团队。

  “香港签署的WTO条款和中国内地签署的WTO条款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的人在香港建立的企业都属于港资企业,所以我建议有能力的企业,特别是那些有意进行国际收购的企业,可以在香港建立企业,这样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时候,就能够有效规避部分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内地设置的贸易壁垒,不易受到国际舆论的过度关注和恶意炒作。”

  一席话毕,媒体的记者们都感叹:陈经纬先生的“敢说话”可不是空泛的议论,他的心里有亿万中国民企,更心系国家民生。

  姚文琛:“扑克大王”的财富阶梯

  姚文琛,1951年生于广东潮阳,同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是同乡。姚文琛始终专注于扑克牌的经营,成为享誉全球的“扑克大王”。

  开小百货店嗅到扑克商机

  早在改革开放伊始的1982年,姚文琛从国企下海,最初开了一家小型的日用百货店。尽管从开张第一天起,小百货的生意就很红火。但在经营小商品的过程中,姚文琛逐渐发现扑克牌的销路出奇地好,许多人将一副扑克玩到又软又脏甚至折成两半也舍不得扔掉。

  骨子里那股潮汕人的精明,让姚文琛嗅到了54张牌里隐藏的商机,并开始从事批发扑克的生意,当时的生意做得相当不错。

  1991年,姚文琛办起了自己的扑克牌厂。三年后,他带着多年积累的1000万元,创建了上海宇琛扑克实业有限公司。在1998年的广交会上,姚文琛引进当时最先进生产线,姚记扑克一举进入欧美市场并名声大噪。

  卖扑克也要打出品牌

  在扑克业务蒸蒸日上之时,也曾有外企找到姚文琛提出向宇琛投资,并保证公司每年有800万美元的纯利润,只不过每年必须有1亿元的产品贴上对方的牌子。

  不过,姚文琛对这样的诱惑说了“不”。他坚信,中国企业缺乏的是品牌而不是市场,如果与外资合作,“姚记”或许可以获取较大利润,但是“姚记”品牌或许就会在市场上消失。

  2008年6月,姚文琛明确提出了姚记扑克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力争在3到5年时间达到年产10亿副的水平。

  不少人士认为,姚文琛是把简单的生意做到了极致,在技术和营销门槛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成为市场老大。“专注于一个很小的行业,一样可以打拼出一个广阔的天地”,姚文琛给在市场打拼的其他创业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姚氏营销讲究稳健实效

  在产品营销方面,姚文琛依然坚守潮商“薄利多销”的古老法则,每副扑克的净利润只有0.11元左右,但,去年一年,姚氏就在全国卖出了6.7亿副扑克牌。

  稳健,讲实效的经商手法,一直备受潮商推崇。姚文琛也不例外,“姚氏”区域大经销商模式为:在合理销售区域内选择一到两家一级经销商独家代理模式;“姚氏”的销售模式为“买断模式”:货一到经销商手里,经销商马上付款。在商品抵达终端消费者之前,就实现销售收入。

  家族身家将达14亿

  如同公司名字,姚记扑克从诞生那天起,就深深打上姚氏家族的名字。上市之前,姚文琛持有姚记扑克公司19.5%股份,其妻子邱金兰,3位子女姚晓丽、姚朔斌、姚硕榆各持有18.57%股份,共计93.86%,即使是上市后,其家族持股比例也超过70%。

  以公司2010年净利润7105.72万元以及发行后总股本9350万计算,在30倍发行市盈率下,姚记扑克发行价可达22元左右,也即是说,就是这样一张小小的扑克牌,使得姚氏家族的身家将达到14亿元左右。其中,姚文琛最大的女儿出生于1979年,两个儿子出生于1983年的同一天,应为双胞胎,28岁的年纪就拥有了近3亿的身家。

  张利钿:心系民生的潮商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代表大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雅士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利钿提出多项有关民生的建议,即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机动车辆带牌销售及老人养老等,特别令人注目。

  在潮商张利钿看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积极履行代表的职责,就要尽最大可能去了解百姓关注的热点及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近年来,“入园难、入园贵”再次成为民众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此,在今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张利钿建议将幼儿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他认为,政府财政应加大投入支持增办公立幼儿园,同时出台政策扶持民办幼儿园,既能扩充社会教育资源,又可降低家庭学费负担。他还提出,以政府为主导,对校车实施统一规范化管理,希望由中央、省市两级财政设立专项补贴,由地方政府、学校和公交公司联合出资,采购中小学校车,并将校车纳入公交系统,由公交公司运营,地方教育和交通部门共同管理,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此外,张利钿还呼吁政府制订法律条文,强制机动车带牌销售,以此减少无牌车带来的各种弊端。

