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山东首家公办民助学校终改民营 企业竞逐优质教育资源

2011年07月03日 23:43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贾瑞涛 烟台报道

   是继续戴着姓“公”的帽子前行,还是干脆甩掉帽子彻底姓“私”?作为已有17年历史的山东首家“公办民助”寄宿式学校,烟台双语实验学校(下称“双语学校”)选择了后者。

   经济导报记者获悉,双语学校历时一年半引进民间资本“改制”,近日开花结果。经过多轮谈判,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烟台国际”)最终在8家企业的激烈角逐中胜出,以8955万元收购双语学校。根据与烟台市芝罘区教体局签订的协议,烟台国际的接收小组目前已经进驻学校,开始办理交接事宜。

   同时,由烟台国际聘任的新校长已正式到任,学校教学管理开始步入新轨道。

  彻底“私有化”

   “要么彻底改成民办,要么恢复公办,但公办也意味着学校不能再收费了。”1日上午,恰逢芝罘区多所学校会考,教体局办公楼内人来人往。该局副局长宋文进于下午2点在办公室接受了导报记者的采访。

   据他介绍,双语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山东省第一家“公办民助”寄宿式学校。所谓“公办民助”,是指校产、教师等属于公办性质,但实际按照民办学校的方式运作,收取比较高的学费,以此来维持学校的运营。刚开始创办时,财政上还给予一定的拨款,但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财政上逐渐“断奶”,学校实行自收自支,教师工资也完全由学费来支付。

   “原来包括校产等还是公办的,现在则是在此基础上又迈出了一步,彻底变成民办了。”宋文进表示,像芝罘区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公办教育比较发达,而民办教育相对缺乏和薄弱。

   从目前国际、国内的一些做法看,义务教育阶段的很多优质教育,是由民办教育机构来做的,可以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需要,是国际上较为认可的运作模式,也有很多成功的范例。“双语学校的改制,对于优化教育结构、减轻芝罘区择校压力、增加优质教育资源,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宋文进说。

   据宋文进介绍,双语学校的改制先由政府讨论通过,随后采取招标的形式吸引优秀企业投资办学,共有北京、上海、烟台等地的8家企业表达了意向,最后通过综合考虑和协商,芝罘区教体局与烟台国际于今年5月24日正式签订协议,以8955万元将双语学校整体转让给烟台国际。

   6月15日,双语学校正式移交给烟台国际。烟台国际聘请了当地知名教育专家、全国劳动模范、烟台三中原校长杨风岐任双语学校校长,目前已经到任。

  享受同等待遇

   资料显示,双语学校目前分设小学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小学部位于芝罘区环翠小区南端,初中部位于奇山小区东端,总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占地约45.65亩。目前学校共有在编在岗教师(公办教师)170多人,有外聘教师和人员190多人,在校学生总数3400多人。2008年中考,该校学生烟台一、二、三中的录取率为全区平均录取率的两倍。

   问题是,学校由“公”变“私”,公办教师原先的“铁饭碗”是否也同时打破?

   宋文进表示,对于双语学校的公办教师,虽然以前是由学校负责发放工资,但仍然是公办身份,只要离开双语学校,则可随时恢复财政拨款。改制后,区政府承诺:教师的工资待遇、职称评定、选拔晋升等方面与区公办学校政策一致,且在公办教师离岗或退休后,均由区教体局负责安置。同时,在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方面,区政府也将给予同等待遇。

   导报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教育厅2008年发布的《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非财政性资金比例大、自聘教师多、民办学校特征较为明显的改制学校,在广泛听取当地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评估,由举办学校的人民政府批准,可转为独立的民办学校;凡按照民办机制运行的改制学校,必须完全达到“独立法人、独立校园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的要求。

   在宋文进看来,双语学校属于应该改革的范围。“本来就没有财政拨款了,但因为还有一个姓‘公’的帽子,十几年的收费标准都没变,改革势在必行。”

  打造一流名校

   值得注意的是,为什么双语学校最终会选择烟台国际?在烟台国际对其“私有化”后,这个曾经“公办民助”的学校又将会有哪些变化?

   1日上午10点半,导报记者来到位于莱山区宝源路的烟台国际。还未进大门,便可以看到公司办公楼前的操场上,一群年轻人正在进行队列训练。

   “我的妻子、妹妹都是教师,我也曾在党校教过4年书,我们都是教育的受益者,可以说对教育情有独钟。”在6楼的办公室,烟台国际董事长刘治波谈起收购双语学校时颇有感触。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一流名校,下一步要打造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精品教育,而不仅仅是办学规模。”刘治波说,他们要打造一所让家长放心的高端学校,并以此改变烟台市民的消费观,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刘治波直言,区政府支持公司在全区公办学校中挑选优秀干部和教师,同时公司也保证所有在编在岗教师的各种待遇不低于芝罘区公办学校同等人员的标准。至今,尚没有教师因为改制而要求离开学校。

   不过,对于以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来说,收购双语学校是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据刘治波介绍,烟台国际目前涉及劳务外派、建筑工程、旅游等多个领域,涉足教育是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不过,烟台国际收购双语学校后,有人怀疑其是看上了学校的地理位置,将来可以不做学校转而开发房地产。

   对此,刘治波表示,教育一定会做,但投资办学和做企业不同。目前,其目标是首先保证学校不亏损,将来学费大概在每年1万元多一些,在烟台属于稍高水平。“我们聘请了杨风岐做校长,是职业经理人,让专业人士来管理学校。公司对学校的管理团队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通过绩效、薪酬等体系来保证学校的发展。”

   在刘治波看来,双语学校改制后,最大的改变在于办学理念的不同。说到这里,刘治波起身指着楼下的操场告诉导报记者,公司培训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员工行走必须走斑马线。“我们不仅要学生学知识,要升学率,更加注重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

   怎样保证升学率?“过去的校长、老师在双语学校工作,可能是一个谋生的手段,现在我们则是一起做一份共同的事业。”刘治波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