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西藏发展大股东疑借稀土概念减持套现

2011年06月30日 11:34 来源:财新网

  利用稀土概念,西藏矿业的大股东减持筹码,而类似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进入全流通时代的产业资本,很愿意炒热点、造概念

   【财新网】(记者 张冰)西藏银河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00752.SZ,下称西藏发展)近半年来投资2亿元于稀土概念,与此同时,该公司大股东被市场质疑借机减持。若按均价计算,其在资本市场或获得超过8亿元的现金回报。

  这样看来,这像是一笔超级划算的买卖。拥有信息也拥有筹码的上市公司大股东玩起股票投资,几乎难遇对手。

  2011年3月12日,西藏发展和合作方签订合作协议,斥资2亿元与西昌志能及德昌志能共同设立“德昌厚地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下称厚地稀土)。按照规划,新公司将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稀土精矿加工基地。

  厚地稀土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其中,西藏发展以现金2亿元出资,持有新公司26.67%的股权;西昌志能以其拥有的“德昌大陆槽稀土矿”采矿权价值中的5亿元出资,持有新公司66.67%的股权;德昌志能以现金5000万元出资,持有新公司6.66%的股权。

  在消息公布前,公司股价没有多大变化。

  2011年1月28日,西藏发展创下半年来最低价8.62元。但是1月28日到停牌前的3月10日,25个交易日,股价已经飞涨60.65%。

  3月15日稀土概念投资消息公布后,股价更是一路上扬,连续四个涨停。直至2011年6月10日,盘中出现半年最高价38.40元。

  与此同时,西藏发展的大股东则借此良机进行了大量抛售。

  根据统计,2010年12月31日至今年6月23日收盘,第一大股东西藏光大金联实有限公司(下称光大金联)已经累计减持西藏发展约4006.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已达15.19%。至此,光大金联尚持有3750.16万股,持股比例降至14.22%。

  根据公告,光大金联的大部分减持都放在2010年年底到2011年1月24日区间,只有250万余股减持区间在2011年6月16日到2011年6月23日之间。

  根据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统披露,2010年12月31日到2011年5月30日,西藏发展共成交4343万股,成交额近5亿元。

  2011年1月4日到6月29日,西藏发展均价20.92元。

  如果按照均价成交,大股东光大金联获得收益将超过8亿元,但由于光大金联大部分股票均在大宗交易系统成交,并且时间都在1月份左右,此时的成交价格只有十元上下。粗略计算,光大金联收益在4亿元左右。

  西藏发展的第二大股东西藏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也逐渐减持。自2009以来,西藏国资持续减持,截至2011年1月18日已减持1317.35万股。

  与大股东同期,自2011年开始至2011年5月30日,西藏国资共减持了648万股。

  2011年1月4日到6月29日,西藏发展均价20.92元。西藏国资约获利1.35亿元。

  几次减持,两大股东共获利超过5亿元。

  但是,西藏发展的稀土项目盈利空间似乎有限。根据公告,厚地稀土公司注册资本7.5亿元,上市公司出资2亿元,持有新公司26.67%的股权。

  德昌大陆槽稀土矿位于中国主要的稀土资源带之一四川省凉山州,也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稀土矿之一,采矿权为西昌志能所有,矿区面积0.317平方公里,第一期已登记储量186.167万吨,第二期预估储量35.92万吨。四川立诚矿业评估咨询公司对该矿权出具《采矿权评估报告书》确认该采矿权的评估价值约为人民币6.4亿元。

  上市公司以2亿元投资,分得评估值为6.4亿的矿权,按照持有26.67%权益分成,上市公司应分得价值约1.7亿元的采矿权权益,这不是一个很划算的生意,生造稀土概念的嫌疑巨大。

  稀土属于稀缺品,定价会有所上浮,但是由于国家对稀土限制开采,估计此稀土矿利润增长空间不大。但这的确给上市公司营造了稀土概念,产业资本也或多或少减持获利。

  长江证券并购部总经理尹中余表示,从实际工作来看,进入全流通时代之后,所有的上市公司均有造概念的冲动,很有意愿在资本市场获利。

  一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包括西藏发展大股东在内的产业资本,很愿意炒热点、造概念,TCL也开始投资矿产。

  至于西藏矿业的大股东为何不在消息公布前后的高点套现,该业内人士表示,炒概念之后,不一定伴随大股东的减持。有些大股东会拿升值之后的股票去银行抵押。

  “概念肯定是大股东忽悠来的,但是股价翻上天不一定是大股东能够预料到的。比如西藏发展,原来股价8块、10块,大股东忽悠后觉得股价能够到15块到20块。但是庄家和小散户极度疯狂,可能把股价推到30块、50块,最后大股东都会害怕,往往也想不到股价会这般疯狂。”该业内人士表示。

  该业内人士还表示,西藏矿业的大股东可能也不好判断股价到底如何走,因此没有选择拖后时间高点套现。

  “有些上市公司造出来的概念,根本没有增长空间,谁也不理会这样的基本分析,一味的炒作,等潮水退去,只有小股民血流成河。”该业内人士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