  目前,我国正逐步进入老年化社会,越来越多的“4-2-1家庭”在抚养孩子、赡养老人方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对此,张利钿认为,应从制度、组织、活动设施和经费四方面解决养老问题,即由法律规定,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保障;涉老单位及团队开展有效的管理组织工作;加强养老院、医疗康复中心、文体活动场所等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保证对老年人服务的必要资金投入。

  作为一名企业家和食品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利钿还一直十分关注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张利钿提交了名为“食品企业在获得许可证之前必须通过食品化验室的认证”的提案,并在其中指出:这几年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报道很多,国家对食品安全也很重视,但目前仍频频出现一些大的问题。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要想控制好食品安全就必须从源头上下手。因此,他认为,实验室、中心化验室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产品都能先通过化验室检测,然后再投放市场的话,那么,产品的合格率肯定非常高了。而且,通过检测后再出厂,也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他主张,通过国家立法来强化这一环节,那就是: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通过强制的实验室验证才能获得许可证。 

  多年来,张利钿重视产品质量,参与新产品研发、产品信息反馈和同类产品的调查;与中大、汕大等大学专家进行交流,对严格化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产品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法典委员会有关婴儿配方食品法规标准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精心调配,产品的质量标准高于国内标准。如今,雅士利公司已率先成立了国内首个食品安全委员会,它的每一个产品都要经过十几道检测关卡,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公司投入千万元巨资,建立起国内一流的中心实验室,引进了国际先进的检测设备,实现对乳制品以及其它产品各项指标的全面检验,严格保证产品符合各项营养指标;集团分别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国家AAAA级企业良好行为标准等多项先进管理体系认证,各系列产品分别获得QS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雅士利公司连年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等称号。张利钿表示,在雅士利公司,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雅士利公司任何的市场拓展、品牌建设行为均根植于此。而企业对产品质量负责,就是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负责。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要是能代表群众心声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都有责任、有义务提出来。关注民生是全社会共同责任,这也是雅士利人一直秉承的精神。”张利钿如是说。

  张仕伍:“富而有爱”的潮商

  汕头的琪雅集团乐为中国的下岗女工提供成长的机会,已经坚持了13年了。

  1998年10月7日,汕头琪雅集团与汕头市劳动局联合举办“琪雅·中国万店连锁”暨“下岗再就业培训”双工程推介会,拉开了琪雅集团服务女性、回报社会的序幕。

  “琪雅·中国万店连锁”和“为下岗女工免费再就业培训”双项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到各地免费培训那些下岗女工,教授她们美容技术和美容店经营管理方法,帮助她们开店或者成为美容师,提供再就业的机会,并借此推动琪雅连锁店规模扩张。这种“免费技能培训+开店做老板”的模式,吸引了大批下岗女工关注。从汕头起航,这“双项工程”的巨轮接着向江西、福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等多个省市驶去。随着项目的推动,大批正苦于寻找工作的下岗女工加入到项目中来,于困境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女工们先是接受技能培训,然后由琪雅提供开店经营范本及产品,借助当地政府给予的相关支持,女工们只要付出几千元就可以开店做老板了。一时间,“双项工程”应者如潮,有的开店,有的成为美容师,自食其力,传播美丽,造就了一批下岗再就业的明星。这一时期,琪雅连锁店的数量急速增长。

  坚持长期致力于为下岗女工提供免费培训的琪雅集团,为了能更好地响应国家关于创业培训带动就业的政策,在广东省委、省政府,汕头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投资上亿元,建设了一个教学面积为20000平方米的教学基地,开办下岗就业培训学院,开办21种类别的培训班,提供7种创业模式和21种就业方向;试点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在原有的万店连锁创业模式基础上,推出“社区服务会所”的新的创业孵化平台;在粤东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培训学院逐步推广复制到全省、全国,形成全国性的规范化、规模化、连锁化的培训教育机构。同时,琪雅集团还将实现从办下岗培训到办学,从企业向职业培训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跨越,参与职业培训和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以教育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参与教育改革。

  当记者问琪雅董事长张仕伍:为何要在技能培训方面下这么大的功夫?他坦言:员工并不单单是琪雅的员工,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资源与财富。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关键在于是否有共同的愿景和共同的使命,是否能有“将基业做久做长”的心态,是否有“把爱送出去,把爱分享”的意识形态。张仕伍表示,琪雅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持续发展,基业长青,富而有爱的事业集团”,而能够帮助千千万万的人走上成功、幸福之路,就是“富而有爱”的最好体现。

