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变种猩红热袭港 首现死亡个案

2011年06月29日 20:31 来源:上海侨报

  向来毒性温和的猩红热肆虐香港,今年累计造成564例个案,5家学校爆发疫情,并造成两名幼童死亡,这是近十年来猩红热疫情最严重的一年。专家指出,猩红热疫情高发期并不寻常,高发期往往会延长数月或将延至整个夏季,因此疫情个案数目将继续上升。

  本报记者_刘浩

  10年来首爆死亡病例

  香港猩红热疫情个案数目近日呈上升趋势。6月22日至23日的24个小时内,新增30宗猩红热个案,创下单日最高纪录,5家学校疫情涉及多名学童,今年累计个案已达564例,创近10年来最高数目。其中,有2名儿童先后因感染猩红热后死亡。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公布的最新化验结果显示,两宗死亡个案涉及不同类别的甲型链球菌。其中5月29日病逝的7岁女童,感染的甲型链球菌属于“emm12型”;另一名日前死亡的5岁男童则属于“emm1型”。前面案例中的7岁女童是香港10年来首宗猩红热死亡个案。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曾浩辉介绍,后一名5岁男童于6月15日发烧,19日送往医院就诊,当时已有类似猩红热的红疹、休克及血压下降症状。虽然医生尽力抢救,最后还是不治。

  曾浩辉表示,死亡男童先前曾患有水痘,医生正在对其病菌进行进一步分析。死者的两名哥哥曾患有呼吸道感染,但并未出现猩红热症状。

  病菌因抗生素变异

  今年是香港猩红热高发期,疫情并不寻常,引发各界关注。曾浩辉说,以往发生的猩红热病例中,毒性温和,死亡率仅2%。但今年出现死亡个案,研究发现引致猩红热的甲型链球菌发生基因变异,细菌传播力得以增强。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袁国勇日前指出,引致猩红热的甲类链球菌呈现抗药性的比率,由过往10%至30%急增至60%,即抗生素对60%甲类链球菌失效,变得更难医治。

  细菌变种与滥用抗生素有莫大关系。袁国勇强调说,正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对先前的治疗药物产生抗性。他呼吁医生及市民平时不要滥用抗生素。由于猩红热和流感的症状非常相似,例如发烧、疲倦症状,医生应根据症状准确分析,并谨慎开具处方抗生素。

  目前,香港医管局已对出现疑似症状的患者抽样化验,加强监控病菌散布和变种情况。

  子女求诊家长求验菌

  近来,香港家长纷纷提高警觉,带喉咙痛和发烧的子女求诊时,主动询问症状是否与猩红热有关。也有家长为确定子女是否中招,让子女接受检测。

  儿科专科医生欧阳卓伦表示,近期约有三四名出现喉咙痛和发烧病症的儿童求诊时,家长不约而同报称子女就读的幼儿园有学生感染猩红热,担心感染甲类链球菌机会较高,因此立即开具抗生素给这些儿童。

  为减低传染病菌入侵的风险,香港教育部门已让各小学加强清洗校园设施。有专家对此表示,此举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传染率,但要从根源上减少,还需家长加强对子女的监控,积极配合相关卫生部门的管理。

  学生家长吴女士表示,死亡病例的出现让她对8岁女儿上学更加担忧。学生即将迎来暑期,教育部门提醒应加强对暑期活动的监管,这对于天天在外工作的父母来说是一大困难。

  香港医学会儿科专科医生谢鸿兴提醒,猩红热患者会发高烧、扁桃体发炎,身上会伴有红疹,家长发现子女有以上病状时应尽快求医。

  延伸阅读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1~3天,多发于2至8岁儿童。主要征状为发热、咽喉痛、草莓样舌及皮疹,皮疹常出现于颈、胸、腋窝、手肘、腹股沟及大腿内侧面。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