  “富而有爱,情满神州”。作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张仕伍从没有忘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他时刻关心弱势群体,扶危济困,将爱心撒播到社会各个角落里。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中国四川汶川地区的8.0级大地震夺去了5万多同胞的生命,摧毁了数十万人的家园!突如其来的灾难,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然而,天灾无情人有情,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琪雅总部和琪雅网络即刻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援助”的精神,公司第一时间组成“琪雅四川灾区慰问团”,并组织领导琪雅四川分部的员工和各区经理进行自救,同时积极策划在灾区资助建设希望小学项目,帮助灾区学生重返校园,以此回报社会。从2008年5月到2009年8月,张仕伍和同事们先后四次前往四川灾区进行考察,经历长途跋涉,经过多方考察,最后决定分别捐献建造康定县麦崩乡小学及加郡乡老街小学。2010年12月1日,康定县麦崩乡小学圆满落成。如今,琪雅捐建的第二所灾区小学——加郡乡老街小学也开始施工。新学校圆了灾区孩子的读书梦,给灾区家庭带来了希望!

  据了解,琪雅集团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非常注重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其中,包含了天道、师道、孝道等理论体系的文化精髓更被奉为“琪雅商道”。“琪雅商道”是琪雅精神的深刻体现,其中,“天道”,是指企业要走积极向上、正确的发展之路,遵守国家的法规法则,富有社会责任感,成为“富而有爱”的企业。而“孝道”,则强调了关怀和爱的精神。张仕伍认为,“孝”就是诚信,就是担当,就是爱人敬人,就是知恩图报,就是回报顾客、回报社会,琪雅集团所举办的一场又一场爱心活动,就是回报顾客、回报社会——“孝”的表现。

  在董事长张仕伍的带领下,“琪雅”人凭着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用自己的职业化和专业素质,将“爱”播送四方,使“琪雅”品牌深入人心。如今,乐于为女性提供成长机会与空间的“琪雅”,已发展成为致力女性美丽健康事业的著名品牌。“琪雅”商标也被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陈振丰:一个偶然造就的传奇

  曾经,他和马云一样,对互联网知识“一窍不通”。然而短短几年间,他便成为国内知名的电子商务专家,身兼广东电子商会常务理事、深圳潮人海外经济促进会常务理事等多个职位。由他一手创办的全球NO.1网,在国内电子商务的红海中脱颖而出,成为业界领先的C2C/B2C网络商城。2010年8月,由于在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创新方面的成功探索,他被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评为“中国优秀创新企业家”。

  他就是陈振丰,一个典型的潮商。

  假如时光倒流回2006年,陈振丰没有在偶然间闯进电子商务的世界,也许他在众多行业已经如日中天,造就一段商业传奇。但是,人生没有假设。

  2006年盛夏的某天,劳累一上午的陈振丰回到家中准备小憩一会。“爸,过来看看这件衣服好看吗?”正上大学的女儿贝贝坐在电脑旁兴奋地喊着。陈振丰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件白色的连衣裙,看起来很漂亮。

  “看起来不错,不过网上买衣服可靠吗?”

  “老爸,你落伍啦!现在我的同学连电脑都在网上买呢。”

  这番简短的对话,就如同一块石子被投向了平静的水面,在陈振丰的心里泛起了波澜。凭借潮商天生的商业嗅觉,他断定,网上购物将会取代传统经营模式,未来的互联网将会大有可为。

  此后的几个月中,陈振丰埋头在电子商务相关的书籍中苦苦钻研,在女儿的指导下,他开始学习电脑知识。对此,他称之为“给枯竭的脑子充点电,给燃烧的生命加把柴。”在陈振丰的回忆中,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很充实。

  2009年初,经过两年多的精心设计和测试,全球NO.1网(www.qqn1.com)这个业务功能跨越C2C与B2C两大部分功能的网购平台正式上线了。朝着“代表性、综合性和权威性”的目标,陈振丰开始了他电子商务生涯的第一步。

  “如果加盟商户说我是个优秀的合作伙伴,我会感到欣慰;但如果他们说我是个信守承诺的人,那么我会感到兴奋。”在陈振丰看来,诚信是一个人能否成就辉煌的重要标签。做人要讲诚信,做事更要讲诚信,做电子商务尤其要讲诚信!

  依靠“诚信经营、创新发展”的信念,全球NO.1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球NO.1网共吸纳各类商户上万家,并为数百家知名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全球NO.1网成功跻身国内综合网购平台前几位。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谈到最后,陈振丰总结说,他的一生注定将和“潮商”这个词密不可分。的确,潮商的精明干练、重诚守信以及良好的商业嗅觉在陈振丰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林映波:“富二代”的创业志气

  19岁背着家人创业,不到一年就纯赚120万,22岁就成了600户农民的主心骨。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的林映波,年纪轻轻就已经拥有了亿万资产,成为年轻伙伴们羡慕的对象。但,有谁知道,身为“富二代”的林映波,曾放着年入百万的家庭生意不做,却立志独自创业,他的“第一桶金”是背着父亲干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汕头沿海地区建筑刷墙的主要材料,都是用贝壳加工的贝壳灰。当时,林映波家里就一直做着贝壳生意,每天能从海里打捞将近500多个立方的贝壳卖给贝壳灰厂,日子过得很富裕。1999年,19岁的儿子林映波中专毕业了。家里开始忙着为他相亲,希望他结婚后接下家里的贝壳生意。林映波既不去相亲,也不接手家里的贝壳生意,每天大船一出海,这个19岁的大男孩就开着宝马车四处转。有一天,林映波在村里遇到了一个叫陈江全的人,那人家中的变化让林映波大吃一惊:盖了房子,买了摩托车,衣着方面也比以前有很好的改善。林映波很好奇,陈江全一年之间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他从哪里赚到了这么多钱呢?费了好大的劲,林映波才了解到:陈江全生活上的改变是因为家里养着一种宝贝---牛蛙。了解到这些信息后,林映波一夜未眠,他想:以自己家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把养殖规模做大点。林映波的想法遭到父亲林绍强的反对,并把钱卡得死死的,逼着林映波回家打理贝壳生意。看到父亲态度这么坚决,林映波只好背着父亲,在村里承包了2亩水田,偷偷养牛蚟。

  林映波开始养牛蛙的第二年,牛蛙价格罕见地从每市斤6元开始爆涨,最高可卖到一市斤23元,而当时,一市斤牛蛙成本才3元左右,即一市斤牛蛙就可以赚到20元。林映波承包的2亩水田,当时纯赚了120多万,这比他父亲带着20多个工人干一年的收入还多。当林映波把120万拍在父亲面前时,其父亲林绍强正在为打捞上来的贝壳发愁,因为水泥快速代替了贝壳灰。而19岁的林映波正是看到贝壳行业的衰落,才开始到处寻找新的生意门路。林绍强不得不佩服儿子长远的眼光,他决定关停自己的贝壳生意,全力支持儿子养牛蛙。

  2001年初,汕头很多人砍掉香蕉等农作物,大规模养殖牛蛙,汕头的澄海区一下子成为全国最大的牛蛙主产区。当大家都在扩大养殖规模的时候,林映波也租下10亩地。但,林映波建的并不是蛙池,而是投入了300多万元建起了厂房。2002年2月,汕头大雾天气持续了半个多月,成群的牛蛙缺氧死亡,大量集中上市的牛蛙促使收购价格急速下跌。这时,林映波的厂房已经建好,正等待一个足以让他成为产业主导者的时机。当牛蛙价格跌到2.8元一斤时,林映波开始以高过普通经销户一、两角钱的价格收购牛蛙。同时,林映波的加工厂也开工了。林映波这家年处理牛蛙6000多吨的加工厂,拥有全国第一家牛蛙分解加工车间,分解后的牛蛙腿通过出口企业出口到欧美市场。仅牛蛙腿一项,他就收回了厂房的投资。

  林映波的加工厂把牛蛙收来砍腿加工,为许多养殖户解决了销售难题,化解了一场价格危机,赢取了农户们对他的信任,这一年,与林映波签约的养殖户达到了600多户。

  随着收上来的牛蛙数量大大超过工厂的加工能力,林映波决定与弟弟分头外出扩展销售渠道。刚开始,林映波在武汉找经销商,可逛遍了整个市场,没有一个人愿意跟他合作,原因都是:觉得他太年轻了,不可靠。林映波没有灰心,他找到当时在武汉市场做牛蛙批发的商人李继芳,软磨硬泡,终于说服李继芳代卖牛蛙。牛蛙运到武汉的当天,李继芳给了林映波一床被子、一床棉絮,安排他住在了自己档口的阁楼上。此时,李继芳还不知道,这个凌晨三点钟就起床工作,且没要一分钱工资,晚上爬进档口简陋夹层阁楼里过夜的汕头小伙子,当时已拥有了上千万身家。有一件事,让李继芳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很能吃苦的年轻人”。这天,李继芳接到一个老客户的报货单后,就送货去了,摊位上只剩下林映波一个人。正好这时候,来了一个客户,一开口就要1000斤牛蛙,林映波忙前忙后招呼客人,自作主张把牛蛙卖了出去。李继芳回来后,林映波告知:牛蛙我卖了,这是钱,这是账,都在这里。李继芳接过钱和账本一看,1000斤牛蛙,林映波帮他多卖出了好几百元。事后,李继芳感慨:“我们卖的是5元一斤,他卖的是5.5元一斤,若是别人的话,可以偷偷将多出来的钱自己留着,可他一五一十地给了我们,就这样,证明这个孩子很正直。”经过这件事后,李继芳决定跟林映波合作。此后的一个月里,通过李继芳介绍,林映波又发展了成都、重庆、长沙等地的十几个客户。这一年,林映波牛蛙销售量增加到了1000多万斤。对此,武汉经销商李继芳感慨道:“我现在已经40多岁了,还从没有看见这么年轻的人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好、做得这么大的”。  

  如今,林映波已经拥有900多亩的养殖示范基地,带动周边1400多户农户,年销售牛蛙一万多吨,占全国销量的三分之一。林映波,以他年轻的激情及对市场的远见,为家族生意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曾浩:鼠标大王闹“革命”

  2011年4月,曾浩带领雷柏公司高管和保荐机构组成的推介团开始了北京、上海、深圳询价推介路演。4月20日,公司在A股(中小板)市场开始申购,发行价格为每股38元。4月28日,雷柏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创业板虽然估值比较高,但最后我们还是非常谨慎地选择了中小企业版。”曾浩,“70后”潮商如此阐述。

  曾浩,1971年生于广东潮州;1995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自动化控制专业;1996年,发明出射频无线鼠标,并获得国家专利,这也是中国第一款有专利知识产权的无线鼠标;2000年,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人体感应节电模式的光电无线鼠标,它是当时世界上耗电量最小的光电无线鼠标;2002年,正式创办热键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007年,创立“雷柏”品牌,正式进军国内市场;2010年,雷柏收入6.5 亿元人民币;2011年,深圳中小板挂牌上市。

  曾浩是个研发狂人,伴随企业的成长,曾浩一直以来都担任着研发总监的角色。曾浩给自己的公司定义为:无线外设技术领域的专家。多年来,曾浩的公司专注于无线外设技术的应用和实践,在无线外设领域积累了良好的口碑,自主品牌产品迅速得到国内市场的认可,目前在国内无线键鼠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近三年,其公司旗下无线键鼠产品全球出货量近3000万套,成为国内无线键鼠第一品牌,是全球最大2.4G无线键鼠外设品牌之一。2010年雷柏科技国内外的营业收入为6.5亿元人民币。

  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制造业的集散地,大学毕业的曾浩也想在这块梦想的土壤上创造奇迹,用借来的100万元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公司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代工。在这个行业中,键盘鼠标企业已经数不胜数,曾浩自嘲道:“当时宝安有500~600家,我们进去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差异化的口号‘无线鼠标’,当年那是一个非常前卫的概念,但技术并没有比其他厂商领先多少。”

  从2002年起步到2007年,曾浩一直依靠贴牌服务,从一亿做到了三亿。虽然到2006年时,在这个行业中雷柏仍是以无线闻名,但曾浩坦言:“当时也仅仅是口号上的领先,技术也没有太大突破。”

  2006年,曾浩利用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引领了行业内的一次技术性革命。“当我接触到这个新技术时,能感觉到,它将对整个行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曾浩激动不已。之前的27兆无线鼠标,尽管算是无线鼠标,但连他自己都不用,因为性能非常差。所以在27兆的年代,无线鼠标销售一直不尽如人意。在他看来,所谓的“无线鼠标”仅仅是名义上把线去掉了,并没有实现技术上的突破。27兆的传输带宽低,数据存贮量太窄,处理不过来会导致使用的延时;电池也只能维持2~3个星期,同一个办公室绝对不能超过2个无线鼠标,超过了鼠标之间就会相互干扰。这些性能都没办法让消费者有一个舒适和愉快的体验。而2.4G无线鼠标,全数码传送,一个房间可以使用无穷多个,而且互相之间完全没有干扰,再加上高带宽,使用时完全没有延时,电池基本上可以用3个月至半年,而原来只有控制1米的距离,现在可以控制10米的距离。以前让消费者困惑的点,现在全都解决了。

  这个芯片技术当时中国还没有,而且新技术一般都很贵。在技术发生革命的时候就容易出现翻盘的机会,当时曾浩做了一个足以影响他一生命运的决定:就是将公司上游的IC供应商拉进来,换掉27兆的市场。代价就是让这些上游供应商给曾浩一个比市面上还便宜一半的折扣价格。而他许诺一个量,这样曾浩就把合同签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当所有厂家都在观望、揣摩曾浩拿了多少钱时,他已经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革命中,曾浩做了很多2.4G无线鼠标的型号给客户推广,市场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曾浩翻盘。所有人都傻掉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夜之间所有的客户都不购买27兆产品了,而雷柏还把2.4G卖得这么便宜,性能堪称完备。

  这一“革命”之后,曾浩基本上包揽了所有订单,并且在第二个季度已经翻一倍。鼠标大王就此练成!

  郑炳基:潮汕男人“普洱”缘

  云南省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当家人”是潮汕人。 普洱山下、龙潭池畔,潮商郑炳基的云南普洱茶企业便坐落在这山清水秀之地。从事贸易、酒楼和建筑开发等行业数十年,郑炳基累积了丰厚的身家,本可以安享清福,但,萦绕在他心头的那份茶叶情缘,使他再次开启了事业辉煌的新篇章。

  经商有成,云南再兴“茶业”

  1960年,郑炳基出生于广东省揭阳市葵潭镇的一个农民家庭。艰苦创业多年,郑炳基事业有成。随后,郑炳基将事业的重心落在了农业投资方面,其名下长泰绿苑(深圳)旅游休闲观光区、揭阳风景园林种植区、惠来大型鲍鱼养殖加工场相继建成,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2004年10月,郑炳基成功收购了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普洱县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并于2005年9月将其更名为云南省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直属六个生态茶种植基地,是集茶叶种植、粗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多元化大型茶业企业,为云南当地提供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

  公司成立之初,郑炳基就敏锐地意识到,要生产出好的普洱茶,原料是关键。因此,重新打造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步就是:必须规范六大茶叶生产基地的运营。为此,郑炳基专门派人到外地聘请有经验的茶农,用专车把他们接来,并连同解决家属居住问题,给每位茶农盖新房,让他们安心在基地工作。至今,郑炳基旗下企业茶农的人均年收入已从当初的不到3000元增加到现在的近万元,有些茶农年收入甚至高达2万元。如此收入水平,在云南省产茶区首屈一指。

  员工眼中:好董事长

  在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对郑炳基先生最一致的评价是:“董事长人好!”这样的评价,源于他“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是靠人来经营的,郑炳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因此,他不惜提供优厚的待遇,四处招聘优秀管理、技术人才。他重视公司团队的建设和员工素质的提高,不断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此外,郑炳基还关心员工的生活、家庭,如员工子女考上高校,集团都定额给予资助。

  与此同时,郑炳基还投入大量资金,改造生产车间,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制定严格的卫生、安全标准,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原有的落后面貌。如今,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达10000多吨,产品品种从40多个增加到200多个,其中“普秀”牌金芽贡品、宫廷普洱茶、板山毫峰、普洱玉芽茶等不少产品都获得了国家级和省级金奖、银奖、名优奖。其公司特制的19.9公斤金瓜贡茶更成为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国家民委等重要部门的珍藏。

  卖消费者喝得起的好茶

  郑炳基认为:普洱茶最终着眼点是广大消费者。因此,在普洱茶被疯狂炒作的那个时期,他从不跟风调价、牟取暴利,而是一如既往地坚持生产广大消费者“买得起,喝得好”的普洱茶。

  郑炳基说,自己最痛恨假冒伪劣产品。在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员工铭刻在心的一句话叫“义重情深真普洱”,这句话重情重义,而关键词是“真”。郑炳基历来推崇做人要真,做事要真,做普洱茶更要真。在他收购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不久,有一个商人来求购10多吨普洱茶,这对于刚步入新台阶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订单。但是,当郑炳基了解到对方买这一批茶是为了制作所谓的“老茶”时,便毫不犹豫地拒绝了这笔生意。

  坚持质量和卫生,乃至包装达不到标准的产品都一律不准出厂。这种建立在“以消费者为本”和“以真为核心”理念基础上的质量标准,让郑炳基带领他的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走上康庄大道。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